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
这是小说《白夜行》里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而《白夜行》正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什么叫做《白夜行》?这缘于男主桐原亮司说过:“我觉得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中行走。”之所以是“白夜”而非“黑夜”,是因为小说中男女主角都将对方,当成了人生中的太阳。
故事从年开始,在日本大阪的一座废弃建筑物内,有人发现了男子桐原洋介的尸体。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件案子成了悬案。在此后七年里,警官笹垣润三仍然坚持调查,直到发现了一些重要细节,让他察觉到两个孩子——桐原亮司与西本雪穗具有重大的嫌疑。但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他追寻了19年。而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对方以及不让真相被揭露,亮司与雪穗用尽各种手段把自己身边的人一一除掉。
《白夜行》里最难写,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唐泽雪穗。东野圭吾通过许多侧面描写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
“眼神里有一种微妙得难以言喻的刺;那是更危险的光——这才是一成的感觉,那光中可以说隐含了卑劣与下流。”
“只是有时候觉得她在优雅之外,总有一种随时全神戒备、严密防范的感觉。”
唐泽雪穗并不能单纯用气质超群或是冷酷自私等词汇来形容,而更多的是神秘。她是东野圭吾笔下最经典的“恶女”。童年的惨痛经历使她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可以将自己喜怒哀乐都化作一场场表演。前期的雪穗,具有异常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了不断地掩盖她曾经绝望又肮脏的童年而不断除去可能带来威胁的人。而后期的雪穗,除了自我保护以外,更增添了野心与欲望。她想要如同《飘》中的斯嘉丽,去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她却用了极端的手段,与亮司策划种种罪恶。雪穗说:“我从来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她从不被俗世的善良、道德伦理所眷顾,因而她便没有了其加之于身上的束缚。
而《白夜行》的结尾可谓是最经典,也是最引起争议的。
“忽觉周围有人,笹垣抬起头来。雪穗就站在身边,如雪般白皙的脸庞正俯向桐原。
‘这人……是谁?’笹垣看着她的眼睛。
雪穗像人偶般面无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
笹垣脚步蹒跚地走出警察的圈子。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
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亮司为了躲避警察的抓捕,将雪穗推向光明的地方,用那把曾经刺向自己父亲的剪刀自杀。雪穗见到后,面无表情地离开。有人认为,这说明了雪穗对于亮司,只有利用之情。但对于我个人而言,雪穗恰好是因为内心的崩溃,甚至是绝望,而离开。十九年的历练,早已让雪穗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她的优雅懂事是为了让养母收养她,她的伤心无助是为了让别人放下戒备。在新开的店前发生命案,她原可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但就在亮司死了的一瞬间,她的面具被击碎,她已无法有任何“正常”的路人反应。而不回头,不相认,亮司最后牺牲才不会白费。那一天,是带有双方名字缩写的“RY”大阪店开业,当两人宁愿抱着有一丝危险也要同时出现时,我选择相信,两个防备已久的人都在那一霎那流露出了内心的温柔与对未来的向往。或许并不能单纯用爱情来形容雪穗与亮司之间的关系,他们是共生,是枪虾与虾虎鱼。近二十年的相伴,他们早已是对方的骨中骨、肉中肉,是黑暗生活里唯一的光亮。亮司竭尽全力想让雪穗生活在光明里,就真的可以吗?而对于孤身一人的雪穗而言,迎面而来的,将是什么?
也正是这样一部《白夜行》,其翻拍难度之高,使得各种版本都无法让读者完全满意。韩国电影版将其本土化,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也改为金有汉、柳美皓。在情节的处理上也做出了更为韩国化的改动,例如办案警察韩东秀因为分析案件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又对男主金有汉产生类似父爱的情感,一心渴望救赎;柳美皓泪流满面地请求与金有汉见一面,但金有汉始终没有把门打开。该片以爱情为主线,着重勾画男主的情深与付出,却是削弱了原著原有的复杂与深度。
其次是日本电视剧版,该版本同样重点刻画雪穗与亮司之间的感情故事。采用倒叙的手法,从第一集开始便揭露真相与结局,紧接着镜头便转向男女主的童年。剧中大量加入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戏,着重渲染了两人接触时的情感发展以及亮司死时雪穗的情绪爆发。同时加大力度刻画了亮司与雪穗两人犯罪的不得已与被迫,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也较违背了原著形象,但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读者对于男女主人公情感交流的想象。
而日本电影版在我看来是三版中较为成功的。不同于以上两个版本,该片没有完全点破雪穗和亮司的感情,两人几乎无接触与交流。导演也并未以“不得已”为理由替雪穗与亮司两人的一切行为开脱,雪穗的野心与冷漠被较好地塑造出来。更为出彩的是影片结尾,平行蒙太奇的运用手法将亮司的一生进行还原。小亮司在田野里哭着奔跑、洗着沾着鲜血的剪刀时画面冲击力很大。整体剧情较为符合原著的舒适风格,不足之处在于,影片在保留悬疑色彩的同时,容易使未读过原著的观众感觉情节散乱。
我喜欢柏邦尼这样评价东野圭吾“他书写的恶往往不是凡俗的恶,而是一种提纯的,高智商的,有分寸的,肃穆的恶,那种恶最终会让人动容,和纯粹的善一样。”诚然,亮司与雪穗的童年遭遇并不能成为其作恶的全部理由。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的确体现了犯罪对于整个家庭的影响。从上一代的桐原洋介、西本文代犯下的恶行开始,恶之花在第二代的桐原亮司与西本雪穗身上生长,甚至结出果实。文中雪穗曾说过:“恶魔不会因为你是孩子就放过你。”雪穗为了打败恶魔,便将自己成为恶魔。以相同方式去夺取别人的灵魂。这使得《白夜行》不再是单纯的推理小说,而因对犯罪的社会背景及家庭原因的反思,更加引人深思。亮司与雪穗犯下的罪愈多,真相到来时读者受到的冲击与压抑感也愈强。
正如有人说,没有人能演出雪穗孤独的背影。也没有人能知道,当一个人被伤害时,可以绝望到什么地步。
作者
谢林芷
编辑
朱家瑶
版面
新媒体编辑部陈庆洋
来源
新闻中心
运营
新闻中心
监制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