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49:《生吞》
我有段时间没有看小说了,以为多读几本“更有营养”的书,但实际上今年读书少了,效率也低。眼神没以前那么好了,光线暗一点,捧起字体小一点的纸质书就看不大清晰。玩手机多了也是一个原因。为了换换脑筋,随便找了一本悬疑小说翻开。
推介的文字说这部小说是中国版的《白夜行》,《白夜行》可是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如今卖书的广告堪比房地产广告,我也不太当真。翻看了几十页也没有以往看悬疑小说那种紧张感,虽然有案件在其中,但作者偏要插入不少青春情怀。有人说女主角是个“祭女”的形象,集天使与荡妇与一身,搅动着包括小说中的“我”在内的青春期不安。
小说中的“我”角色有点尴尬,既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又同时具备全知的视觉。在故事进行时,有时写上几句先知先觉的话,甚至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小说不是不能这么写,只是有点影响悬疑小说的节奏。
作者将小说的“我”起名为王頔,让我认识了一个生字“頔”。我原以为“我”在小说中不重要,“我”不坏,还有点仗义,喜欢一个女孩,又被另外一个女孩喜欢(很多自恋的小说家都这么写)。开篇不久,“我”就自述了一句先知先觉的话“我的人生似乎一直在重复犯类似的错误”,因为他不是被害者,也不是凶手,我看到这句话时有点想不明白。当看到“我”为了升学,妥协服从了学校“陷害”男主的安排,这貌似不重要的行为,却是影响了男女主角人生的大事,真的是“我”的人生错误。虽然书的后半段,悬疑味越来越浓,吸引人一口气读下去,但能让人回味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悲剧有时候不都是坏人造成的,貌似好人的普通人,有意无意的错误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拍拍照片看看书,讲讲故事扯扯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