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羊和我说,橙子,写一篇推文吧,说说你和书的故事,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文字。或许和你的青春故事有一些相似,又或许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无论怎样,感谢阅读。
关于书的二三事2.0
作者:橙子
1读书给我的力量
依稀记得初中毕业前夕,学校里很风靡写同学录。字字句句,就像是为分离做最后的告别礼。印象最深便是同学录上会有一栏要填写最喜欢的书籍,每当看见,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写下《诡刺》。
这本书,陪我度过初三最艰难的日子,每每熬不住想要放弃时,脑海中就会浮现男主风影楼的影子。
“一头猫想要变成虎,它要走的路,会很漫长。可是一头已经被人养成猫的虎,想脱掉身上被人强加的柔弱,想要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它要走过的路,也许会更漫长,也会更困难。”
从一个普通人,蜕变成一名战士,风影楼的种种经历给了我精神上极大的鼓励,不管在现在看来,故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高,但那时,它就像一束光,照亮我的整个世界。矫情的讲,这本书,我是一边哭一边读完的,那些触动我的,震撼我的,化成现在伴着我前行的无限力量。
2
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高中时读文科,每天都有背不完的政史地。那时最喜欢的就是晚自习前在校园漫步,散散心,听听歌,舒缓紧张的情绪。和我同行的还有一个男生,每天会花式讲段子,倒也轻松愉快。
记得高三的一个下雪天,因为老师拖堂我下课时间比平时延后了一些,出门时他已经在校门口撑着伞等了好久,我急忙跑到他跟前,还没来得及解释,他就特委屈的说了句:
“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唰的一下,戳中我的少女心,一时间不知所措。愣了许久,不知如何面对他,仓促地找借口跑开了。
后来因为去了不同的地方读大学,渐渐淡了联系。但逢初雪时节,就会想起那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浪漫和温暖啊~便买了本《木心的诗》细细研读。
我一直觉得,写诗是一件很有风骨的事情。单单几个字,却承载了无数深情。也期待可以认识一位会写诗的男孩子,一起咬文嚼字,想来,也别有一番风情。
3
这次,不用追
刚来杭州上大学时,父母放心不下养了18年的闺女独自出远门,也跟着一起过来。一切办好后,又顺便在周围城市转悠了几天。
离别不会迟到,一晃眼我已身处火车站。强忍着眼泪把父母送过站,在他们转身离开的一瞬间泪水决堤,模糊中,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变小,小到似是芝麻豆子大,然后消失不见。才明白《目送》里龙应台的心情。
她写尽了的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在道再见的一瞬间感同身受。全明白了啊,不知该用忧伤还是无奈形容,那种悲戚的情感,吞噬着,绞痛着,翻滚着。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在离开家乡的日子里,体味到那种复杂的心情,深夜里听着情歌,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不用追,不用追,不用追。这一次,换我来看你们的背影,目送你们平安喜乐。
这就是我和书的一些故事,下面来看看留言区和后台回复的小伙伴的故事~
关于书的二三事:孙
初中的时候,我上午考试,哥哥下午考试,我下午读的撒哈拉的故事,哥哥上午读的撒哈拉的故事,我们一起把三毛的文字写进了作文里,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那是阳光特别好的一天,散发着木头味道的书架,但是我没有像哥哥一样一直读书,我想是时候做一些读书计划了。
关于书的二三事:柚柚子
好像我可以记起的和书的二三事,都和你有关。
在高中,早恋是被禁止的。
老师抓的紧,男女生的距离近一些就会被叫去谈话。
不满足走廊里和你的擦肩而过,
不满足操场上远远的观望着你,
不满足值日时对你的匆匆一瞥,
贪心的想要和你有更多的交集,希望你可以注意到我。
在那时,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去图书馆借你看过的书。
那种感觉,就像是属于我们俩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你是个理科生,却独爱文学书。
你读《木心的诗》,你说木心是有着童心的大情圣。
不经意间的情话,真诚又触动心灵。
我却因你而爱上读诗,会为一句“海上的早晨,好大好大的早晨”心动不已。
你读《月亮与六便士》,你说你要去远方追寻梦想。
“满地都是便士,他却只看到了月亮。”
可你知道吗?我在你的眼里看见了星辰。
因为你,而喜欢上了读书。
又因为喜欢读书,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关于书的二三事:Phoebe
同三毛粉,高三那年过生日,最好的两个朋友送我生日礼物,都送了《撒哈拉沙漠》......
关于书的二三事:Oliver
有一本书,这辈子都忘不掉吧。这本书叫《鬼谷子》。恰巧是去年初,在读罢《围城》之后,心有困惑,尚难解之,便上网去搜索各家之言,拾遗知味。这时候,在论坛上发现有一位仁兄,写到了这么个意思(大意):“方的遭遇反映了部分当时年轻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然而若是真的读了书了,即使学不到鬼谷子的纵横捭阖,也可学点老子的适度而为...”当时特别好奇,“纵横捭阖”是个什么说法,于是便去一探究竟,下载了电子书来读。这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整本文言文啃得很艰难。道理越来越深,心思越来越密,主意越来越大,境界越来越高,一介凡夫俗子着实难以理解。回去找以前的语文老师,他让我先别急着去理解,“生活的修炼会告诉你答案”...抽空整理生活留下的痕迹,再去看看鬼谷子留下的锦囊,一点点地,懂得了一些道理——终归是要做一个更好的人嘛!这可能将是一辈子的故事了。此外,向有志者推荐这本书!
