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结局 >> 正文 >> 正文

新刊推介大鸨来了,在草原,在田野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20/10/4
陕西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160210/4769981.html

年第4期大鸨专辑

大鸨专辑开印

封面用了大鸨在草原那张图

而这一期的主题

“大鸨回家”

重点却在大鸨东部种群越冬的田野

只是因为冬天

调查员很难在越冬地

拍到经得起放大的片子

绿绿的麦田和大鸨

我们记在心里就好

故事嘛

越冬地、繁殖地,都有

东部种群是重点

新疆那个种群也没落下

大鸨的舞蹈一定要看

大鸨的危机也一定要说

繁殖期的大鸨雄性-龙殿友摄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越冬地的大鸨雌性或亚成鸟-杜靖华摄于陕西渭河

编者絮语

一期专辑60页,就为了一种鸟,大鸨担得起这个分量。

作为观鸟爱好者,我们这份刊物的读者,没人不被大鸨所吸引。编辑这一期文章时,很开心地看到有作者把参加大鸨调查比喻为“瞌睡遇到枕头”。而专业的鸟类学者和自然保护工作者,同样孜孜以求在野外遇到大鸨,欣赏大鸨的求偶舞蹈,期望大鸨出现在自己的保护区。很简单的道理,一个生物物种,经过数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演化,存活于这个地球上,以体重最大仍能长距离飞翔迁徙而著称,却又是离我们很近,依赖我们的农田越冬的大鸟,保护它们继续与我们为伴,合乎天理也符合我们的心理。

这一期专辑获得阿拉善SEE河南项目中心支持,“大鸨回家”,是这家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机构的目标,也是观鸟者、学者、保护区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希望这期专辑能助力这件大好事,成全大鸨安然回家,岁岁年年。

(版面截图)

年2月22日-3月3日,阿拉善SEE河南项目中心“-大鸨东部种群越冬同步调查项目”第一次同步调查开始。在朱雀会和河南野鸟会的统筹下,同步调查得到了河南观鸟会、西安野鸟会、天津观鸟会、青岛观鸟会、沧州师范学院、东营观鸟协会、秦皇岛市观(爱)鸟协会、曲阜师范大学观鸟协会、西柏坡观鸟会、盘锦市观鸟协会、中国观鸟会(原北京观鸟会)、韩城市爱鸟协会、山西蒹葭自然观察联盟、宁夏观鸟协会等观鸟组织及机构的积极参与。前后10天,志愿者出动了近人次,调查样线共36条,总行程余公里。

第一次同步调查记录总数最终达到只。记录到大鸨数量最多的省份是陕西,只;山西第二,只;河北、河南并列第三,各只。这4个省的数量占到了此次调查总数的95.3%。

第一次调查因为已经临近春耕,多地调查组反映大鸨越冬地开始有人为干扰,大鸨栖息已经不够稳定,例如河南长垣的一群只就不知去向。这个时间段的调查,一方面增加了难度,也影响了数据收集。但是这次调查数据却有很重要意义。因为当下一个冬季来到,大鸨再次光临时,还有不同时段的调查安排,可以做非常好的数据对比,使整个冬天的大鸨动向都进入基本掌控中。随着大鸨东部种群的数量、生境、受协因子等数据逐步收集完成,在对相关的数据做出专业的对比分析后,大鸨东部种群越冬地分布状况将逐渐清晰,大鸨种群数量能够得到最接近真实的答案,保护大鸨的行动也可据此展开。

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第二次大鸨调查开始,所有调查样线基于第一次调查样线,第一次调查的观鸟组织仍然参与,又新增了雄安新区、南阳丹江口水库等调查点,增加了白洋淀的民间护鸟组织参与。第二次调查前后10天,志愿者出动了近人次,调查样线共41条,总行程余公里。

