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被黑暗袭击,从此不再示人以真面目;他曾在通风管里挣扎,从此一直徘徊在黑暗的通风管里。
从此,太阳不再在他们头顶出现,就算走在白天,亦如行走在黑夜。
……
在一栋废弃的大楼里,钻通风管玩耍的男孩发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尸体,案件的调查由此展开,但是嫌疑人相继死亡,案件无从侦破。
逝者已去,生者犹需生存,被害人的儿子桐原亮司和嫌疑人的女儿雪穗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许多诡异的事情开始出现,凡是雪穗身边的人都会遭遇某种不测,而雪穗却安然无恙。亮司身边的人一个个死亡,却总是找不到凶手。
表面上看,亮司与雪穗毫无交集,他们俩唯一一次共同出现的场合,是雪穗新店开张仪式,追查这个凶杀案19年的刑警也出现了,当亮司与刑警眼睛对视的一瞬,他翻身跳楼,同时把随身携带的剪刀扎向自己胸口——就像19年前,扎向自己父亲的胸口。
当我合上《白夜行》的瞬间,不禁感叹:与其说故事中的案件扑朔迷离吸引人,不如说东野圭吾写作技法高超,织就了一张迷人的叙事之网。
Part1明暗之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这篇小说出场人物有50多位,故事交错纵横,头绪万端,读来却让人感觉有条不紊,这得益于东野圭吾独特的处理线索的手法:明线平行发展,暗线穿插联络。
明线有三条:男主人公亮司、女主人公雪穗、刑警笹垣。这三个人物却并不是自始至终出现,几乎像平行线。有的章节只讲亮司的故事,有的只讲雪穗的故事,而两者似乎没有交集。刑警笹垣也只是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出现得比较多,很多章节没有提到他,只有极少的章节偶尔会提到他。
删除
《白夜行》剧照
这三条明线之外有许多的暗线串连,让读者在坠入五里云雾中时,恍惚间受到点拨,醍醐灌顶般明白了真相。
暗线之一:小杂物袋
雪穗读高中时,好朋友江利子到雪穗家玩,雪穗把自己做的手工拼布作品拿给江利子看,其中有个小杂物袋引起了江利子的注意,因为它的用色跟其他五彩缤纷的作品不同,它用的全是黑色、蓝色等冷色。看到袋子上绣着“RK”时,江利子很疑惑。
“可缩写是RK呢。”江利子看着绣在上面的字母,“唐泽雪穗(KarasawaYukiho)不应该是YK吗?”“对呀,不过,这是要送我妈妈的礼物,我妈妈叫礼子(Reiko)。”
这个小杂物袋雪穗送给了妈妈吗?小说没有交代,但读者在后面的一章中,看到了这句话。
他(亮司)的桌子上放了一个布制杂物袋,是以拼布做成的袋子,上面绣了缩写“RK”。
桐原亮司(KiriharaRyouji)的缩写就是“RK”。
作者并没有着重交代这个杂物袋的来龙去脉,只是在写雪穗与同学的交往、桐原与同学的交往中看似无意地提了一下。虽然整篇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正面提到雪穗与桐原的交集,但读者不难由这个杂物袋推想:亮司和雪穗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删除
《白夜行》剧照
若读者再细心一点,会发现雪穗与丈夫离婚后,开的精品店名称叫“R&Y”,这是不是Ryouji(桐原)和Yukiho(雪穗)的缩写呢?作者没说,但已经隐隐地透露出他们的关系了。
暗线之二:验孕器
桐原公司的员工友彦与弘惠谈恋爱,友彦曾让弘惠堕胎,他无比心疼,把弘惠确认怀孕时用的验孕器放在随身携带的钱包里,提醒自己不要再让弘惠受苦。这根小管子被桐原看到后,桐原借走了,友彦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不久,桐原归还验孕器。
桐原带着别有含意的冷笑,说:“男人真好应付,一听到怀孕,就举双手投降。”
友彦一直不知道他拿验孕器做什么,小说里也没有直接交代。但是读者会注意到另外一章的一个细节:当高宫诚与雪穗交往两年后还没有结婚的意思,雪穗有一天拿出了显示怀孕的验孕器,高宫诚即将成为父亲,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心里忐忑不安。雪穗却善解人意地安慰他,自己会独自去堕胎,让他不要担心。
因为这件事,诚开始认真考虑和她的婚事,他认为这是男人的责任。
这根验孕器真是雪穗的吗?从后来高宫诚和雪穗婚后一直未孕可看出来,雪穗不孕。那么这根显示怀孕的验孕器来自哪里呢?
