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读书活动
蓟州项目读书心得展示(下)
读书心得
《边城》读书心得
孙靓瑶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以20年代湘西边境上的小山城茶峒及其附近的乡村为背景,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掌手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一度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故事,一个湘西女孩与两兄弟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直到了解作者、读完全文之后才明白,爱情故事只是一个依托,作者想要表达的却不仅仅如此。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沈从文在《边城》的题记中这样写道。他以其多产的创作和对人性倔强的固守,创造了中国文坛一个“乡下人”神话。《边城》正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不仅仅养育了沈从文,养育了淳朴真挚的湘西人,更加鲜活了沈从文笔下的一个个生命。《边城》中一个个质朴的人儿便是其最好的证明。
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一个与世无争的边城小镇茶峒,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还有很多人家的吊脚楼,穿城而过的河街,无不深深地吸引我。人们与世无争、安分守己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但又是那么的有原则、行事仗义、没有纷争、没有流言斐短、没有俗世的名利纷扰,人们的心就像是白塔下的溪水澄澈明净。那样一种恬静的单一,人与人皆坦诚相对,人们并不富裕但是却生活快乐。主人公翠翠是美的精灵,亦是纯净质朴的人性美的化身,“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含蓄的爱情便是其最好的诠释。不仅仅是翠翠,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亦是这样的淳朴真挚。忠厚老实、重义轻利的老船夫仗义疏财、正直和平的船总顺顺;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弟弟的爱情的大老;宁愿放弃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就在知晓大哥为了成全自己而出走遇难时,也因重情而选择出走的二老……湘西水乡最淳朴的人民,那里纯朴的民风是我们这个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所没有的,而我们也难以看到如此淳朴的真情了……
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边城》是一部风俗文化小说,是沈从文浓郁的怀乡情结的艺术结晶。小说的前三章便集中笔力描绘湘西的风物景观和风俗习惯,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河里上下行的船只,河边的吊脚楼,原始古朴的碾场等等湘西特有的山水风物,以及端午赛龙舟,捉鸭子比赛和男女对歌定情等风俗,都展现了湘西人民质朴的生活。
《边城》具有丰富的思想意蕴。它讴歌了人性美与人情美,以及优美、自然、健康的人生形式。在小说中人性美和人情美是作者描绘的重点,在传神的风景画和风俗画的描绘中得到全力以赴的表现;小说人物性格单纯,主要人物翠翠的纯真专一、天保傩送的热情正直,老船工的慈爱善良,船总顺顺的宽厚大度等等,都只是作为一种美好道德品性的象征;作家孜孜以求的,是画出一幅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图画。它还凸显了理想的人生形式与无力抗拒唯利唯实的人生形式的鲜明对比,以及命运中诸多偶然和误会的冲击,同时也渗透着人们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忧伤。
遍读全文,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湘西乡土味、乡土情,透析着醇厚的乡土风。他们身上渗着自然的气息,在茶峒这一小城里,人们过着,乐着,从不为世事而揪心,不为名利而争斗。他们远离喧嚣,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如老船家在拒绝过渡人的钱时理直气壮地说:“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边城》也同样是一部浪漫的抒情写意小说,展示了沈从文特色的抒情写意风格。作者以人性为视角,描绘了一个爱与美的理性世界、理想化世界,描写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边城》虽为悲剧题材,但无意开掘想象情节和塑造悲剧性格。《边城》又仿佛可以写成优美的牧歌和忧郁的田园诗,在所创造的“边城”世界里,寄托着作者个人美好的社会理想。
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在那样纷乱纠结的年代,有一方水土,明净澄澈,养育了一方纯美至善的人民。沈从文的《边城》让这片纯朴山水,这些淳朴的边城人民在现代文坛中熠熠生辉。