第二次同步调查记录总数最终只,相比第一次减少了只,可能与一些大鸨还未到越冬地有关。记录到大鸨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山西,只;河南第二,只;陕西第三,只。这3个省的数量占到了此次调查总数的84%。

年1月3日至12日,第三次大鸨调查开始,调查样线基于第二次调查样线,前两次调查的观鸟组织仍然参与。前后10天,志愿者出动了近人次,调查样线共40条,总行程余公里。

第三次同步调查最终总数只,比第一次调查结果略多。记录到大鸨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山西,只;陕西第二,只;河南第三,只。这3个省的数量占到了此次调查总数的77%。

相比于湿地水鸟调查,看似轻松的大鸨调查其实一点也不容易。茫茫黄河滩,远看一马平川,实则有许多低洼地在其中,而大鸨很多时候就喜欢在低洼地休息,有一定距离就难以观察到。而且滩地面积巨大,田间机耕路变化多,难行车,对车辆的要求很高。尤其是雨雪之后,很多队伍都经历了救援拖车。冬季调查时间短,调查队伍基本都是中午在滩地吃干粮。冬季受天气影响也比较大,有时候大雾下雪影响调查等。

另一个挑战是,沿黄的大鸨经常在河两岸栖息,为了调查准确性,需要河两岸开展同步调查,就是同一时间在两岸不同区域分头调查,甚至齐头并进,以减少鸟类因为飞来飞去造成的调查遗漏或重复计数。这给组织者的协调调度增加了工作量。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对大鸨栖息有威胁的因素:最大的威胁就是种植结构的改变,大鸨喜欢大片的麦田、夏天种植一季冬天荒掉的农田、油菜地等,我们在山西第一次调查发现几十只大鸨的地方,第二年再去发现麦田变成了种山药和中药,一只大鸨也没见。其次烧荒、放羊、灌溉、打药等人们生产生活对大鸨栖息也有影响,最后毒鸟、打鸟、猎狗捕鸟事情仍偶有发生。

(节选自《大鸨东部种群越冬同步调查项目总结》,阅读全文请等待专辑出刊)(版面截图。题图摄影-龙殿友)

大鸨东部亚种是典型的依赖农田越冬的鸟类。农田中散落的农作物种子及昆虫是大鸨的越冬口粮。鸨类已经演化了70万年,在农耕时代之前,鸨类在哪里越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与农田无关。实际上,大鸨依赖农田并不是太久远的事儿,种群历史动态模拟分析显示,大鸨种群在历史上相当繁盛,甚至在年前种群还处于增长态势。然而,随着人类农耕的兴起,大鸨种群持续处于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湿地及湿地周边较为开阔的荒地被大量开发,剩下的开阔景观除了水面就是农田了。大鸨别无选择,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满足温饱再说。

另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鸨越冬地向北退缩。20多年前,鄱阳湖甚至草海都有大鸨越冬的记录,如今黄河中下游沿岸是大鸨越冬的最南端,大鸨的优质越冬地减少了57%。越冬过度依赖农田,潜藏着一系列风险,包括农作物种植不确定性、农药残留、越冬地隐蔽性差、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营养应激,以及越冬地附近毫无规律的人为干扰(人、车、狗)。更有甚者,由于繁殖地分布着大量的农田,一些大鸨在越冬期居留于繁殖地,然而风雪交加的寒冬可能摧毁这些居留个体。这些因素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交互作用,威胁大鸨安全越冬,加剧大鸨种群的衰落。

