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演员 >> 正文 >> 正文

在一瞬间有一百万个可能东野圭吾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18/12/18

关键词:东野圭吾小说top15

《秘密》是我看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书,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一是书名,二是故事简介。书买来之后就被忘记了,直到假期里才发现,实在无聊才开始看,看完遂入坑。算下来,这两个月已经看了十几本东野圭吾的书了。

为什么这么喜欢东野圭吾的书?他的书有一种魔力,不管你心有多乱,打开他的书,心就会渐渐静下来,然后整个人跟着他走进他设下的“陷阱”,直到结局才发现自己已“幸福地”深陷其中,缓过神来,只能感叹于“陷阱”的高明,亦明白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

一般的推理小说,要么有血腥的场景,要么有恐怖的情节,要么有烧脑的诡计,否则它拿什么吸引读者。而这些手段,东野圭吾都看不上。他的小说,没有大量用于渲染的描写,总是于平淡之中见真情,他笔下的人和环境都是非常真实的。然而这些也都是次要的,每部小说里,他最值得称道的吸引人深陷其中的“陷阱”,往往是极尽高明又极其简单,出人意料又总在情理之中。当然,上述评价排除掉一些“烂作”。

上面说到东野圭吾的“良苦用心”,是指他的每部作品,都会反映出一些家庭或社会问题。如:校园暴力、老龄化问题、婆媳矛盾、诈骗......东野圭吾的一些作品也尝试了高科技甚至幻想,换脑、穿越、灵魂......花样种种,最终总是落在“人·情”之中,让你感佩于其作品的高明的同时,亦体味着各样的感动。

下面是依据我的读书体验,排出的东野圭吾部分小说top15。之所以是部分小说,因为我看的十几本只是一小部分,他的作品还有好多。排名和评价仅供参考,部分地方有隐晦的剧透。

自评东野圭吾

部分小说top15

15

时生

内容简介:

23岁的拓实一事无成。他从小被人收养,一直以为自己被抛弃了,于是自暴自弃。一天,他在东京的花屋敷游乐园遇到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对他说:“再过几年,你会结婚生子,你将给你的儿子取名为时生,时间的时,生命的生。那孩子长到17岁时,因某种缘故而回到过去,那就是我。

摘录:

确信喜欢的人能好好活着,即便面对死亡,也有如看到了未来。未来不仅仅是明天,未来能在人的心中,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

一定要努力活下去,因为有美好的人生在等着你。

死亡并不可怕,那只是另一段伟大冒险的开始。

时生,我在花屋敷等你!

改编日剧《给父亲的口信》剧照

我想说:

《时生》是我看的第三本东野圭吾的书,当时我刚看完非常棒的《恶意》,感觉仿佛发现了一个新世界。然后怀着满满的憧憬开始看《时生》。断断续续看了三天,体验极差,导致我险些放弃东野圭吾。

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书评价很高,说是“将幻想、悬疑、穿越、推理、亲情熔为一炉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它的改编影视剧也相当受欢迎。反正我不喜欢,单是书中“穿越”这个脑洞就忍不了。故事情节也很一般,大概就是——儿子穿越到了过去和父亲一起历险救了父亲的女朋友。这真真是我目前看到的东野圭吾最没有营养的书。

14

十一字杀人

内容简介:

我的男友被谋杀了!他先被毒死,接着后脑勺遭到重重一击,最后被弃尸港口。凶手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要这么残忍地杀害他呢?随后,他遗物中的一些重要资料被盗……然而,他的被杀只是一个开始,谋杀案接二连三地上演,而他们死前,都收到了一张白纸,上面只有十一个字: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

摘录:

杀人动机这种东西,和个人的价值观是一样的。

现实中的事件有许多是难以区分黑和白的。也就是说,正义和邪恶的分界线是很模糊的。

《十一字杀人》电影海报

我想说:

我之所以看这本书,完全是被它的简介吸引了,而实际内容远远配不上简介。《十一字杀人》根本不像是东野圭吾的作品,感觉比较烂,我看得也很随意,并没有什么想说的。他的排名之所以比《时生》高,因为它的节奏比较快,至少看的时候没那么“痛苦”。

13

从前我死去的家

内容简介:

沙也加对小学以前的童年毫无印象。为找回记忆,她和前男友来到父亲生前常独自前往的、神秘荒凉的别墅。种种迹象表明,这幢别墅的住户似乎在二十三年前的某一天全部消失,再也没有回来。当看到一架钢琴的时候,沙也加禁不住喃喃自语:从前我来过这里。

摘录:

我也同样死在了那栋老屋里,不是吗?儿时的我,已经在那个家里死去了,之后一直在等待着我回来。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从前的自己死去的家,只是他们不愿再见到自己静静躺在那里的尸体,所以假装没发现罢了。

我想说: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不像很多野鸡推理小说一样通过血腥的场景和恐怖的情节吸引读者,他的作品多是以巧妙而简明的构思和一步步抽丝剥茧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

《从前我死去的家》是东野圭吾少有的能给人以恐怖感觉的书,这种恐怖的氛围大多是通过环境来营造的。其实说恐怖有点重了,更多的感觉是压抑和紧张。直到最后尘封的密室和墙上的印记被发现,真相突然浮出水面,身处之“家”其实是一个坟墓,恐怖的感觉瞬间袭来,令读者急切地想和主人公一起逃出这个早已“死去”的“家”。

12

湖畔

内容简介:

为了孩子的入学考试,四个家庭来到湖边别墅进行考前集训。丈夫的情人尾随而至,却在深夜遇害。妻子坦白:“是我杀的。”丈夫打算报警处理,但邻居们竭力帮助妻子隐瞒罪行,在众人的劝说下丈夫终于加入了毁尸灭迹的行列,然而冷静下来他才意识到这一切非常不合情理。当真相被揭开之时,他却已无法挣脱……

摘录:

尸体要在湖底消失需要好几年,不,大概需要几十年吧。这中间我们肯定都会提心吊胆的。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吧。

《湖畔》封面

我想说:

《湖畔》虽然结局一如既往地出人意料,但是比起其他作品情节不算太高明,故事紧凑,节奏较快,适合拍成电影。看的过程有快感,但是看完印象不是很深刻,适合无聊的时候像看电影一样一口气看完。

11

秘密

内容简介:

杉田平介的妻子直子带女儿藻奈美回娘家探亲,路上所坐的大巴车滚落山崖,妻女被发现时,妻子身受重伤,而妻子身下的女儿却奇迹般地毫发无损。急救室里,妻子去世的同时,昏迷的女儿醒来,但是她的身体里却住着妻子的灵魂。

这是一个两个人的三口之家,她们必须保守这个秘密。女儿在家承担妻子的角色,洗衣做饭;在外却装作女儿,替女儿完成学业,考上大学。

对平介来说,她是妻子还是女儿?她的角色应该是妻子还是女儿?“女儿”逐渐长大,思想开始独立,她渴望过上这个年龄的女孩应有的生活,于是家庭矛盾便渐渐激化。另一边,当年车祸的真相逐渐清晰......

“女儿”体内的“灵魂”到底是谁的?

摘录:

爱一个人,就应该让她幸福。

不是所有的悲伤都能被看到。

如果打破了一个规矩,就会接着打破第二个、第三个,持续下去就完蛋了。学习也是这样。

一旦开始哀叹,就会停不下来。

日剧《秘密》剧照

我想说:

《秘密》是让我入坑的书,是我看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书,不巧的是这本书是推理天王少有的算不上推理小说但又很有名气的书。

故事的构思很巧,平介虽然有女儿的身体,妻子的灵魂,但他是痛苦的,在一定意义上他两者都失去了。故事的结局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女儿”体内的灵魂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但确定的是,平介选择了放手,他给了妻子/女儿幸福。结局还是很感人的。

故事还给人一个反思,如果生命重来,你会怎样去珍惜?最后吐槽一下,平介真的是东野圭吾的小说里最惨的男主角之一。

10

白银杰克

内容简介:

滑雪场里有炸弹!正值滑雪旺季,新月高原滑雪场却突然接到恐吓信,称各雪道下部已埋下定时炸弹,如不满足提出的苛刻要求,将随时遥控引爆……究竟是真是假?要不要立刻报警?滑雪场是否立刻关闭?这次事件和一年前的那次血案是否有关联?在滑雪场尽情享受雪趣的众多滑雪者危在旦夕……经过与恐吓者反复较量和雪山上的惊险追踪,结果如此出人意料……究竟谁是真的恐吓者?