读书心得
《白夜行》读书心得
张旭东
雪穗的确人如其名,她像雪一样美丽,却见不得阳光和热度。她又不似雪那般纯洁,她的精神或许随着她的肉体在小时候就已经扭曲,或者她本身就是扭曲的,只是一只披着美丽皮毛的狼。整部小说一层层为大家抽丝剥茧,吊足观众胃口的同时不忘了放出一些线索,读完的一刹那,仿佛在钝刀起舞,既不能痛快去死,也不能舒适安稳。每个人对雪穗都有不同,有些人,觉得她是恶魔,有人觉得她是天使,有人认为她和亮司的爱情感动,但我读雪穗的故事却不禁脊背发凉。很多时候,人们就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同一成一样,即便知道了她的本性不善,还是会不自觉的被她的妖媚吸引。看过《白夜行》之后,再看人们对亮司和雪穗的态度我不禁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两人非常同情,而在我看来,这两人的本性无疑是卑劣的。如老警官总是提到的那个比喻一样:枪虾和虾虎鱼,自然界中很自然的共生关系,反映到人身上却让我看到了卑劣的动物性,为了利己之事不惜伤害她人。我心中的雪穗是邪恶的,母亲死亡,她功不可没,或许从很多年前她就不停的在策划,不然她不会提前找好下家,等着收养她的下家,等到时机成熟,再安排司亮目睹他父亲的苟且,恐怕在这之前,雪穗已经开始勾引司亮;面对母亲,或许也是她日日诱导,在某天诱骗母亲喝下能使人安眠的药物,后又特意延迟回家的时间,拿走母亲的一百万,自导自演出一出好戏;其实这两件事,只是她的反抗而已,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可原谅。
原著故事的叙述中,雪穗与亮司基本没有什么接触,别说只字片语,就连面对面的对视都没有。在目睹亮司的死之后,雪穗的冰冷更让我厌恶。我很难想象在作者文字没有覆盖的这一部分,雪穗没有真正的爱情,如同她利用过的所有人一样,亮司或者所有人对于她的爱慕只不过是个工具。真正的厌恶是因为自己曾经受过的性侵犯,雪穗认识到这对于女人是抽魂摄魄的痛苦。于是她不止一次的让挡在她面前的人尝尝这种滋味。在中学里和自己不对盘的同学,她安排的一出好戏,在事后对她假装关爱有加,使她归顺;高中时入舞蹈社,看到自己的跟班因为光芒耀过自己,并且拥有她的目标人物成一的爱,使得她又恶毒,不仅安排人上演裸身的戏码,又趁机复制银行卡,偷取社团的财务嫁祸给成一的前女友,她的目的,不就是看上了成一是名门望族,家族显赫,有钱有权有品位,才一次次对他身边的人下手,幸好成一不是肤浅的人,提早嗅到危险的气味,她的计策,一次次都是围绕成一进行;后来嫁给成一的好友高宫,恐怕心里是不平衡的吧,假装怀孕让善良的高宫提前娶了她,明明是她眼巴巴想嫁入豪门,却还装作高冷的名门闺秀的样子,在婚后,又一次次以堕胎为借口,对高宫冷淡,同时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人厌恶,明明是她忍不住想出轨,想离开,却还导演了丈夫的重逢,在所有人面前装出苦大仇深的模样,踩贱所有人来维护自己的形象,这种女人有多恶毒;养育自己十几年的养母,给了她良好的教育和高档的环境,只因为她开店在即,没有时间照顾养母,便又一次对养母下毒手,雪穗是一匹养不熟的狼,不管别人如何对她,一旦有何妨碍,她一定会反咬一口;勾引成一的兄长,我想也是因为想要接近成一吧,在养母尸骨未寒的头七,设计与成一独处,身着华美的丧服,借机勾引,因为成一不上当,最后又嫁给他的哥哥;在婚后因为继女对自己颇有微词,又让人强奸了她,故技重施使得继女对自己归顺;在继女的卧室,雪穗的做法更让我厌恶了。
身边人所有的不幸都是雪穗一手造成,这种恶毒隐藏在这美女的双眸背后,更是让人无法相信或者说不想相信,更显示出她的心理扭曲。身为小学生犯下罪恶,利用了人们的盲点,这是他们第一次利用外表掩盖内心。有一株芽当时就应该摘掉,因为没有摘掉,芽一天天成长茁壮,长大了还开了花,恶之花。亮司最后自杀身亡,这也弥补不了任何一点他所犯下的罪过。而小说最后没有说明雪穗的下场,可以预知的是她将继续她畸形的人生。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如同白色的幽灵。她一次头也没有回。她本可以不再行走在白夜,可她不肯放过所有人。
读书心得
《解忧杂货铺》读书心得
董昊
喜欢上东野圭吾是源自于他写的一本本经典的悬疑小说,然而《解忧杂货店》却称不上是一本悬疑小说,更贴切的说是一本哲学感悟的心灵碰撞之书。这是一部"非东野圭吾式"的作品,没有罪案,没有侦探,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羁绊,是一部充满温情的作品。
其实人的快乐是一样的,烦恼却各有各的不同。如果事先预知了未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该如何抉择才更有意义?女运动员是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陪伴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男友身上,还是争分夺秒训练击剑争取参加奥运会?辍学的男大学生是该坚持遥不可及的音乐梦想继续在东京漂泊等待机会,还是应该回老家接替父亲的小店安分过日子?
解忧杂货店中女运动员选择了追求梦想,那同时也是她男友的梦想,尽管那届奥运会因为俄罗斯入侵阿富汗造成日本抵制而没去成,但是努力了就无悔!那个纠结的徘徊在音乐与现实之间的大学生,最终坚持了音乐的追梦之旅,尽管到死也没成名,但是却启迪了一位下一代的音乐天才,这样的人生,何尝没有意义?
