近日常常有粉丝在后台留言
这个寒假想读书
可又不知道读什么?去哪儿找?
虽然伸手党不可取
但是图创君还是在豆瓣上做了番功课
从本高分好书中精选出10本
后台回复“寒假阅读”
你猜猜会发生什么呢?
那些有趣而深刻的
柯拉柯夫斯基《关于来诺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
豆瓣评分8.5
用幽默而庄重的语言,讲十三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每一个都很有趣。虽说是童话,但是绝对不会觉得幼稚,可是就像《小王子》,孩子看和成人看,看到的是两个世界。
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
豆瓣评分9.0
这本书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推理和情感结合的恰到好处
用一个特殊的手法来写一个精妙绝伦的故事,“案件刚发生,读者就知道犯人是谁”,但是我还是忍不住随着石神的心思,随着故事的发展读入了迷。
这本书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项直木奖,评语是“他将骗局写到了极致。”
东野圭吾自《白夜行》之后,笔锋日渐老辣,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我能想到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
王小波《绿毛水怪》
豆瓣评分8.9
大家对王小波很熟悉,但是这本王小波的早期作品,读的人却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手稿也是他和妻子相识的契机。
天马行空的想象,标志性的反讽,悲剧又开放的结局。
语言叙事,结构对话都还仍稍显稚嫩,但这样的稚嫩一样感人至深。
“妖妖,你当水怪当得野了,不识人了。
你怎么知道我不愿意和你一起当水怪了呢?”
那些朴实而动人的
青木新门《纳棺夫日記》
豆瓣评分8.0
这本书是日本电影《入殓师》的原著,但是看完书我才发现,很多内容没法用电影去很好的展现。
只有文字。
因为很多的内容,怎么说呢?有些喃喃自语的感觉,但是仍然会引起我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体悟。
吉米·哈利《万物有灵且美》
豆瓣评分8.8
这是一个兽医的故事,但是由于生命本身就自带张力,使得故事丰满动人
年轻的乡村兽医哈利,每天开着一辆冒黑烟的老爷车“南征北战”。和恶犬贴身肉搏,随时准备应对母马的“无影脚”,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惨痛”遭遇层出不穷。
在这里他遇上有生以来最困窘的时刻,也享受到最温暖动人的真情
“我发现要逃避现实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你跑到山顶的草原上晒太阳,听的是呼呼的风声,看的是有如翠带的山岚,然后你就会以为自己也是花草山峰中的一份子。”
那些厚重而有意义的
季羡林《牛棚杂忆》
豆瓣评分8.8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
它带去的不是仇恨的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
季羡林先生虽已远去,但是留下的文字仍然发人深思。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灯塔》
豆瓣评分9.0
这本书看的时候一直害怕会出现让人难受的结尾,还好有一个光明温暖的结局,看完总让觉得更想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很适合寒假在家一个人慢慢阅读。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里,住着一位畸形怪人。因为相貌丑陋,他自出生起就被锁在塔中,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五十年。父母留下的旧词典,是他认识外界的唯一窗口,直到有一天,渔船上新来了一位沉默寡言的水手,他用自己别样的方式,轻轻敲开了怪人心底紧锁的大门……
那些自我提升又有意思的书
顾诚《南明史》
豆瓣评分9.1
顾诚先生开肇了一种新的系统性的史学研究方法,提升了地方志在史学研究里的重要性,而且对很多一直以来已经定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拨乱反正
这一切都得益于顾诚先生在《南明史》创作过程中查阅史料之详尽,行文之严谨,虽然是本历史书,但是内容一点都不枯燥,像小说一样读起来过瘾,而且据说是不少穿越架空小说的素材。
整本书改变了很多我们对于南明固有的认识,也许功过是非永远不能简单的盖棺定论吧。
尼尔?布朗(NeilBrowne)《Askingtherightquestions》
豆瓣评分8.6
这本书有中译版《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图创君将中英两个版本都收集齐全了,强烈建议大家阅读英文原版。词汇量不会很高,生词量就高出六级一点点。
阅读体验是非常好的,批判性思维在国外是被从小培养并且极为看重的一种思维,只是在我们的儿童教育中很少受到重视。寒假把这本书读完,估计之后写论文,思路都能清晰不少呢。
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豆瓣评分8.7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后这一本给大家推荐的书来自全美最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看到前面的推荐,也许你已经想去开始阅读了,但是别急,如何去阅读一本文学书,也是一个问题。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阅读指南,趣味性、思想性兼备,图创君看完后,浑然不觉这是一本工具书。全部的见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阅读帮助非常大。
读完它,会让你在寒假看书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