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上海爸妈组建的阅读群,阅读规则很简单,每个人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月底要提交一份字以上的读后感。
年1月份,他们就交出了如下的阅读书目和读后感。
讲真,这件事很不简单,在告别功利的读书之后,想想现在,除了工作、鸡娃、刷手机、碎片化阅读,你有多久没认真读过一本“闲”书了呢?
不过看看上海爸妈提交的读后感(有些比较长,做了节选),你有没有被触动呢?
做书香家长,一起坚持ing~
1.甜妈
读后感
图书:《人性的弱点》
这个月,我选择了读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空闲的时候,总爱翻一翻。里面的小例子,小故事,给我很多启发,受益匪浅。而且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也许和年龄有关。现在为人母,作为一个全职妈妈,这次重点看了第五篇:《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
《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告诉我们,首先从称赞与真诚地欣赏他人开始,间接提出别人的错误,不要总是责怪他人,先想想自己的错误,以提问的方式来代替命令,称赞他人的每个进步,即使十分微小,要“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给人“戴高帽”,用鼓励的办法更易使人改正错误,使对方乐于做你所推荐的事。
想想平时我也常常因为甜妞经常拖拉,马虎,甚至不完成作业而愤怒地大喊大叫,喋喋不休的唠叨。其实我并没有真正走入宝贝的内心深处,认真的倾听她的想法。作为一个年轻的妈妈(虽已过三),在育儿方面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所以决定下个月选择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希望收获更多的心得,陪伴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
2.静妈
读后感
图书:《非暴力沟通》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都给我们带来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这种创伤往往比肉体的伤害更痛苦、更持久。
情绪来临时,说出一些难听的话,伤害至爱;无奈和看不惯的时候,用暴力语言解决。不是不愿意好好说话,只是因为不知道方法。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化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回应,而是去观察,感受,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让我们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尊重且倾听他人。
心存善意,用爱的语言,让爱流进你的生活。
一、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实施方法:1.不带评论的观察,客观具体地说出事实;2.说出自己感受让对方和自己内心连接;3.提出自己的需求;4.说出具体请求,明确改善方案,尝试行动计划。
我看见(观察)——我感觉(感受)——我需要(需要)——你可不可以(请求)二、生气愤怒
调整愤怒具体步骤: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不做。2.想想什么令我生气了。3.体会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4.张开嘴,说出我们想法。三、评价
不去评价别人,幸福将会包围自己。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价别人,更有益于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xs/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