预知未来反而会导致我们左右徘徊,下不了决心去选择。其实不管如何去选择,坚持走到最后,都会有不一样别致的风景。
在项目部的这段时间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东野奎吾的《解忧杂货铺》,作者从几个小贼写起,串联起若干看似毫无交集的人生。即将参加奥运会的女孩为了给身患绝症的男友圆梦而备战奥运会,心里却种种不舍,在爱情和事业间徘徊;为了心中的音乐梦而退学的男孩,远离故乡,却在诺大的都市里举步维艰,而重病的父亲却在家族店铺倒闭的困境里义无反顾的支持他不要放弃;于优越环境里长大的.热爱披头士的男孩,遭遇家中变故,负债累累的父亲带着全家潜逃,而男孩却在半途中挣脱了亲情的羁绊,义无反顾的离开。还有为了解决养父母的经济危机而选择白天公司坐班,晚上陪酒为生当的署名“小狗”的女孩。
他们将烦恼投进牛奶箱,期冀着隔天杂货铺老爷爷的回答。而浪矢老爷爷说,当人们投下信件的时候,心中的地图虽是空白的,却未必没有答案,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想寻求支持,确认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隔着尘埃满满的光阴,小贼们收到了一封封来自于过去的信件,而他们笨拙写下的真诚回复穿过了时光的走廊,也在不知不觉的中改变了信箱那头的人生。
三个年轻人走进一家被遗弃的杂货店,发现这个夜晚的杂货店,时空与三十二年前的时空对接在一起。有人投来求助信,作为三十多年后的人,三人给出了他们切实有用的建议。而最后,他们也从给予别人的帮助中得到救赎。印象深刻的是晴美的例子。三人给她规划了大好人生,年前的日本出现难得的市场繁荣,利用房产买卖能赚到巨额的钱。晴美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从一个陪酒女,变成了一个身价上亿的女企业家。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过去或者未来的自己,会与他人的命运这般紧密相连,认真作答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在向自己发问。最后,当这个夜晚的光芒消失,人们将会迈出这个屋子,去书写虽然不一定美好,但却充满未知的人生。人们会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去完善自己的将来,去努力为了梦想而奋斗,去不留遗憾地活着。
"如果把来找我咨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可是换个角度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在最后的信中,浪矢雄治这样写道,这是解忧杂货店最后的回答,也是作者对于我们的回答。
如果真有这样的杂货店,我一定会写信,去咨询一些其实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只是需要一个人告诉我:"没错,就是这样。"来自未来、来自陌生人的回复,会让自己好像得到了千军万马,对未来更加自信和坚定。
读书心得
《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心得
付益芃
《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推理小说,也是“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说。该作讲述一个数学天才为了帮助一对母女隐藏杀害前夫的罪行,和警方展开了一连串的斗智,制造整个骗局。
没有永远侦破不了的案件,只有无法消弭的孤独,我只是利用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盲点。——石神
小说刚开始,石神的冷静是如此地绝对,对应着他天才的数学头脑,我们只看到一个思维缜密面无表情的石神,他的聪慧和冷静结合起来成为强大的完美注脚。
但直到小说结尾,作者点出石神与靖子母女认识的契机带出他曾经决定自杀的事实时,我们才知道发现其实石神一直在忍受,看上去已经习惯孤独的石神其实一直都如大多数人般在找寻自己的精神信仰,直到他遇见靖子母女。毫无疑问他爱着靖子,但这样的爱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孤独的石神的精神信仰和生存的动力。在这一点上有证明,石神说,只是远远看着靖子就已满足,不会有想要亲近的愿望。这样的想法已经和工藤对靖子的那种世俗的爱情有了很大出入。
找到信仰的人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管那样的信仰是什么,只要有可以让你付出全身心的事物存在,人就不会迷茫。若用爱情来解释石神信徒本质的伟大牺牲,这的确令包括靖子,草薙还有看着小说的我们常人觉得难以想象,读书笔记并为这种程度的爱情唏嘘不已。可是这不是爱情啊?不是的。这是一个人对于孤独的反抗。所有寻找并维护精神信仰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对孤独的反抗。
可是,石神的反抗还是失败了,他的计划如此无懈可击,在凭一己之力画了一个绕晕所有人(包括读者)的圆大功将成时,还是失败在了与原点重合的最后一步上。
如果真心感激石神的牺牲,靖子就应该回报,而回报的唯一的方式就是赋予石神的牺牲意义。就自首的行为,完全地,彻底地,将石神所做的一切都抹杀掉了。从这个角度说,靖子是自私(当然这里的自私也不带贬义)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考虑问题,觉得好友死得不值而将事实真相告诉靖子和草薙两个重要人物的汤川,也是自私的。正因为身边都是自私的人,石神的努力才最终完全附之东流。身边的人,所爱的人,所亲近的朋友,都抹杀掉了自己的生存意义。这才是石神最可悲的地方。也正是这样的结局,让我觉得这是一消极入骨的作品。
直到故事的最后,石神也依然是孤独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xs/1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