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这次能挺多久,但还是要说,我,回来了!
先打一波广告:
东野圭吾,日本作家。
年,《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年,《白夜行》领衔年度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同时获得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并领衔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年出版的《新参者》领衔年度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年,《解忧杂货店》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年,《祈祷落幕时》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
说起来,小编初识东野纯属巧合,就像推理小说里的巧合一样,一个不经意的偶然,邂逅了正确的答案:那个时候小编很迷蔡骏的书(至今依然沉迷),从他的悬疑惊悚,跟着他向社会派推理步步转型,小编也深深迷恋上了社会派悬疑推理这一类型的书籍,在表现方法上,这一类书籍注重动用逻辑推理的手法,探寻人性的美丑,制造悬念,情节曲折,环环相扣,耐人寻味;在细微中见真章,在真章中发人深思。
就在小编正乐此不疲地追着一本又一本蔡大(书迷们对蔡骏的称呼)的书的时候,发现他会在书中反复提及一个人的名字——松本清张,被大神奉为大神社会派鼻祖及人物,而且日本又是社会派推理的发源地,所以小编也暗自下决定,要买一本鼻祖的书。可谁曾想,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在车站逛书店时错把松本清张记成了东野圭吾,还到处跟人说“因为蔡骏所以东野”,这根本是因为自己的“忘记”。但就是这一次偶然的邂逅,让小编放弃了追寻松本的念头,一来是东野大神的书着实令人难以自拔,二来东野真的是太TM的高产了,看书赶不上写书的速度啊······所以,感谢那一次的邂逅,让小编可以结识东野,重新定义推理小说。
对了,那一次邂逅的是东野大神其中之一的封神之作——《嫌疑人X的献身》,邂逅及高潮,久久未平。
好了,言归正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东野圭吾的新书——《希望之线》。东野的小说,从来都是重情感,轻推理,但又让大家每每对书中人物的推理所折服,对书中千丝万缕的故事线所感叹。这本书,尤为甚。
一起案件,两条主线,三个故事
全书以一场地震为开篇,又以一场看似毫无牵连的凶杀案为契机,随着案情的推进,一步步深入到书中的三个故事当中,看似平凡,却又震撼着人心,作者用不到半本书的篇章描写案情,用大半本书的内容诉说感情。
人与人的感情很复杂,很多样,如《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爱恋之情,如《秘密》中的夫妻之情,如《流星之绊》里的兄妹之情,再如本书中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即使无法与重要的人见面,只要心没有离开,就会有无形的希望之线将我们彼此相连。”
剧透可耻,但是很爽~~~
独立经营咖啡馆的女老板花冢弥生被人杀死在自己的店里,刑警松宫在调查被害人关系的过程中发现,几个嫌疑人似乎都没有杀人动机,却又都有所隐瞒,在松宫的“推波助澜”下,发现原来嫌疑人确是另有隐情······同时,关于自己身世的另一条主线,也随故事的深入穿插展开,看似平凡,却让读者在明知道结果的情况下,于结尾处黯然触动。
“你曾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吗?”
全书伊始,怜子和行伸的两个孩子,在一次地震中不幸丧生,夫妻两人的生活意外的陷入了灰暗,而为了走出中年丧子的阴霾,两个人毅然决定要再孕育一个生命,让这个家庭重新恢复往日的幸福。虽然历经了重重波折,但他们总算是得偿所愿——女儿萌奈出生了。
此后的很多年里,夫妻二人希望萌奈可以带着“哥哥姐姐应得的幸福,努力生活”,让年幼的萌奈产生了极大的不适,甚至在母亲去世后,父女两人之间逐渐产生裂痕,关系一发不可收拾。萌奈以为,自己就是哥哥姐姐的替代品,而自己的爸爸一点也不爱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是别人的孩子;父亲由于一直保存着埋藏心底的秘密(剧透有度,切勿动怒)不知道如何与女儿相处,导致两个人越来越疏远,甚至是相互躲避,很少见面,连吃饭也不在一起,交集越来越少,直到那一句“无论如何,爸爸都希望你幸福,不想伤害你,如果要问为什么······因为爸爸很爱很爱你。”
父亲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终于对女儿和盘托出,一直以来因为“害怕失去”和“不敢面对”的事情终于说出了口,却成功解开了父女之间的心结。
孩子也许会带着父母的寄托出生,也许承载着父母的种种期盼,但永远不是任何人的替代者,TA永远是父母最爱的孩子,有时候,“越是亲密的家人,越难坦诚相见。”彼此间的小心翼翼可能会伤了一时之情,但相互之间的爱,永远不变。
萌奈在书中最后与父亲的谈话时,作者刻意描述了是“背对着”父亲说,但我想,那一面,一定是带着笑吧。
比不爱更可怕的,是爱却未曾开口。
“真是太好了,人生中第一次有人为我怀孕而感到喜悦”
这是一个可怜的女人,悲伤萦绕了一生。
孩童时代的丰腴生活从父亲挪用公款被发现开始,急转而下,父母离异,家庭分崩,跟自己一起在外婆家长大的哥哥也在成年后离他而去,外婆也注定敌不过岁月的侵袭,两次恋爱都因为自己的怀孕戛然而止,叹无奈,自己将青春喂给了狗;
蹉跎辗转,夜总会里工作的她遇到了真爱,对方提出自己是以共育生命为目标,找寻结婚对象,正中下怀,“我想给你生孩子”,穷极一生,女人终于找到了那个值得托付的男人时,以为成为了杀人凶手,只因为错误的理解了男人前妻的“邂逅”,一次次的绝望被一句话彻底击溃,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一句“以你的方式就好,一定会邂逅自己的幸福”是在祝福她和男人早日孕育自己的结晶,并非想和自己的男人重归于好;谁不期盼与孩子美丽的邂逅?