删除
《白夜行》剧照
小说没有交代,但善于联想的读者不难把桐原借验孕器以及他的冷笑联系起来,一切就明白了。而验孕器也把看似平行的桐原和雪穗的人生链接了起来,让读者猜测到:他们俩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类似的暗线在小说中不胜枚举,明暗之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让人感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写作手法的高明之处在于:读者充分参与到故事的创作中来,通过零星的细节编出一个连贯的故事。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
系统1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看它所创造的情境是否聚有连贯性,而与故事所需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系统1指的是我们的直觉,直觉往往只需要一些零星的细节就可构建出连贯性的故事情节,东野圭吾深谙此理,在小说中安排了大量的细节作为暗线。他对明暗线索的纵横编织,使得整篇小说熠熠生辉。
Part2偏锋的魅力:侧面描写为主
一般而言,小说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会有许多的正面描写,如对人物的容貌、服饰、动作的正面描写,最能彰显人物形象的莫过于心理描写。但是《白夜行》剑走偏锋,东野圭吾对主要人物以侧面描写为主,几乎没有心理描写。
这些侧面描写都是旁观者的观察,如桐原的出场,就是通过刑警笹垣的眼睛观察:
“正当笹垣往前探看时,眼角扫到楼梯的门无声地开了,他往那边看去,心头一震……因为在眼神交会的一刹那,为男孩眼里蕴含的阴沉黑暗所冲击。”
笹垣作为警官,办案无数,见识过的阴险邪恶的犯人也无数,他身上自带警官的威严,可是他还是被亮司的阴沉黑暗所冲击,由此可见亮司身上的暴戾之气有多重。
删除
《白夜行》剧照
试想一下,如果东野圭吾通过其他人的眼来侧面描写亮司,可能达不到这种揭示亮司性格的效果,因为其他人不具备这种洞察能力。如此说来,东野圭吾并不是随便选一个人来观察主人公,他精心地挑选了旁观者。这一点在描写雪穗时表现得更明显。
一般人对雪穗的印象是举止高雅、美丽动人,举手投足尽显名门闺秀气质。但真正把她看透的是筱冢一成,因为他是真正的豪门公子,能识别真正的名门闺秀。
第一次见到雪穗时,筱冢一成感觉她的眼神里有一种微妙得难以言喻的刺,栖息着一种卑劣下流的光。
他认为真正的名门闺秀,眼神里不应栖息着那样的光。
由于雪穗是筱冢一成女朋友江利子的闺蜜,他后来与雪穗有了更多接触之后,他感觉她在优雅之外,偶尔露出来的表情和动作像是在随时戒备别人、严密防范周围的危险发生。
通过筱冢一成的眼来写雪穗,是最恰当不过的,因为一般男人都容易被雪穗美丽的外表迷惑,而作为豪门公子的筱冢一成什么也不缺,应有尽有,家庭环境让他养成了一种在金钱上大度潇洒的气质,一切都是现成的,连女朋友他都不需要去追,自动有漂亮女孩贴上来做他女朋友。
所以他对女人看得很透彻,一眼就可以看穿她们。在他看来,雪穗的优雅破绽百出。真是一物降一物,雪穗偏偏就爱上了筱冢一成。
删除
《白夜行》剧照
可以说,在东野圭吾的精心挑选下,旁观者的观察反映了主人公真实的心理和状况,不用正面去描写,用烘云托月似的手法,反而更能彰显出主人公的心理特征。
作者以侧面描写为主,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主人公与别人的对话来表明他们的内心,最经典的是雪穗说: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你明白吗?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亮司说: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走路。”
在小说中,雪穗和亮司的关系一直没有正面描写,也许这正契合了“白夜”这个象征,他们的关系无法在太阳下存在,永远只能在暗中,爱与痛,麻木或愤怒,都被夜掩盖,因此也遁迹于世人眼中。世人所见的桐原和雪穗,除了冷静,还是冷静。
Part3智力挑战:拼接故事情节
《白夜行》是一篇推理小说,免不了要考虑读者的参与度。如果太难,读者会失去兴趣;太简单,又会侮辱读者智商。所以这个度把握得怎样,就成为推理小说成败的关键。《白夜行》被东野迷们推为“无冕之王”,主要原因是这篇小说采取了拼图形式,完美地迎和了读者的智力游戏参与热情。
删除
《白夜行》剧照
小说的结构是一块块的拼图。
一般小说章节之间的过渡句在《白夜行》中是不存在的。每个章节独立存在,似乎与上一章节毫无关联。场景转换和人物转换没有传统小说的起承转合,显得很突兀,然而正是在这突兀当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慢慢凸显,许多谜团得以慢慢清晰。
与这种拼图式的结构相应的是,这篇小说里出现了众多的扁形人物,他们性格特征单一,容易识别,并没有伴随故事的整个情节。正是有了这些扁形人物的出现,才从各个侧面突出了男女主人公圆形人物的形象。
案件过程是一块块的拼图。
一个案件的描写没有完整的过程,而是跨章节间接叙述,这样一方面表现了主人公谋划的周密,旁人难以窥测;另一方面也是给人物蒙上面纱,让读者一步步自己去揭开人物真面目。
拼图1:谁指使袭击女孩?
