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白夜追凶》
电视剧《白夜追凶》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知友:清风(+赞,导演王伟,代表作《白夜追凶》《画江湖之不良人》)首先说关宏峰的鱼。
关宏峰养了一条特别会加戏的鱼,它叫「老虎」。对于一个四十来岁没结婚没女朋友的男人来说,他的家里应该有个活物,但他也没精力养猫狗之类的,鱼就最合适不过。
这条鱼专替关氏兄弟背锅。你说它成天自己待在鱼缸里,也没做什么,却总在台词中被提起。
比如当周巡质疑「你压力太大暴饮暴食?一个人吃这么多?」关宏峰就会拉老虎出来背锅:「这是给老虎留的」。
另外,「老虎」的品种是非洲肺鱼,平时用鳃呼吸,在干涸时可以用鳔当作肺呼吸,对应了兄弟俩在陷入困境时想出共用身份的险招。
当然,最细思极恐的其实是:这么肥的鱼,戏拍完之后去哪里了?
很多镜头的连接细想起来都是有内涵的。
比如车震案里关宏峰跟关宏宇说,破窗器这个事儿,你有没有跟其他人说。关宏宇说我真没跟媒体说过。那如果没有说,就只有他了。
这一段中间插了一个镜头是,关宏宇瞄了一眼韩彬。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他可能是凶手,第二,韩彬发现我了,他会不会说出来。
这是故意通过剪辑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韩彬那里去。但其实韩彬有没有问题呢?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伍玲玲的名字和五百撞了(),这个纯属巧合,并不是特意安排的。
还有人提到灭门案案卷的记录人叫王伟,说这是我的小心机。
嗯,这个应该说是道具组的小心机。
剧中人看的书的名字,倒确实是有一些小心思在里面。
第四集,小汪将打赌输的钱放在周巡桌上,周巡拒收之后,拿起了一本《决胜千里》,而实际上他对身边的很多事充满怀疑。
第六集老关去找刘长永时,老刘手边有本《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聪明人》……一看书名就像是老干部必看书目,算是官方吐槽他爱打官腔。
其他的不多说,说了就剧透了。实际上很多前面铺的线索已经开始显露作用,比如之前弟弟在家一直戴手套,兄弟俩家中生活用品的数量,包括床上睡觉的痕迹等,都保持着独居的状态,在后来周巡带人偷袭关家的时候,就没有发现另一个人的生活痕迹。
弟弟辛苦了十几集的作用,终于体现出来了。
知友热评
呀,捉到一只活的导演!
语冰者
那几本书,对应看的人,都挺有喜感的,算是一个不大不小不冷不热的笑点了。
暗夜小蝶
演配角需要怎样理解角色,以及该角色和主角的关系?
知友:王泷正(赞+,演员,代表作《白夜追凶》《心理罪》《爱比死更冷酷》)就像没有常胜的将军一样,没有永远的「主角」,那么也可以说没有永远的「配角」,娱乐圈中从来最不缺乏的,就是演员。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说过一句话「临时演员也是演员」。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只能看到主角的光环,而对于那些临时演员,也就是俗话说的跑龙套的没有什么印象。
可很多的配角演技却是一流,一部戏的成功也离不开他们。周星驰电影里的黄金配角我觉得尤为明显,就是那种你一出场观众就能记住你的那种,还有在《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黄渤,那时的他并没有成名,在这部剧里黄渤仅仅是一个配角,是那三个坏蛋里面的其中一个,这部戏他撩个头发都是戏,(好像夸了一下我自己,哈哈)。
还有冯小刚导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段「还有谁,还有谁……」,也成就了经典,包括前段时间的《我的前半生》,吴樾演的那个不常规的小三把观众带入到能去微博对她评头论足,就是因为她演的好。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所谓的配角更难演,必须拥有破釜沉舟,忍受寂寞的精神。
还有大家一致认为经典的希斯莱杰的小丑,总之看完了蝙蝠侠我能记住的就只有他,主角因为人设的原因编剧一般会写得非常全面,你是谁你要干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都很明确。
