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WORLDBOOKDAY世界读书日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3日为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世界版权日”,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疾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在获取知识如此便捷的今天
短视频吸引了视线
触手可及的网络充斥着生活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而在今天这个属于阅读的日子里
你读书了吗?
PART1你读书了吗?叮!你有一份00陆医大图书馆年度数据报告请注意查收——借阅类型榜?●○医学类借阅榜?●○1《医学遗传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体解剖彩色图谱》3《医学免疫学》4《病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从借阅种类榜单来看,医学类当之无愧成为榜首,文学类紧随其后,看来大家在钻研专业的同时也没有忘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类借阅榜?●○1《三体》《卡拉马佐夫兄弟》3《红楼梦》4《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5《白夜行》从古代经典《红楼梦》到现代科幻《三体》,从《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的诗词文化到《白夜行》的悬疑推理,古今中外,涉猎甚广。PART对话图书馆为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对读书有更深的了解,我们来到大学图书馆,与图书馆老师进行了对话——
Q1从00年图书馆书籍借阅数据来看,医疗卫生类的排名有绝对优势,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A这个数据表现其实是正常的,大学是医学类院校,教学体系围绕医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也自然围绕医学。但是同学们也不用担心“会不会只有医学类的书”,“图书馆在做好医学类馆藏建设的同时,也保障了人文社科艺术等其他类别的资源建设,我们有3.6万余册的医药卫生类纸本图书,还有.5万余册的文学、历史、经济、天文、农业等诸多其他纸本馆藏,纸本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总藏书量多达.7万册,能够充分满足读者对于各种类型图书的需求。”在同学们阅读、学习专业书籍的同时,我们也鼓励大家多看一看医学以外的世界,打开眼界,看得更远,才能走好脚下的路。Q学员们课程紧、任务重,阅读时间并不多,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让大家静心读书呢?A医学生专业课程繁重,我们理解大家课业压力大,课程安排紧,难免出现没有充足时间到图书馆读书的情况。所以我们推出了很多线上活动和电子阅读服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又能给大家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自由阅读平台。拿电子阅读来说,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源。大学为同学们购买了京东读书校园版的全库资源,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京东读书校园版”APP完成注册,即可在线访问全库电子图书,方便学员随时随地碎片化阅读。此外,学员们如果在馆内找不到自己想要读的书,可以通过大学图书馆首页“读者服务”中的“图书荐购”功能向图书馆推荐。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线上活动,比如1天打卡及党史知识挑战活动、英语口语大赛、朗读大赛,奖品非常丰厚,非常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进来。Q3读过的书大都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阅读?A一是气质。苏轼曾说:“唯有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要说读书没有用,你读过的书终究会化为你的气质和修养。多读书,才能让你的灵魂沉淀下来,才能让你的阅历丰富起来,才能让你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二是命运。前段时间一位中科院博士的论文致谢走红网络,“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不是说某一本书改变了你的命运,而是你所学的知识、你通过读书学习获得的资源,带给了你机遇。如果人生之路真的有捷径,读书可能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三是眼界。不管一个人有多厉害,哪怕是走遍了全球,他所能看到的世界还是有局限的。你的世界必须要进行无限的延伸,才能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而读书就是其中一种途径。读书,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Q4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书来阅读呢?A正如张爱玲所言“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开卷有益,不要拘泥于类型,只要是你所喜所爱都可以看。通俗小说可以,闲谈散文也可以,但是当你习惯于某一层次之后,同学们,要跳出舒适圈,试着读一读更深刻、更高层次的书。