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公共卫生学院
“自强大学生标兵”
夏璐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说:“多读书、多欣赏艺术作品、多思考是女人精神的化妆。”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做一个有质感的女孩:爱读书,爱旅行,早睡早起;美丽典雅,自强独立。如此便可岁月安好。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
年度公共卫生学院“自强大学生标兵”获得者夏璐也是这样一个喜爱读书的女孩
从大一下开始到现在一共阅读了近80本书,她不仅追求读书的量更看重读书的深度和广度,细细品味书中文字的过程中,个人气质、眼界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
身体与灵魂
从减肥的初心到增强体质的信仰,她在一次又一次的奔跑中超越自我、感受到运动的力量
▲向上滑动
她热衷于志愿服务,作为“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湖北省讲师队讲师”,前往高校向同学们宣传关于“中华骨髓库”的知识,医院“长期义工证明”。志愿服务,她一直在路上
她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入党积极分子”、主校区“大创、SEP”社联社团部、青协有爱相髓、华中大强身TLS、大一至今班级团支书,她活跃在各种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中,在付出和奉献中体会自身的价值
她学习优秀
获得大一学年“学习优秀奖学金”,从大一上的年级24到了去年所取得的年级第七,她一直在进步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文/夏璐
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一书中说过对书的态度:“寒读之当之以裘,饥读之当之以肉,欢悦读之当之以金石琴瑟,孤寂读之当之以良师益友。”我想,我的大学,是真的从高中那种应试教育的读书慢慢转变成自主的去汲取知识,将它作为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
在大一上,开始慢慢改变自己读书的态度,我开始接触那些真正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小说类的《达芬奇密码》《雾都孤儿》,散文类的《目送》等等,大学开阔的视野仿佛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对自己触动最深的是在大一的寒假,和好友去了苏州的诚品书店,琳琅满目的书啊……记忆最深的不是诚品有多高大上,而是心中开始觉得,那些精致华丽的书籍其实是现代商业化入侵文学领域的又一实证。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些“高大上”的普通人无法负担的高端读物;而应该是更触手可及的知识和书籍,更广泛大众的读物。
我的转变开始了。
先说自己读书的量,大一下在校期间,读书19本。大一至大二暑假期间,读书23本,。大二上在校期间13本。大二寒假期间读书13本。大二下至今读完书10本,目前正在读《培根随笔》和重读《明朝那些事》。(后附书单)
从我自己而言,我读书是不仅仅追求数量的,对于书籍的广度深度我也很注重。先说广度,他们包括了小说,随笔,散文,自传,书信集,记实,解读等等很多方面。应该说,各方面的书都有所涉猎,读的数目最多的应该算是小说型,但是自传其实是我最喜欢的类型。在追求深度方面,我读的大多都不是现代所流行的书,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洗礼所留下的文学精粹。柴静的《目送》,《红楼梦》,文化苦旅系列三本,白岩松的《白说》,《野火集》《孤独六讲》等等书我都从头到尾看了不止一遍,包括现在正在看的《明朝那些事》的第二遍。这些书,要不是第一遍看的似懂非懂,要不就是看完之后感觉还可以再次细细品味,值得反复的精读。好书,是经得起反复阅读的。值得一提的,我对红楼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学术上称:红学。不仅仅只看了原著,更是阅读了一些解析红楼梦的书籍(9本)。在看完这些书后,再去读了一遍这本名著,我才更加细细体味到这本书“字字读来皆是血”的含义,读懂那些第一次读时,没有体会到的地方。
对于书中一些句子,段落,我也做了标记,有的是在自己的kindle电子书上,有的直接摘抄在自己的小日记本上,有的进行默记默背。获得的渠道有很多种,学校和家里的图书馆借阅,自己家里买的书,亦或是在网上的kindle商城和百度云盘。书籍的选择我现在采用的是按图索骥法,比如水均益的书中,多次提到了《曾国藩传》对他的影响,那我就在书单上加上这一本,当手上的书读完之后,去看这本书;还有的方法就是在网上浏览一些评分比较好而且不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书,把它们加入书单。选择的书也不一味是在自己的阅读能力范围内的,有的书是需要自己花很多时间去琢磨研究钻透的,我明白,只有读一些超出自己目前能力内的书,才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从去年大一下的开始,到现在,也过了一年多,也没有因为假期所停滞。为着自己对书的兴趣,对书中另一片广阔世界的渴求,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么难以坚持的事情。套用一句名言“我只不过把别人用来看泡沫剧,刷淘宝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
扪心而论,书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让我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走进了很多伟人生活的世界,漫步于自己不曾去过的地方;让我在生活中遇到苦闷挫折时,可以更加平和,很快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提升了我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是我在日常学习中很好的劳逸结合的方法,让我更加拥有了深层次的自信……对身边人的影响嘛,最明显的应该就是室友们啦,在知道我喜爱并看了很多书后,他们也开始在当当网上购买一些书籍,也会像我一般,在睡前翻阅一下!