我想说:

《白银杰克》主要内容其实就是雪地追凶,节奏很快,适合一口气看完。个人觉得这本书最适合拍成电影,情境感很强,而且节奏快,高潮迭起,令人瑟瑟发抖。里面有很多刺激的滑雪场面,滑雪爱好者可以一看。

9

变身

内容简介:

成濑纯一是一名非常普通的人,却被始料不及的一宗抢劫事件打乱——为了救一名小女孩,成濑被抢劫犯用枪射杀!醒来后的成濑被告知由于发生了亿分之一的奇迹,医院用刚好死去的别人的右脑移植到他遭枪击,受到破坏的右脑,手术奇迹般地成功。苏醒过来后,虽说有医生的详细解说和安慰,但自己的大脑有一半是别人的,有别人存在于自己的脑中。带着这份疑问的成濑忐忑不安地回到阔别已久的工作岗位和爱人身边,可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身心正逐步发生一些变化,于是他决定要调查捐赠者的生前事迹以及为何自己会越来越暴躁的真正原因……

摘录:

所谓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心脏跳动,也不是脑电波,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要能看见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这才叫活着。

即使我变得不再是我,即使我已变身为嗜血的凶徒,即使整个世界已变成废墟,我仍然会用全部生命来爱你,至死不渝……

世上莫名其妙走霉运的人多的是,都在一边为命运生气,一边化愤怒为力量地活着。

所谓爱着谁只不过是比对别人少了点戒心。

日剧《变身》剧照

我想说:

《变身》有点像《秘密》,这是我看这本书全程的感觉,同一个身体里发生着两个灵魂的交替。《变身》对更换器官手术进行了伦理上的拷问,对生命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什么是活着。

故事后面,成濑顽强的与身体里的另一个人抗争,甚至打碎“精神寄托”红色玩具琴,最后选择结束生命,他是在拼命地做自己。而现实中,我们又有多少人是一直在做自己呢?

如果那个人不是自己,原来的自己是否还活着?

8

黎明之街

内容简介:

15年前,秋叶家中发生命案,父亲的情人被杀,刀精准无比地刺入心脏,尸体在桌上摆成“大”字,而当时只有秋叶和死者在家。命案前,秋叶与父亲分居的母亲刚刚自杀,秋叶是否是报复杀人?另外,种种迹象表面秋叶的嫌疑最大,但是警方却一直找不到证据。

15年后,已婚男士渡部爱上长大的秋叶,在婚外情中无法自拔。杀人案的15年诉讼失效期将到,渡部和秋叶约定,失效期过后,渡部就和妻子离婚,与秋叶成家。与此同时,警方和被害人的妹妹仍在坚持寻找15年前那场命案的证据。

诉讼时效期最后一天晚上,午夜12点的钟声敲响了,秋叶隐瞒了15年的秘密浮出水面,而审判早在15年前就开始了。

摘录: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时光越美好,为得到它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它消逝得也越快。

所谓姻缘的红线是要两个人共同编织的。只有在两人牵手走到最后,其中一方死去时,这条红线才算完成,他们才算是真正被牵到一起了。

共有秘密能让两个人心灵的联系更强。

日剧《黎明之街》剧照

我想说:

东野圭吾被称为推理小说界的言情第一人,这本《黎明之街》就是一本爱情类的推理小说。东野圭吾对书中男主角一次次出轨后的心理描述非常细腻,不愧是老司机写的。

“人们为了幸福而结婚,又为了幸福而离婚”。婚姻是否是坟墓未可知,但是有婚外情的婚姻一定是一个坟墓,背叛的一方就是那掘墓人。从他们踏错的第一步开始,他们就背负起了十字架,永远地为对方和受害者赎罪。

7

红手指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日本家庭,五十出头的前原昭夫下班后发现一名女童死在自家后院,而凶手正是他十五岁的儿子直巳,在妻子八重子的百般阻挠下,昭夫为了“保护”儿子和家庭,放弃了去警察局自首的念头,转而嫁祸给自己的母亲—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前原政惠。

然而,刑警加贺看出昭夫说谎之后并没有立即欲穿他的谎言,“这个家里有隐蔽的真相,但不应该在苦察局的审讯室里强迫他们说出来,必须在家里,让他们自己说出来。”

于是,一场感人肺腑的人性救赎展开了序幕。

摘录:

必须记住的是,越是老年人,或者说正因为是老年人,内心常常会有不可平复的伤痕。治疗的方法很多,周围的人不能理解。所以我觉得,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建立起温暖家庭的人,死时也会得到家人的关怀。而没能建立起像样家庭的人,死时偏偏渴望亲情,你不觉得他这样很自私吗?