《龙族》看得爱不释手的时候,不妨看看《平凡的世界》,《哈利波特》固然精彩,是不是也应该试试《百年孤独》?PART3书中自有黄金屋杨绛先生曾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如果你还在迷茫、还在踌躇,那不妨试试这份书单吧!NO.1《大学的意义》(G40-09.)梅贻琦先生,清华校格的奠基人,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梅贻琦先生教育理念的起点主要来源于他对大学的看法,本书分为“大学与教育”“青年的使命”“校长的演讲”“清华之为清华”四章,分别介绍梅贻琦的教育理念和对大学的理解、对青年的希望、治校态度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清华的发展情况,由此对当今教育及青年学生的成长起到借鉴意义。NO.《牛虻》(I56.)19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被奥地利入侵,暗流涌动,不肯坐以待毙的新势力蓄势待发。身世飘零的大学生亚瑟博尔顿受教于蒙泰里尼神父,本欲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却偶然得知两人非比寻常的血缘关系,由此陷入爱与信仰难以抉择的困境,伪装自杀流落南美洲十三年。再归来时,他已经变成冷酷刚毅的革命党“牛虻”,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用热血谱写出一曲亲情、爱情、痛苦与希望的革命之歌。“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这句充满乐观主义的革命者宣言流传百年,激励着无数人为信仰奋斗,矢志不渝。NO.3《第三次浪潮》(G)一万年前,农业发明掀起第一次浪潮,工业革命带来惊天动地的第二次浪潮,而我们现在正亲历着如托夫勒所言的第三次浪潮社会,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大变革的强烈冲击让我们感到动荡和不安,而托夫勒的著作则给我们指引出了清晰的路向。NO.4《人间草木》(I)汪曾祺先生用看似平淡随意的笔触赋予再平常不过的一枝花,一株草,一果一蔬以生动的活力,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也能陪伴人生中的坎坷起伏。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人性的纯善和生活的美好,那如同水洗过一般清透的文字有洗涤世俗红尘的力量,让人拥抱生活,带给读者一碗汤面的温暖。NO.5《战争与和平》(I51.)《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读《战争与和平》,如同看一场大戏,托尔斯泰用犀利的画笔描绘出历史中个体最朴实的生活,反映人类最为真实的一面,从中你能够启迪思想,涤荡灵魂!NO.6《达洛维夫人》(I.)《达洛维夫人》只描写了一天发生的事情,但在这短暂而沉重的一天里达洛维和书中的其他人物却回顾了各自的人生,伍尔芙通过达洛维夫人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达洛维夫人在不断抗争与妥协中前行的人生。抗争是对现实的反抗,妥协是对生活无奈的选择。读者视角穿梭时间跨度,并穿插于主人公的思维与现实之间,通过对达洛维夫人一天中生活细节的描述,来塑造她一生的经历以及一战前后整个英国社会。NO.7《京华烟云》(I46.:1)上至高府豪门,下至市井百态,前追清末,后抵民国,人事横亘三代,时间历溯数十年。本书并不胜在人物或故事,而是凭整体博得读者青睐。它展示了当时动荡中国的世间万象,既没有落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窠臼中,也没有如当时盛行的“‘黑幕’小说”一般腌臜不堪,而是较客观地陈述了一个时代的幸福与不幸。“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因为这样的心境,我们才看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木兰,也能藉此在军校生活中不忘初心。NO.8《红岩》(I47.)“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红岩》这本小说,大家一定如雷贯耳,在那黎明前的黑暗时分,这一抹鲜红,正以鲜血的形式在黑暗的压制下奋起反击,而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便作为这鲜血的具象结晶在《红岩》之中。后来有一部电影改编自本书,名字便为《烈火中永生》,这难道不是具有伟大革命精神和坚定革命信仰的共产党人的最好地刻画吗?NO.9《青春之歌》(I47.)《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NO.10《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A.)年1月,毛泽东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重要著作。这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后撰写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文章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刻地了解中国革命的任务与性质,较为系统地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体会中国革命的伟大与辉煌,帮助建立我们对中国革命的认识。索书号tips——
索书号是图书馆藏排架用的编码,每一个索书号对应一种书,可以由此在图书馆中快速找到书籍的位置。如《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A.,“A”为分类号,代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为之后的细分,代表“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以此类推。如果书籍有多部,那么最后一位依次以1//3结尾。
为了方便同学们查阅,大学图书馆二、三楼阅览室纸本馆藏均已实现RFID定位,只需在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