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小说 >> 正文 >> 正文

2015私人阅读十佳书目陈陶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17/9/26

小河:本书属于“我的私人阅读十佳”系列,由陈陶投稿,不代表本人观点。

1.《解忧杂货店》

《解忧杂货店》是我第一次接触东野的书,看完此书,不得不叹服东野收放自如的功力。这本书里,东野既有推理的悬念又有治愈系的温暖。不管是受爱情困扰的击剑女还是不得志的音乐才子二郎,亦或是丸光园的晴子和晴美,还有那个迷恋披头士的雕刻师,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而杂货店的爷爷则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束光。杂货店的存在使所有的不圆满都有了安置的空间。

因为解忧杂货店,闯入了东野推理的圈子,紧接着如饥似渴的读《白夜行》《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单恋》《分身》《宿命》。整整两个月,所读的书目中东野的书占了一大半。不得不说东野是的洞察人性的作家。读东野的作品,无论哪一部,只要你开始了,他总能让你欲罢不能,不到读完最后一个字,是绝不会放下书本的。

2.《草色连云》

《草色连云》是继《寻找家园》之后,高尔泰的第二本自传性著作。在《寻找家园》中,高尔泰从故乡高淳开始叙述,故事娓娓道来,早年绘画求学,因为《论美》而被打入胡风反革命集团,最后流放西北劳改,遭受非人的待遇。这里面,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有的只是平静的叙述。

《草色连云》可以说是《寻找家园》的续集,如果未曾看《寻找家园》,那读这本书肯定会有极大的隔阂。因为《草色连云》,对于高尔泰的喜爱又更甚一筹。高尔泰是一个美学家,他的主张是:“美是自由的象征,自由是相对他由而定的。他由,就是一个被字。喝茶是自由,被喝茶是他由。旅行是自由的,被旅行是他由。”

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这本书里,有打着伞一直跟石头说话的“蘑菇”;也有在“时间的轨道”里不停穿越的疯人院老爷爷;更有把疯子管教的服服帖帖的疯人院领袖;还有一个菇凉,眼前见到的每个人,在她的眼里都会幻化成动物,而且动物的属性跟那个人本身的性格还特别贴切。疯子的世界我们不懂,但是疯子的世界也可以很可爱。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看似两个极端,他们相隔的距离那样远,却又这样近。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叹服这些疯子的天才头脑。他们严密的逻辑以及石破天惊的想法和理论。他们对于自己的知识都有一套独特的理论。抛开他们的精神困扰以及社交的障碍,不得不说,他们的思维以及主张就是不折不扣的另类天才!

4.《从0到1》

很少看这种创业或者商业的书籍,不过因为5月份的时候加入朋友的读书群,当时有很多的小伙伴都在读这本书。后来又因为小河的书评,于是带着好奇心从kindle上下载电子书来看一看。

初次看这种类型的书,看的很慢,因为书里讲的关于红海和蓝海的概念我都得去百度才能了解一二。正因为很多地方不懂,所以才需要记录和消化。读这本书恰巧养成了我看书做笔记和简单绘图的习惯,这是看书得来的附加福利。不过关于书的本身还是有很多思维的启发。书里提到的一些概念:明确乐观的未来,明确悲观的未来;垄断和创新;产品和营销的方式···也许现在这些概念离我还很遥远,但并不妨碍自己去思考,思考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成长。

5.《陆犯焉识》

张艺谋的电影《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电影只截取了后半段的温情与两情相守,却无法窥见电影之前的故事。作为少年公子的陆焉识锋芒毕露,青年归国后名利双收,在大卫与凌博士两相交战的阵营里想要保持不偏不倚的风度,然而现实却总让他进退两难。回到家中,他又在恩娘和婉瑜的世界里不断周旋却又身陷囹圄。

战乱之后,偏居西南时与韩念痕的婚外恋,以及因为言论自由而锒铛入狱,这些都无法在电影里一一表现。晚年被流放青海劳改,这其中的荒诞与非人的生活,在《夹边沟记事》之中得以窥见一二,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亦有所记载,这些是电影里无法涉及的,同样也是电影无法触碰的!

6.《联大八年》

《联大八年》创作于45年抗战胜利的那段时间,当时联大的师生都相继北迁,是西南联大在昆明最后的岁月。因为战乱资金匮乏,加上大部分师生已经南迁,导致这本书的编辑小组无论是约稿还是出版都举步维艰。也因此这本书在最初出版之时有些许的错别字,而且纸张也是劣质的。可是外在的瑕疵无法阻挡思想的传递。

继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之后,读到此书,则是对上一本的补充。易社强是翻阅诸多史料进行全方位的客观介绍,而《联大八年》则是在校的师生的直观感性记录。无论是师生们的生活记录还是位老师的短评。这本书在嬉笑怒骂之间,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联大的“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

7.《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高行健,是一个不被我们熟知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只鸽子叫红唇儿》也是他少数几本得以在大陆出版和公开的书籍。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它,这本书融合了戏剧、内心独白、日记、书信,是杂糅式的小说。叙述者也是作者的化身,死去的人也可以参与到主人公的对白和讨论。这种写作手法带来的阅读感,于我而言是新鲜的。

读近现代文学,高行健是以戏剧留名于文学史的,但是对于他的小说以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却只字不提。它对中国现代史尤其是荒唐史的指涉比莫言更直接,差别只因为莫言写的是农村,而高行健写的是城市和大学。

8.《局外人》

局外人的开篇就是母亲死了。主人公默尔索去养老院参加母亲的葬礼,没有悲伤也没有痛哭流涕。葬礼过后的第二天她便开始约会,看喜剧电影,和女友性爱。默尔索对于友情,爱情,工作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淡漠。对于生活,他是一个彻底的局外人。后来因为和朋友去海边游玩,失手杀死了对面的人,被带到法庭。所有这些对于生活的淡漠都成为了他杀人的罪证。

默尔索最后被判为死刑,判词是:“这人怀着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此种罪行与弑父罪同样穷凶恶极。”默尔索的死并不是因为他杀了人,而是他挑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常识,挑战了伪善矫情的现代文明。大众所信奉的常识必然是正义的吗?!在加缪看来并不如此,大多数人信奉的意志并不一定是真理,而少数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然必须得批判。

9.《爱默生家的恶客》

木心写人,细致入微,从细节入手,作为一个旁观者,只做冷静的叙述。但木心却又是惜字如金的,故事与动作发生完毕,一切戛然而止,绝不赘言。他做的只是呈现情节的本来面貌,却能在三言两语间让你身临其境。

看木心的文字,是那种久违的平静美好。不评判不表态,但是他的个人好恶与文人气节全然透露在字里行间。庆幸自己在《文学回忆录》之后再次读木心。这份阅读带来的美妙是无法道与外人听的!

10.《把时间当做朋友》

把时间当做朋友,并不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而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书。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并不是对于时间的掌控而是对于自我思维的而改变。书中只有第三章是如何讲述把时间当做朋友的,也就是随手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而这样的一种记录其实是建立在思维之上的。对于时间记录,唯有实践才是王道。很庆幸看了这本书,让我得以在实践中把时间当做朋友。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微博豆瓣知乎

魏小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
白癜风怎么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xs/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