所谓刑警,并不是解开真相就天下大吉,不仅仅要抓住犯人,还要拯救案件相关者的心灵。

日剧《红手指》剧照

我想说:

一如东野圭吾的大部分小说,此书也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老龄化”、“婆媳关系”...

起初,把“红手指”和推理小说一联系,我总有种恐怖的感觉。其实《红手指》是一个结局非常感人的推理小说。昭夫痴呆的母亲,涂红了手指,用自己的方式救赎着自己的儿子,用母爱劝他悬崖勒马。现实中,到底有多少亲情被岁月磨得失了色?东野圭吾说:“我姐姐看完了《红手指》,流着泪给我打来了电话。”

6

杀人之门

内容简介:

少时,我家境优渥,受人钦羡。但几乎就在一夕之间,祖母猝死、母亲出走,父亲沦为废人、债台高筑……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所凭依。这仅仅是开始,连绵的厄运自此如影随行。初恋情人离奇身亡,多年血汗积累化为乌有,一心期待的婚姻变成无休止的噩梦……每当境况稍有好转,我总会莫名地坠入深渊,但又再即将粉身碎骨时被人捞起。我隐隐察觉,冥冥中有人操纵我的命运,予取予求,少时的诅咒还是应验了。他对我怎会有如此深仇大恨?奇寒彻骨的杀意如毒蛇般啃噬我的心,催促我跨越杀人之门……

摘录:

人不能杀人——应该只是个原则吧?有时候,人还是得杀人,比如战争,杀人是国家下达的命令;又比如出于正当防卫而杀人。但是谁都无法判定何谓正当,它的界限何在?如果杀人只是因为预料到不杀某人未来会有危险,又算什么呢?

如果杀意有一条界限,一旦跨越变成了杀人犯,我想我正游走在界线边缘。

《杀人之门》封面

我想说:

如果说《恶意》里面的“恶意”令人毛骨悚然,那么《杀人之门》里的“恶意”比《恶意》更恶意。

这本书是我暑假在家有一天睡前想看一会,然后就深陷其中。这本书算是东野圭吾的小说里篇幅比较长的,差不多赶上《白夜行》了。看到大概凌晨三点多还没看完,眼睛都要睁不开了,但还是兴奋得不行,只好丢下最后一点悬念去睡觉。但是,一闭上眼睛觉得莫名的恐惧,为这恶意而恐惧,这是看东野圭吾的小说从来没有的感觉。

故事简言之就是,一个善良懦弱的主人公被某种“诅咒”操控了人生,为了自保不得不游走于杀人的边缘。真正可怕的不是“诅咒”,而是人心。好在主人公一直坚守着善良和忍耐,直到......

本书也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谣言,校园暴力,诈骗,家庭矛盾,女性地位等。另外,本书还可以称得上是一本“诈骗界教科书”、“推销界教科书”。

5

白夜行

内容简介:

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内发现了一具男尸,此后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与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跻身上流社会,一个却在底层游走,而他们身边的人,却接二连三地离奇死去,警察经过19年的艰苦追踪,终于使真相大白。

摘录: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

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就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

日剧《白夜行》剧照

白夜行中国版音乐剧海报

我想说:

《白夜行》是东野圭吾的小说里面评价非常高的一个。暑假在学校的时候,看完了几乎所有在架的东野圭吾小说,一度没书可看,然后突然发现了这本书,马上看起来。

自我感觉书没有评价的那么高,也许是心比较乱,断断续续看了三天;也许是人物太多太多,以至于现在只记得男女主的名字。看完之后不像看完其他书那么“震惊”,只是难过。

男女主的联系本是千丝万缕,但是书中两个人的情节却是几乎完全分割着展开,大部分时间是“毫无联系”,不得不佩服东野圭吾的写作水平。也正是因为男女主完全分割,所以拍成影视剧的难度就很大,日本电视剧版的看了个梗概,感觉不错,不过还是建议先看书,再看影视剧,不要倒置。

据说中国也要出音乐剧《白夜行》,就在年底,海报不错。

4

嫌疑人X的献身

内容简介: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

为救靖子,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考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为靖子提供了天衣无缝的不在场证据,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

摘录:

拟一个别人无法解答的问题和解开那个问题,何者更困难?

