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ノルウェイの森
作者:村上春树(日本)
类别:长篇小说
首版时间:年
读《挪威的森林》的时候,我正听着约翰?列侬的那首《挪威的森林》,心中并未像直子一样,感到“一听这曲子,我就时常悲哀得不行。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个人孤单单的,又冷,里面又黑,又没一个人出来救我。”而是有种莫名之感,歌词里的主人公偶遇一位少女,两人畅谈一夜后,女孩消失,男子怅然若失,然而与挪威的森林究竟没有半分关系的歌词中,却反复问道:“这是不是很酷,挪威的森林?”这本书也是如此,挪威的森林看似与情节无关,却又无处不在。有的书看不懂,是因为不懂它在写什么,如《百年孤独》,有的书看不懂,却是由于不明白它想写什么。虽然作者认为这是一本百分之百的爱情小说,但书的内容却让我想起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篇文章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死亡。木月在十七岁那年自杀了,而且是以“将橡皮管接到N的排气管上,再用橡胶胶带封死窗口,然后便发动引擎”这样一种残忍而痛苦的方式自杀的;初美割腕自杀;直子在树林里“自挂东南枝”而亡。这些人究竟为什么而死?如果木月是纠结或者说执着于直子,那他为何一定要在自杀前逃课找渡边打桌球还要笑着去赢?初美在结婚后已经拥有了稳定的生活,为什么又会突然做出这样的选择?而直子在自杀前告别过去,甚至露出那样一种轻松的微笑,难道真的如铃子所说“那孩子一开始就已全部打定主意,所以才那么有精神,才面带笑容,才显得那么健康。肯定是定下决心后,心情变得畅快起来。”吗?这种客观的描述,反倒使死有了一种加谬“局外人”式的冷漠,竟失却了其本身的严肃性。
而书中三个女孩的爱情观看似不同,初美的爱情观是极实在的了:我并不是脑袋好使的女人,总的说来,有些迂腐和古板。什么人生观啦责任啦,怎么都无所谓。结了婚,每晚被心上人抱在怀里,生儿育女,就足够了,别无他求。我所追求的只是这个。”绿子的爱情观则是刁钻而又可爱:“我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真情,一种完美的真情。比方说,现在我跟你说我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丢下一切,跑去为我买!然后喘着气回来对我说:‘阿绿!你看!草莓蛋糕!’放到我面前。但是我会说:‘哼!我现在不想吃啦!’然后就把蛋糕从窗子丢出去。我要的爱情是这样的。”而直子谈及自己和木月的感情时更是直言:“我俩就像在无人岛上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但不能总一直这样下去啊,我们一天比一天长大,必须到社会上见世面。”
这三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却都避不开一个问题——爱情究竟能不能脱离肉体上的吸引力而存在?初美由于是社会相对上层的女子,人也温柔而内敛,故她所希望的也仅是四处眠花卧柳的男友永泽能够满足她一人;直子之所以会选择渡边彻,也是因为“本来我那么爱木月,又没有把处女贞操什么的放在心上。只要他喜欢,我什么都心甘情愿地满足他。可就是不行。”而热烈奔放的绿子则更是直言“我可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孩。”“而且现在就在你的怀抱里表白说喜欢你。只要你一声令下,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虽然我多少存在蛮不讲理的地方,但心地善良正直,勤快能干,脸蛋也相当俊俏,乳房形状也够好看。”很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她们的答案都是肯定。
然而这样一个问题,也许恰恰是中国人所晦谈的吧,无论是《西厢记》《牡丹亭》乃至“三言二拍”每写至此处,总以“鸳鸯交颈”“巫山云雨”或比兴或用典,烟云模糊代过,可实际上所谓“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又有几人?直子“那孩子真该更早些接受治疗。在她身上,从那个叫木月的男朋友死时就已开始出现症状。”固已不可救,所以她在木月和渡边之间做出的选择恰恰诠释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初美也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像绿子一样“动作十分灵活,在一段时间内居然同时进行四道做菜手续。一会儿尝尝汤的味道,一会儿在砧板上切东西;这才刚从冰箱里拿出东西装在盘子里,却又洗起用过的锅子来了。从背后看来,她的这些动作让人联想起印度的打击乐器演奏家。才刚打过那边的钟,便又叩击这边的木板,跟着又敲起水牛骨来了。每个动作都相当漂亮、灵活、有整体感。”的活色生香的女孩也许才是不错的选择吧。
然而,又有谁能指摘别人的人生呢?像永泽一样熟知社会规则,却又内心空虚地活着,或是像渡边一样平静而又迷惘地活着,甚至像绿子的父亲,辛劳一世除了两个女儿和一家小店什么也没有留下,原本就是存在即合理,无可厚非之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森林并不在挪威,而是在人们心中吧。
作者
高延雅
编辑
宋钦章
图源
花瓣网
往期阅读:
?偷偷摸摸的浪漫,和名正言顺的现实
(渡边淳一《情人》)
?行走在善与恶的边缘
(东野圭吾《白夜行》)
督读嘟群「1」
一个不可多得的读书交流群
欢迎进群交流、投稿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