关于书的二三事:richal
毕业后,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不能静静的读完一本书。刚好最近去了杭州,随身带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就不可自拔的爱上了杭州的一草一景,顺道拜访了几个不错的文艺书店,无比舒心,仿佛找回自我。一城,一书,一人,极好。
关于书的二三事:黑外套
大学最印象深刻的几次:思修课无聊带着这本书过去看,结果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在课堂上哭了起来,不知道有没有被旁边的人嫌弃。在最忙的时候,每天睡觉之前看几页,虽然没有一口气读完,但读书带来的放松在那段时间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安慰。余华的是大一第一次长途火车上看完的,旅途太漫长,一本书没够读,也没过瘾,又紧接着手机上看完了他的
关于书的二三事:殷若曦
和书的故事有很多,先说一个在高中的故事吧。高三的时候,自己因为喜欢的男生喜欢上了东野圭吾的小说,他借我看完了白夜行,时生。还有其他的如白鹿原,挪威的森林。后来知道我们分手之前,我一直想送他一本东野的书,书名我忘了。因书结缘的这份感情不在了,但是也因为这个人,让我认识了东野。再讲一个推送里提到的,围城我看了两遍,还画了人物关系图,觉得里面最好的一句就是形容分手之后的话:如大病一场那样难受。不是很喜欢方渐鸿这个人,觉得他为人不够坦率。梁文道我看过他的常识:很有见解,但不至于非常崇拜。(我会说我冲着文末福利来的嘛)
关于书的二三事:做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梦
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侦探小说。为了集齐全套的冒险小虎队,每次进书店都会买三四本正经书夹在中间。只有这样,爸妈才会付钱
关于书的二三事:阿芸
曾经只看课本的我,高中才开始迷小说,晚上卧被窝里熬夜看。记得前桌推荐给我一本书《燃烧的男孩》,那是我第一次正经捧起纸质书看,在校一周加周末两天看完,那时候看书不多,觉得结局触动人心。高三戒小说后,再没机会重新迷上看书,竟然有些后悔当初戒掉小说。
关于书的二三事:李根茂
年少轻狂岁月,相约书店二人。席地而读,不甚开心。读书,相伴。已十载,还一世。
关于书的二三事:靳悦悦
想说的书是村上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村上和东野是我喜欢的两个作者,但更偏向于东野。村上的文字太冗余,或许是翻译过来的缘故吧。但唯独“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这本书我看了三四遍却依旧心心念,书中主人公的伤痛仿佛映照着自己。一段不知具体原因的事件,让两三好友再无联系,至今已经四五年了,就好像多崎作那十六年的彷徨与迷惑,我想隐匿那段回忆,却在夜深人静时候想起。正如书中所说: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要成长,伤痛就得大一点,伤口就得深一点。
关于书的二三事:乐呵地
你的气质藏着你的读过的书。
关于书的二三事:吴婷儿
书看的不多但是书的片段看的真的挺多的手机不是白玩的微博票圈不是白刷的虽然我看书的主动性不是很强但是身边有很多大佬会随身带kindle或者读书笔记也有很多人愿意分享出来所以在一天天里我接触到的书越来越多感兴趣的保存下来然后写上计划开始打卡看书过程中会习惯性去抄写模仿比起电子书我更喜欢拿在手里的纸质书比起电脑上复制粘贴我更喜欢一笔一划记录这些美好看着一本本厚厚的写满字的本子成就感也很强的呢
关于书的二三事:FmiYxN
之前我超想看书,跟一个傻子借了kindle,然后我还他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的吗…
关于书的二三事:感觉睡过了一个世纪
今年已经大三了,第一次认真读书是在初二,因为他。因为他,我和我的“情敌”惺惺相惜,我们俩都爱他,爱到每晚哭着入睡。居然我们还成了好朋友,有人说情敌是做不了朋友的,可是我们是朋友,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他带给她、带给我的喜怒哀乐,我们是最懂对方的人,因为他,我走进她,我开始了解这个和我一样苦的女孩,我心疼她,实际上是心疼自己。她喜欢看书,喜欢写作,她第一次带我走进现代作品,她喜欢笛安,笛安的龙城三部曲也成了我打开书的世界的大门,那段时间,我看完了笛安所有的作品,我喜欢这个作者,我喜欢她笔下的世界。过了这么久我最爱的还是她。或许已经不是被她的文字折服,而是,我认识她时经历的他和他。
关于书的二三事:ReissWu
粉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z/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