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只有齿轮自身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

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个人。

有些真相注定是要小心翼翼深埋心底的,因为答案揭晓的那一刻,也是灰飞烟灭的开始。

看起来是几何问题,实际上是函数问题。

中国版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剧照

我想说:

关于东野圭吾的小说,我最后悔的就是在看《嫌疑人X的献身》这本小说之前先看了它的同名国产电影,“观影体验”一般,再回过头来看小说,体验已经大打折扣。否则《嫌疑人》不会只排到第4。不过还是感叹,石神真是天才,他怎么会想到这样高明又简单的不在场证明!

爱一个人能爱到什么地步?这本书给你解答。东野圭吾评价这本书——"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

3

恶意

内容简介:

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杀。命案现场的发现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样身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加贺恭一郎参与此次案件的调查。经过一连串的抽丝剥茧下,很快的加贺根据现场的烟头以及死者的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等等确定他就是凶手。

凶手水落石出,但是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

因为野野口布下了一个局,杀死日高只是其中一部分......

摘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原罪被放大,总有一角照出自己。

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痛苦的时候要假装快乐是很困难,但快乐的时候要假装痛苦却还好办。

我想说:

《恶意》是我看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实际上是第二本,但是第一本《秘密》大概不算是推理小说)。我不是一次性看完的,看到野野口的“动机”被暴露,我以为书到此而止。下次接着看的时候,才发现他真正的满怀恶意的动机。杀人只是这恶意的冰山一角。当恶意弥散开来,被害人身败名裂,凶手得到同情甚至补偿......这种不断地反转,是东野圭吾小说的魅力之一。

《恶意》的叙述形式也很有意思,分别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展开案件,读者很容易被带入东野圭吾设下的“陷阱”。

2

圣女的救济

内容简介:

真柴义孝在与深爱他的绫音结婚时,立下了一个“一年之内绫音不怀孕就离婚”的协议,绫音本身不能生育,希望用这段时间来挽回丈夫的心,但是丈夫却在这段时间和绫音的弟子偷情。

一年期到,丈夫在家里遭砒霜毒杀,身为嫌疑犯的妻子却有着铜墙铁壁般的不在场证明。她究竟是如何下毒的?

被称为神探伽利略的汤川教授再度挑战高难度的不可能犯罪,去证明在那惟有女性特有的不合逻辑思考下设定的骇人诡计,而答案竟是“虚数解”——从理论上而言可行,但从现实上而言却是决不可能的。贤惠温柔的妻子,为了挽回丈夫的爱,做出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摘录:

绫音当时微微一笑,这样回答了他的话:在那之前,我还有一个请求。她望着丈夫的双眼说:从明天起,我会离开家两三天,只是把你一个人丢在家里,我有些放些不下。他笑笑说,我还以为什么重要的事呢,没关系,我一个人在家不会有事的。绫音点点头,说了句,是吗。

对绫音而言,所谓的婚姻生活就是守护站在绞刑架上的丈夫的日日夜夜。

一般而言,凶手都是在千方百计的设法杀害他人,这一次,凶手却正好相反,为了不去杀人而竭尽全力。

日剧《圣女的救济》剧照

我想说:

我是在同一天先后看完了《嫌疑人》和《圣女的救济》,《圣女》给我的震撼远大于《嫌疑人》。《嫌疑人》的诡计于逻辑而言几乎完美,而《圣女》的诡计却根本不合逻辑。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站在竭力挽救婚姻的妻子的角度,实施了一个旁人绝对想不到的完美犯罪。完美之处在于,她杀人时什么都不用做,自然就找不到犯罪证据。“只在理论上可行,而在现实中绝不可能。”

1

下一本书

《圣女》、《嫌疑人》、《白夜行》、《恶意》这“四大天王”都看过了,将要看的有《分身》、《放学后》、《盛夏的方程式》、《新参者》、《幻夜》等,期待能有超越~

Giannelli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白癜风诊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3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