可是有时候配角就不这么丰满,甚至有时候就是为了配合主角剧情需要去发生一段故事,我是一个靠感觉并且喜欢问为什么的演员,有时候会很烦恼不知道剧本里我的角色的心理行动该是什么,所以只能自己去丰富去借鉴去现场感受好的演员给我的刺激。
例如《白夜追凶》里周巡这个角色,当时剧本就已经给出人物的定位,及其走向和框架,有了这种最原始的感觉和状态,在现场拍摄时,面对真实的现场,对手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刺激,相对应的会有一种即兴的真实感受释放出来,自然而然就会使自己的角色变得更加丰满。
不过演了几年的戏之后,我觉得配角只是分工的一种说法,任何优秀的演员、导演都不会轻视这个,所谓的主角担任故事主线的发展,所谓的配角承担着故事情节起伏的责任,所以配角其实更加生动。简单点,配角差不多就是一个故事的搅局者。哈哈哈。
此外就是主角和配角的身份,其实我觉得这俩在一部戏里面是互换及相互扶持互相依靠的(一阴一阳一快一慢一静一动)。
再加上最后呈现出来的在表演当中给观众留白,让观众也能够参与进来成为整个剧情整个表演的参与者之一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表演。
知友热评
撩头发这操作实在是太骚了,这样的警察还有谁!!!但是为什么遇到案件就是一句——关队,你怎么看?——换成元芳毫无违和感哈哈哈
陈凉
一人分饰两角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友:潘粤明(赞+,演员,知乎编辑推荐)大家好,我来晚了。
关于问题,我想说的是:首先,很感谢片方给我这样的机会,如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其实我之前就特别想在剧里一人分饰两角甚至多个角色,觉得这样的角色既有挑战性,也很过瘾,没想到就实现了,也算是上天对我的一种眷顾。
当时接到这个角色,是在《跨界歌王》之后,也是工作的一个空档期,导演五百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有一个不错的项目找我谈,简单的交流之后就觉得很不错,同时五百那边也和资方包括优酷的袁玉梅「梅姐」去沟通了我的情况,对方说看了我在《跨界歌王》中的表现,觉得我很适合。后来我也接触到了剧本,觉得这个剧本太迷人了。
虽然剧本很让人兴奋,包括和五百、导演王伟的想法也非常契合,但是拍摄兄弟两的角色还是比我想象的要困难的很多。以前也拍过分饰两角的作品,比如《白蛇传》就演了许仙和他的舅舅,但是两人不同框,比较简单。
观众看到的一人分饰多角,大多情况下也是同框的比较少,即使用特技演员也不敢动,或者很难看见替身的正面。
但这次《白夜追凶》在运用兄弟俩的角色就下了很多功夫,兄弟两不仅要同框、还要有互动以及身体上的接触,所以我们基本上用都是肩扛大移动,这个对摄影要求特别高,对演员的要求也特别高。
两个人都演一遍并不难,难的是合在一起,节奏都对的上,眼神、语气都十分合拍。
整部剧中,粗算了下我有多场戏,我很幸运的是开机的时候就是拍兄弟的戏,因为比较难,我记得大概有两个礼拜的时间里,通告每天就是我一个人。
他们就开玩笑说,不是风就是雨,所以就说都是自己跟自己演,也幸运前面前面先拍了比较难的戏,因为如果拍到后面的话,到杀青的时候再拍,兄弟俩的戏就没有那么大的冲劲了!
不过,现在从结果上看,虽然还是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整体还是觉得比较满意的,这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大家都觉得对上了。确实很幸运。
如果非要问我具体的体验,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有些刺激、也有些后怕吧,真的是太累了。
知友热评
给潘老师疯狂打call!
Maha
哎哟呵!可等到你了啊老关!
王泷正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关于《白夜追凶》的更多精彩内容
你喜欢这部剧吗?为什么?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本周热门文章Top3
作为食品行业从业者,我不会吃这些东西
总是忍不住看手机,怎么静下心来做事?
这24个有用的习惯,是认真生活的开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xs/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