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上半月,广州阅读联盟为大家精心准备了34场活动,请大家耐心滑动手指,寻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那一场!
告别五月的温馨
六月
让我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走进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中去
去见识传承千年的习俗
去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蕴
端午节,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五节、端阳节,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挂艾叶、薰苍术、饮雄黄酒以及龙舟竞渡等等。
关于端午的起源,大家首先会想到的人物就是屈原了。民间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端午节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因奸人谗言而失宠于楚王,被削官流放。相传在楚国山河日下、而他自己又极度绝望的情况下,他于公元前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他去世的这一天包粽子、挂艾叶、赛龙舟等等。五月初五这个日子也就演变成为了今天的端午节。
不论民间的这个说法是否是真实的,屈原这个人物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一生遭遇了什么?他有着怎样的才思、怎样的理想与追求呢?从他的代表作《离骚》《九歌》中,我们可窥得一二。
《离骚》重点叙述了屈原的身世、遭遇和心志,反映了他坚持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追求,以及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九歌》则是他据楚国祀神乐曲加工、润色而成,多数篇章描写了神灵间的眷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也寄托了他的一些思想感情。
这个端午,广州阅读联盟的“家和远方”读书会将为我们献上一场“素读《离骚》《九歌》”的特别活动,活动嘉宾是“素读”经典课程的创始人、南粤优秀教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陈琴。
“素读”,强调以记忆学习为中心,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
我们在这个端午节不仅可以吃粽子、划龙舟,传承千年以来的习俗,还可以跟着陈老师诵读屈原的诗篇《离骚》《九歌》,了解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的人生经历、理想追求、浪漫情思,感受中国经典文化之韵味、之美。
还等什么?盼君来兮,共读经典。
“素读《离骚》《九歌》”端午节特别活动
主办单位:
广州阅读联盟
“家和远方”读书会
协办单位:
广州图书馆
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
时间:
年6月15日
19:30—20:30
地点:
广州图书馆负一层2号报告厅
主讲:
陈琴
现任职于北京教育学院,“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古诗词吟诵专家。
参与人数:
人
报名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