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多年前读过了原著小说,看过了年的日版电影,手法、真相、情感,早就了然于胸,对于中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最大的疑惑就是如何去呈现这个故事。当汤川学、石神、花冈婧子这些在推理圈中响当当的名字,变成了唐川、石泓、陈婧,要如何还原当初那份熟悉的触动,又如何带来新的符合中国生活文化语境的表述。
这是一部让人的观影预期很矛盾的电影,鉴于国产电影这些年IP改编作的质量普遍低下,导演苏有朋上一部作品《左耳》也让人扶额,改编这样一部囊获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的推理小说,实在让人不敢乐观。而作为被苏有朋承包了童年大半电视剧(同时包含了一部分林心如)的观众,又被东野圭吾这本巅峰之作震撼过的读者,又十分期待这样的组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相比于日版,中版还是有一处优势,即影片的独立闭合性。由于衔接讲述汤川学破案的系列日剧《神探伽利略》,日版的电影加入了剧集中的女主角,柴崎幸扮演的警察内海,和书中的草雉共同分担寻求汤川帮助的调查戏份,通过女性思维,启发理性思维的汤川发觉石神的情感动机,稍显冗余。片头汤川的电磁炮实验,也是与案件毫无联系的炫技,单纯是为延续剧集中的酷。中版的查案警官只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助手小弟,人物关系恢复了原作的精简。唐川的出场,也被改为分析物理学博士的声波杀人案,所使用的设备也在后续的剧情中再利用,没有出现闲笔。
《嫌疑人X的献身》作为探案故事的一个新鲜之处,就是在一开始就抛出了凶手,案件的悬念成为了凶手如何没了嫌疑,并且更让位于人物情感的剖析,亦如东野圭吾自己所说,写的是爱情故事。
日版电影基本遵照了此结构,中版最大的改动,就是将案件发生的时间线移至影片中段,并加入了死者的两名债主同时作为嫌疑人,随着陈婧自己的回忆,才揭开凶案真相,锁定真凶。在石泓的献身行动中,亦加入了假意谋害陈婧女儿与唐川的疑阵,警方飞车阻止的场面。
或许是为了照顾本土观众的注意力,而加入更多的动作,强化悬疑情节剧观感的电影化改编,但在人物关系的构建挖掘,也更多停留吃原著老本的层面。
究竟爱一个人,可以到什么程度?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与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这是《嫌疑人X的献身》小说的卷首语,这个故事最幽深的魅力漩涡,正是由这种沉重诡异的情感,冷酷恶寒的逻辑,彼此扭曲而成。当初阅读小说,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石神在一步步完成献祭之后,却面对婧子的自首而崩溃,全书在一句“他仿佛呕出灵魂”中戛然而止,留下无尽复杂的悲伤与扭曲的恶寒。日影中堤真一的惊天一嚎,影帝级的表演,基本还原了这个经典场景的冲击力。中版如何表现这一场“呕魂戏”,自然也就是观影的重点期待之处。
最终的结果,稍稍有些遗憾。林心如此次扮演的凶手陈婧,口音与神态动作都无出戏,唯独到了最后一跪的哭诉,瞬间还是有些陆茹萍附体。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张鲁一扮演的石泓本已在酝酿崩溃的情绪,按理说这是一个应该完全交给演员的镜头,但竟然移开,只留下背景中的干嚎声,令人颇有不解。中版电影的刻画到底还是差了一些火候,没能将这个故事的情感冲击力最大化。苏有朋用了心,只可惜还没有呕出灵魂。
但是影片有一处改编挺受用。原著与日影中,婧子对石神只是单纯的友邻,对他的帮助十分疑惑,对假意的威胁只是恐惧。一方面这是强调石神献身的纯粹性,所谓的我爱你与你无关,但同时,这也让读者观众感到无边的辛酸。中版则加入了些许温情好感,关心起石泓的生活起居,还为他买了衣服,收到威胁信,恐惧之外更有一种愤怒的失望。
那一件终究没能送出的衣服,是一个很好的象征道具,第一次因为有唐川在场为避嫌没敢送,第二次收到威胁信愤而丢弃,可惜的是,也就此没了下文。参照日影的结局,镜头给到了从河中捞起的砸过富坚的破碎水晶球,中版在真相大白之后,大可落笔于某个垃圾场中,那件曾经寄寓关怀又被丢弃的衣服,亦如这场无果的感情。
另外令人叹息的是,《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个案件,也算是女儿不堪母亲被侮辱愤而伤人,母亲不堪女儿受辱愤而的杀人。当年看书的时候当初觉得石神的献身还有点勉强,或许能算个正当防卫得到轻判呢,但是放在现在,这种守护的必要性似乎完全成立了…
不过死者叫了富坚这个魔性的名字,从原著到日版到中版,却是一直没过时的看一次笑一次。看着他被勒死总有一种老贼你也有今天的的喜感,仿佛可以听见蹬脚踢翻一桌麻将的声音……