女人自首后(对,是自首,全书不到一半的时候凶手自首,早说了不是推理小说,没有扑朔迷离的案情)对男人说,自己怀孕了,而且法律允许狱中产子,男人斩钉截铁,他说希望女人把孩子生下来,以后会带着孩子一起来看望她,一起等她。
女人说:“真是太好了,人生中第一次有人为我怀孕而感到喜悦”,但又说这是个谎言,就是想看看男人的反应。
(此处请允许我擅自发挥),回到牢房的女人向监狱申请了生育牢房,是的,她骗了男人,她真的怀孕了,只是不想男人收到牵绊,她会独自生下孩子,然后托社会福利院抚养,她会努力把握住自己的邂逅,那是她坚持下去的希望直线。
当一个人真正拥有了爱情,就会变得异常强大与坚韧。
“感谢那条长长的线从来不曾中断”
刑警松宫在办案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对方声称自己的父亲还在世,但又身患绝症不久人世······
女人的故事十分有说服力,母亲的遮掩愈发让松宫觉得蹊跷,难道自己的父亲并非如母亲所说死于火灾?是父亲的始乱终弃还是另有隐情?这么多年,父亲没有来找过我吗?
如你所想,这一穿梭在主线情节之外的故事另有深意,不是什么俗套的“爱一个人,只要他过的幸福”,而是“即使无法与重要的人见面,只要心没有离开,就会有无形的希望之线将我们彼此相连,就可以感受都幸福。”
原来,赘婿芳原真次的确是松宫的父亲,因为某种原因离开家庭,与松宫的母亲相遇相爱,却又无奈回归到原来的家庭。松宫的母亲后来才发现自己怀了孕。她决定不告诉真次,因为芳原真次是个责任感非常强的人,如果知道会非常痛苦,也正是因为深知,正是因为深爱,他选择保守这个秘密。作者并非想用“责任”和“不知”当作真次抛妻弃子的借口,也没有将松宫父母的相遇描写成美丽的误会,只是用平淡的笔触书写着人间自有真情在。
结尾处,松宫站在病床前,看着躺在床上的老人,努力寻找他与自己的相似之处,直到视线里出现一个棒球和一张照片,松宫才想起,曾经的确有过一个叔叔跟自己玩过传接球,母亲曾与他一同在放学的路上等候。
“爸,”千言万语,千丝万缕,一字千金。结尾处,真次在与松宫短暂接触中睁了一下眼,也许还带着笑吧,终于圆了他一生的梦,即便听不到那一声低喊,身为人父,最能理解真次当时的心情,其实,真的有一条无形的线。
原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舍的线,正是这一根根的线,将我们紧紧相连。“就算无法与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见面,只要一想到两人被无形的细线相连,就已经足够幸福。无论那条线有多长,都令人充满希望。因此他不会放开那条线,直到死去。”
于无声处惊雷。全书没有抽丝剥茧、跌宕起伏的案情,有的是张弛有度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述着三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平息。
亲情是什么?它不只是那一脉相传的血缘关系,更是一次美妙的“邂逅”,是十月怀胎后的初次相见,是往后余生剪不断的希望之线。
纵使偶有争吵,彼此误解,彼此宣称“老死不相往来”,但亲情还在,爱是希望,爱是原谅,爱是彼此间的美丽的邂逅,爱是我们,我们之间有一条未曾间断的希望之线,从未剪断。
这一回,东野为我们重新定义了推理小说,又或者,东野圭吾自始至终都贯彻着一个信念:推理的背后,是暖人心扉的治愈。
喜欢的戳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1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