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红柯(——)
从清真说起
红柯
去年冬天全家迁西安,生活一直不稳定,直到现在有些手续还未办全,刚喘口气,很想出来放松一下,心里很感激未曾谋面的马有福老兄。
年6月我曾去过青海,6月的青海正是油菜一片金黄的春天,还有许多青海的朋友,还有石舒清、李明诸位,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同道,说实在话几十年一直在小地方生活、很不习惯西安这样的大城市,丢了魂似的。
省作协让选择挂职体验生活时,我还是选了宝鸡西部最边远的山区乡镇。这样以来,我的大半时间就在宝鸡,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沟沟里,文学本来是远离繁华闹市的,是寂寞沉静的。我喜欢清真这个词,回回民族形成以后,清真成了回族的专用词,就不是一个词了,就是一个诗性精神所在,一个清新刚健的精神,直通《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内心深处,我敬佩回族,敬佩北方大野的游牧民族,比如蒙古民族,在他们最豪迈的朝代、也是从《易经》取首句“乾元”取一个元朝,中华民族的辉煌是各民族共间努力的结果。
早就听说过西安的清真大寺,刚到西安我就去鼓楼西北侧化觉巷的清真大寺,我去过许多清真寺、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青海积石镇撒拉族的清真大寺,可以说各有特色,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是陕西回族所建,循化县的撒拉族清真寺里珍藏着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据说全世界仅有三部,埃及一部、沙特一部,撒拉人太了不起了,给我们带来真主最真实的声音,而且还在黄河上源,更有意思的黄河在循化是清的,出了积石山水就浊了,我在积石山黄河想到的就是大概是上天的意思,阿合蟒兄弟从撒马尔汗用骆驼驮经到积石山下,因为这里的河水是清的。
西安的清真寺就更了不得了,建于唐玄宗时代,也就是说远在盛唐时代,第一代回族就落根古长安,也就是说回族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候正赶上了盛唐气象。什么是盛唐气象?那是一个健康的时代,包容一切、大气,开放,不小心眼,不狭隘,没有奴性,有的是血性,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真正的中国人的时代”。很健康、很干净。
即使到清朝前期,也保持了这种心态、大寺里有康熙皇帝的圣旨,也就是说至少在康熙时,还有些盛唐遗风。循化县的清真寺里就有明太祖朱元璋的手迹。从清乾隆开始,灾难频起,不但有文字狱;主要对江南汉族知识分子,在西北就是对回族的屠杀。张承志的《心灵史》写的就是这个,陕西白彦虎的事迹就更可歌可泣了,陕西不少学者到中国陕西村去考查,西北大学有一个东干班,全是东干子弟,回老家求学,听不懂普通话,但都懂陕西方言。据说白彦虎的后人第一次来陕西,到西安东郊寻老根,村口有个老大太是白彦虎姑姑的一支,一老一少一眼能认出来……,大西北有许多让外地人无法理解的秘史,这也是我们本地文学人的幸运。
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心灵是相通的,我在此首先向宁夏的白草兄表示衷心感谢,《西去的骑手》发表后,他第一个发表文章,最先肯定了这本书。文学是一个超越过程、用一千年的目光来看马仲英还是一个英雄。自己成长的过程,屡屡受挫,数次频临灭顶之灾,写马仲英这样一个回族英雄,也是对我自已的一种超越,能作为回族的一个朋友,是我的幸运和幸福。
2月24日上午,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红柯因心脏病突发,在西安去世,享年56岁。
红柯,本名杨宏科,年生于陕西关中农村,年大学毕业,先居新疆奎屯,后居小城宝鸡,现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漫游天山十年,主要作品有“天山——丝绸之路系列”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等,中短篇小说集《美丽奴羊》等,另有幽默荒诞长篇小说《好人难做》《百鸟朝凤》等万字。曾获冯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投稿邮箱:womenzazhi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进展期白殿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