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成功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在书籍的阅读上,不仅有数量,还有质量!因此,在大二上,我获得了学生工作部(医学)所颁发的“阅读之星”荣誉证书,这其实,是对我一直以来坚持的肯定,在这条路上,我也会继续地走下去!
那我的课余生活总是读书吗?当然不是!
运动。这几乎是和我大量阅读同一时间开始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主要目标确实是为了减肥,而当我坚持了两个月一下子轻了18斤后,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成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现在,我基本上可以保证每星期去操场跑步三次,每次圈数15圈起步(中间不停),最多的一次更是跑了21圈。在考试周,复习头晕了?操场去跑几圈吧,回来就又是一个活力满满地自己啦!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大一至大二上获得工时57个,自己觉得最有收获的是作为“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湖北省讲师队讲师”,前往高校向同学们宣传关于“中华骨髓库”的知识,同时我也医院“长期义工证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一下党课结业,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工作方面,大一加入主校区“大创,SEP”,在部门里担任干事;大二参加社联社团部,青协有爱相髓,华中大强身TLS,并且是青协有爱相髓队长团的成员。同时,从大一至今担任班级团支书,所举办的团组织生活会四次获得“月度优秀团会”;大二的“特色团日”活动更是入围:医科十佳特色团日,校特色团日三十佳以及最具人气支部。此外获得-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于年10月加入中华骨髓库,获得大一学年“学习优秀奖学金”,年“五四演讲”同济校区三等奖。
我注重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想要多尝试,多探索,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做象牙塔里的一员,我应该以一棵树的精神,顽强的生活在世界上。
相信我是有毅力的,可以抵抗手机的诱惑,去干真正有意的事情;可以坚持着跑步,读书直到现在;成绩其实有着明显的进步,它从大一上的年级24到了去年所取得的年级第七;我想,这和我的毅力和自我控制力,专注度,是分不开的。
书单:(加粗为读过不止一次)
大一下:《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见》《灿烂千阳》《人性的弱点》《明朝那些事》(7本全)《目送》《益往直前》《我有一事,生死与之》《活着活着就老了》《我所理解的生活》王小波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红楼梦》
大一升大二暑假:《刘心武解读红楼梦》(四本全)《红楼梦魇》《名家图说红楼》(系列3本)《解梦集》《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文化苦旅》(系列三本书)《白说》《幸福了吗》《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我的两个世界》(方舟子)《人格在上》(梁衡)《珍珠鸟》(冯骥才)《野火集》《麦田里的守望者》《孤独六讲》《雪国古都千纸鹤》。
大二上:《一个人的朝圣》(1,2两部)《白夜行》《岛上书店》《生死场》《呼兰河传》《村上春树猫》《曾国藩传》(3本)《瓦尔登湖》《我们仨》《解忧杂货店》
大二寒假:《少年天子》(凌力)《后宫甄嬛传》(系列6本)《芈月传》(系列6本)
大二下至今:《幻夜》《偷影子的人》《张居正》(系列四部)《穆斯林的葬礼》《干校六记》《查令十字街84号》《挪威的森林》。以及最近正在看第二遍的《明朝那些事》和才开始看的《培根随笔》
文/夏璐喻雪
照片/夏璐
排版/喻雪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资委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