极致的情感献祭是《嫌疑人X的献身》的主题,但揭开这一局迷宫的叙事重点与故事主体,是唐川与石泓却的天才重逢,物理与数学的思维暗战。日影中福山雅治的汤川与堤真一的石神,也很好地还原了两者的形象与气场。重逢那场戏,颓丧落寞与意气风发强烈对比的两人对视,汤川一脸惊喜的打招呼,石神慢半拍的回应。那种天才惜天才,又际遇不同的唏嘘感,传达得非常好。
中版这种双雄表现稍有不足,直至影片最后,都能没比较强烈地展现出那种惺惺相惜的互动与交锋。而且说实话,被苏有朋拍得有些GAY里GAY气的,言辞暧昧,闪烁不清。闪回两人的少年戏,则可以算是败笔,不知道是不是苏有朋受早期出演琼瑶剧的影响,和上次导演《左耳》的后遗症,两人天才的少年相会,照旧拍出一片狗血青春的氛围,眉来眼去的哲学凝视不忍直视。明明是新人演,还是给我一种这个段落就是为了让TF-boys出镜而强行加进来的感觉。
王凯和张鲁一,之前只是有所耳闻,谈不上先前印象。就影片的私人感觉,唐川更多像在担任解说的角色,很难看到唐川看到对是否揭穿真相的挣扎,对石泓的头脑用作犯罪的痛惜。
张鲁一的石泓,到底还是太文秀了点。原作中石神基本属于土和丑的范畴,是柔道与登山的练习者,身体强壮所以能轻松犯案。中版出于本土化,改成了羽毛球,保留了登山。电影有些过于在意表现石泓的颓废,形象上身体瘦弱,面容枯槁。然而到了犯案时,为了加强情节的动态,又让他的行动特工化,又是雇凶打人,又是只身潜入实验室盗取声波发生器。
大体上,还是演的痕迹明显了一些,而且比较出戏的一点,是两位理科天才有时说的一些话,都太文学了。电影中在学术方面道具场景的考究,都可圈可点,态度可嘉,但在人物的学术造诣与精神上却无着墨。
日影中石神在黑板上板书时,眼神透出的凶狠仿佛要吃掉算式,一扫平日的消沉。汤川拿来反证黎曼问题的题目,石神当即解题,一直到卷笔机削铅笔在半夜格外响亮的声音,才把他惊醒,发现被忘在一边的汤川都睡着了。中版都有出现同样的场景,但是很快就切了,没有去展开那种自顾自沉浸在数学世界的疯狂,这是让我感到很奇怪的地方。敢情国产的电影还是不太擅于表现天才型和工匠式的人物。
总的来说,稍逊于日版,强于韩版,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故事片,的确是认真做了本土化改编创作。尽管我很想说希望苏有朋和国产推理电影都再接再厉,但只恐怕不敢乐观。如果这一部《嫌疑人X的献身》中国版的票房收成不错,那么很可能会引发一波东野圭吾和其他日本推理名篇的IP改编热潮。而根据国产影视这些年来的操行,这种潮流下,基本都是开了头的那部片子即是巅峰,后面的片子疯狂跟风,粗制滥造,圈一波票房就走。几年之后,一地鸡毛,什么类型片的经验积累都没留下。
就拿此次发行中版《嫌疑人X的献身》的光线影业之前的片子来说,年无心插柳的《泰囧》爆了13亿,影视圈就开始死艹各种跟“囧”字沾亲带故的烂喜剧,没有一个真的去学习《泰囧》对西方喜剧类型剧作的成功化用。年《致青春》拿了7个亿,又引起各路鬼怪疯狂榨取青春题材,捞得金山银山。小燕子的烂片,搁在一堆后来的垃圾里已经是电影素质最高,五阿哥的《左耳》没堕胎只出车祸,都能拿出来吹。
所以觉得这次改编不符合心中期待的书迷和影迷,先别急着骂,指不定以后会不会有什么白瞎的《白夜行》,堕胎的《放学后》,东野先生有的是被糟蹋的时候。苏有朋这次拿到了这口矿的一血,也许若干年后,这部《嫌疑人X的献身》就会是国产推理电影唯一的良心巅峰之作。
当然,我当然希望被打脸啦。另外就目前的环境风气,相当一段时间之内,我是真的不想再听到林夕量产填词的主题曲了。一部中年人的悬疑探案片,片尾一听到了套路的曲风和歌词,霎时又浮起国产青春的馊味。如果说好歌是耳朵会怀孕,那有些就是听了就想流产,听多了会习惯性流产……
至于很多人关心想象的中国版《白夜行》,其实我觉得《烈日灼心》是有一点点像的,曹保平的专业水准无疑是比那些半吊子导演要靠谱太多,但他过于追求戏剧夸张效果,而缺乏社会生活根基的问题也是够呛,二十年的草灰蛇线只怕搂不住。所以我的想法还是,不要拍啊………
《烈日灼心》.三个男人的白夜行,中国犯罪电影的尺度探底
刚刚过去的三月,做了一个金刚狼时代的《X战警》电影专题,加上随后的《金刚》系列,总共写了14部跟有关的电影,写完《嫌疑人X的献身》,等于又写了10部名字跟[X]有关的片子。只感觉自己X了金刚……
金刚列传:
《金刚:骷髅岛》.越南猴子手撸美帝铁鹰,中国广告强插日本文化
《金刚》与.美女与野兽的食物链简史,经济危机下的电影情书
金刚狼与X战警全解:
狼叔三部曲:金刚狼》1-2.战争与浪人、《金刚狼3》.再见阿狼》
正传三部曲:X战警、X战警2、X战警3
前传三部曲:第一课、未来昔日(上)、(下)、《天启》
时间线:《X战警》电影宇宙时间线,有关狼叔的日子
点击片名,回顾往期文章:
奥斯卡、爱乐之城、爆裂鼓手、欢乐好声音
西游降魔篇、伏妖篇、后会无期、仙剑奇侠传
伤城、降临太空旅客侠盗一号新希望
罗曼蒂克消亡史血战钢锯岭萨利机长
你的名字神奇动物我不是潘金莲半场无战事
想让文章给更多的朋友看到,欢迎分享。想看我的更多文章,欢迎怎样能治好白癜风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