种种证据显示,大鸨东部种群下降的趋势,可谓是鸨类保护面临的紧急情况之一。大鸨的保护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它的生存和繁衍,取决于大鸨对威胁因素的适应以及人类的保护管理。大鸨是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并且于年被提升为迁徙物种公约附录I物种,表明国际社会对大鸨的保护格外重视。在繁殖期、迁徙期以及越冬期,制约种群发展的威胁因子各有不同,厘清各个时期大鸨的受胁因素,并对它们进行排序,从而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解除致濒因子,实现大鸨种群的复壮,一直以来是大鸨保护生物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已经从大鸨的栖息地、行为、生理、遗传等层面开展了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NGO在大鸨的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阿拉善SEE河南项目中心与朱雀会组织的大鸨越冬种群同步调查,为了解大鸨空间分布和威胁因素奠定了基础。总之,涉及大鸨的各国政府以及致力于鸨类保护的科研院所、NGO和公众,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以扭转大鸨种群下降的颓势。(节选自《大鸨种群现状及保护》,阅读全文请等专辑出刊)

以下是更多版面截图:

(版面截图)

最后来看一篇调查组的小文章吧:

劝牛劝羊劝狗——为了大鸨在大荔姚东武文/图

经过一个冬季的观察,在大荔湿地越冬的大鸨分大约2-3个群。个头比较大有胡须的雄鸟总数不超过只。整个冬天发现比较特殊的是,有一只白色变异的大鸨。同时观察到4只受伤跛脚的,分别是在左右脚不同部位受伤,跛脚的程度也不同。受伤的大鸨比较不受种群其他个体的欢迎,老是在边缘活动觅食,不时还有被欺凌现象。

今年情况可能比较特殊,2月中旬麦田开始浇地施肥后,大鸨开始到收过玉米的撂荒地里和刚发芽的苜蓿地里觅食,一直待到4月初才走。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录视频、拍照片和记笔记。

这个冬天观察到在大荔黄河湿地越冬的鸟类还有:天鹅多只,灰鹤-只,黑鹳74只,另外还有灰雁、赤麻鸭、白鹭、苍鹭,各种鸭子数以万计,以及少量的红隼、白尾鹞等猛禽。

整个冬季起早贪黑,风餐露宿,风雨无阻,几乎每天都去观察保护大鸨。劝说两个牛群头,两个羊群多只,不要进入麦田,给大鸨留出一块约亩麦田越冬栖息;还劝离影响大鸨觅食的狗撵兔3次。

经过仔细观察大鸨在几块地里所排的粪便,发现它们能吃到的食物很有限,对谷物的消化能力也很弱,观察到排出的水稻粒基本未被消化,夹杂着土和整颗的水稻粒,而且不成形,不同于吃麦苗拉出来的条状。

今年在大荔县黄河湿地越冬期间,影响大鸨栖息的威胁因素主要有:1.大量种植果树和部队农场的休耕,导致麦田急剧减少;2.整个冬天果农一直在劳作,人为干扰很大;3.在麦田里放牛和放羊对大鸨有影响;4.狗撵兔;5.盗猎;6.开荒河滩地挖藕池种植莲藕,面积较大,挤压了野生鸟类栖息地。

大鸨生存的河滩地禁止私自无序开发迫在眉睫。现在基本上是有多少滩地开发多少,鸟类的自然原始栖息地越来越少,其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大荔县约有70万亩黄河湿地,但给鸟儿留出的自然湿地只有几千亩,鸟类在湿地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如果再这样下去,大鸨很可能会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消失。

编后:这篇稿子的标题是编辑加上的。作者劝阻的是牧羊、放牛和带狗的人,却在文中写“劝说两个牛群头,两个羊群多只”,“还劝离影响大鸨觅食的狗撵兔3次”。一种幽默和暗讽——牛羊尚能听劝,人更应懂得事理。“劝牛劝羊劝狗”,非上标题不可!

再来两张大鸨图:

大鸨为早成鸟,出壳后1天就能跟着妈妈走动。——MimiKessler摄影刘刚翻译就在城市附近的大鸨越冬群。范宇光摄影我们一起期待这期《大鸨专辑》面世吧!这期专辑里面还藏了好东西——“鸟类分类动态欲知详情,请等待出刊!

《大鸨专辑》即将付印,如果您需要修改地址,请在公号下方留言或联系编辑部人员。

          

赞助阅读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6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