雪穗母亲死后,她被一个家庭条件优渥的亲戚收养,得以上私立学校,彻底摆脱了以前清苦贫贱的生活。在同学看来,她气质优雅,容颜美丽,备受瞩目,而且性格温婉,善解人意。
有一天放学路上,她与好友江利子在平常不走的小路上,发现了一个女孩赤裸着上身被人捆绑,雪穗拉着江利子走上前一看,原来是同一届的同学藤都。她赶紧报警,还叮嘱好朋友替她保密。藤都本来对雪穗怀有敌意,见雪穗特意为她保密,放下敌意,与她关系亲密起来。
这似乎是作者随意荡开的一笔,读者并不以为意。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相似的事情:大学期间,雪穗的好友江利子突然有一天也被人绑在路边,赤裸着上身,还被拍了裸照,寄给了江利子男友。
这样一来,谁都无法把这两件事当成偶然。
但是,小说始终没有交代起因、经过和结果。只在多年之后,雪穗的一个中学同学聊天中偶然提到:当年有一个女孩放出了雪穗身世不清白的传闻,不久之后她被袭击。
雪穗的形象就在这零零碎碎的拼图中清晰了起来:原来,藤都说了她的坏话,雪穗就用一种极端手段毁了她的清白。可是,江利子并没有说她的坏话呀,雪穗为什么要对江利子那样呢?小说里也没有写,只在看似无关紧要的聊天中,让读者猜到江利子的男友筱冢一成是雪穗喜欢的人,雪穗出于嫉妒,毁了江利子的清白。
至此,雪穗卑劣的形象跃然纸上。
拼图2:谁取走了钱?
亮司自己研制空白银行卡,盗刷自动柜员机上的钱。为了防止监控拍到,他让盗刷人员戴上女人的假发、太阳镜和口罩,成功盗刷多个账户的钱。
奈美江是银行职员,也是亮司公司的会计。奈美江从银行私自打款满足男友金钱需要,为了防止曝光后自己走投无路,她办了五个假户头,盗取银行数千万元。东窗事发后,桐原帮助她逃跑,临走之时,他拿出一个口袋,里面是女用假发、太阳镜和口罩,并叮嘱她用假户头取钱时伪装一下,不要让摄像头拍到脸。奈美江感激不尽。
不久,新闻报道里说有一个潜逃的银行女职员在奈美江下榻的酒店被杀,假户头里的几千万元不翼而飞,银行监控里显示一个女人戴着太阳镜和口罩取走了钱,而这些假发、太阳镜和口罩在死者的行李箱里被发现。
删除
《白夜行》剧照
那么,钱是被谁取走了?只消把几个细节放在一起,就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了。而拼故事是人的直觉,不费力,且有成就感,这也许就是《白夜行》成为畅销书的重要原因。
我花费了很多心思创作《白夜行》,这部作品无法轻易概括。我只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主人公的内心就交给读者自由想象。登场人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唯有读者清楚真相。——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的这段自白充分表明他在创作时,有意引入读者参与。读者一旦进入故事,便无法释怀,可以叹惋,可以悲凉,可以谴责,至此,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白夜行》。
我是紫桐读书,喜欢的话,点“再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