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演员 >> 正文 >> 正文

宁州董志原回民反清斗争始末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18/7/24

清朝同治年间(-年)的陕甘回民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后,发生在西北一带的一次时间较长,区域较广的回民反清斗争。其中,白彦虎所率的一支回民义军,以宁州董志原为据点,驻扎长达五年之久。咸丰末,因太平天国起义在南方迅猛发展,清政府忙于应付,更加重对西北回民的剥削,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同治初年(年),兰州一带已经饿殍遍地,时有回汉人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均很尖锐。正在这时,赖文光领导的一支太平军远征西北,太平军陈得才部攻入陕南汉中一带,陕西回民立即到处响应,在任武、洪兴的领导下掀起陕西回民起义,号称十八营。起义军以大荔的王阁村和羌白镇为主要据点,很快控制了渭河两岸,并屡次围攻省城西安,人数迅速发展到30万人。年,清政府先后派胜宝、多隆阿统兵入陕,相继攻占羌白镇和王阁村,回民军主力大部分退入甘肃。就在陕西回民起义受到挫折时,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回民反清斗争相继展开。宁夏的金积堡、甘肃的河州、肃州成为当时回民反清斗争的三个起事中心,他们多次打败清军,占领了很多地方。年洪兴、任武牺牲后,陕西回民起义军在白彦虎、孙玉宝等人率领下战斗在礼泉一带。年初,由于孙玉宝的降清和陕西兰朝鼎所率起义军的失败,在清军残酷镇压下,白彦虎率军退据宁州董志原作为反清据点,上至驿马关,下至邱家寨(今和盛),东至西华池,西到肖金镇,广袤数百里,号称“十八大营”。扼秦陇要隘,不断四面出击,“北接庆阳,南连豳凤,东北达鹿阝延,”势力遍及宁甘陕边界一带。到年,由于“官军苛派民粮,民不能堪,”“饥民”蜂涌而起,其中以陕北董福祥一支势力较大。同时清军也由于交通线被起义军切断,粮饷不足,不断发生哗变,一部分哗变的清军也加入起义军队伍。张宗禹率领的西捻军这时也进入陕西。西北回民反清势力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众至百万,横行腹地,”灵台、长武、崇信、平凉、固原、庄浪、隆德等城,屡被回民起义军攻占,远至兰州、河西、西宁,一时军警四起,清政府“剿不胜剿,防不胜防”。“官军疲于奔命。”由于,清政府官吏以前对回汉的纠纷,往往是“助汉抑回,”有意制造回汉民族间的隔阂和仇视,再加上这时回民起义军内部成份十分复杂,领导权有的被封建领主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上层分子所掌握和操纵,起义的性质也逐渐在变化,所过之处的迫汉随教,夺产毁庄,觅恨仇杀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汉回人民被封建统治者挑拨离间,互相残杀,死亡的人确实不少,“同治间遍遭变乱,(甘肃)几无完善之区。”同治六年(年)春,宁州北乡多数堡寨归顺回军,三月十七日,回军攻克早胜二里半清军粮台驻堡,县丞慧令被俘不屈遭杀。八月中旬,乘阴雨连绵,回军攻破宁州西关。同治七年(年)三月十八日夜,回军从署衙后城袭入宁州城,知州凌光投降。自后,回军再次攻克早胜二里半、中村一带及新庄、南义、荏掌、罗侯等堡寨。年春,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湘军至陕西,镇压回民和捻军起义。左宗棠采取“先捻后回”的镇压步骤,剿抚并用,首先收降了陕北的董福祥,把他的部下10万余人缩编为董字三营,配合自己所带的老湘军,用洋枪洋炮向西捻军和回民起义军展开猛烈进攻。不久,西捻军退出陕西。年春,左宗棠又奉命率军跟踪尾随至直隶,配合李鸿章进行镇压,致使捻军最后失败。年春,左宗棠复率军回陕甘,指挥清军将领雷正绾和张在山等部集中进攻董志原回民军,双方激战于长武、灵台、宫河、独店、肖金、焦村、什社等地,回民军损失惨重,白彦虎率余部退至宁夏金积堡,与马化龙联合起来;一部分由杨文治、马士彦率领,投奔河州马占鳌。董志原决战后,“甘肃地荒人稀,耕种失时,征饷不继。”左宗棠采取“乘时耕垦,择要兴屯,徐图进取”的方针,进驻泾州,分兵四路,南北配合,继续追剿。其北路派提督刘松山出定边花马池,截宁灵中路;另以道员魏光焘等出宁州,趋环庆;又以提督雷正绾等出华亭,规平凉。至此,长达五年之久的董志原战乱兵祸始得稍安,陇东人民才获得暂短的休养生息。我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他们在经济文化诸方面,彼此交流和促进;在阶级斗争中,共同反抗压迫与剥削,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中民族关系的主流。我们应该汲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应该珍惜和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李忠信米占宏

赞赏

长按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