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起源于一起谋杀案,DNA分析无法找到此人,凶手不停的作案,逍遥法外。当又一起凶杀案发生,男主检测现场发现的凶手DNA,却发现合成图像就是自己!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的逃亡和查证。
以上是个引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这本书。
相比前面几本东野的作品,白金数据给我的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没有强烈的震撼,没有心灵的冲击,没有对故事人物感同身受的情感纠结,也没有感到那种温暖或是悲怆的心情。只是抬起头,望着午后静静的窗外,感叹:不管是哪个时代,不管是哪个国家领域,阶级特权始终是存在的,白金数据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而我们的愤懑渺小得不如空气里的尘埃,甚至引发打喷嚏都不能。
虽然故事的脑洞很大,但也许未来技术真的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DNA可以详细刻画一个人的各种特征,包括合成他的照片。这在侦查案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一旦作案,只要留下一根头发,一丝唾液,或者一点皮屑,那么他就无路可逃了。所以打着全社会治安的名号,他们强制推行了这样的法案,人们无条件将自己的DNA提交到库里。只是,在这样看似正义的系统里,却提供给上层阶级无法想象的特权,他们的数据永远不会被检索到,称为白金数据。原因很简单:“如果缺乏可以保护政治人物和高官的系统,法案就无法通过。”
整个故事没有特别复杂,写作手法也没有之前华丽,相较于解忧杂货铺、白夜行等,故事线路没有那么折叠立体。很多的线索在很早就让读者看到。比如神乐的分裂人格,在故事没开始多久就透露给读者。比如铃兰这个人物,从出现在神乐面前开始,就很容易推断出她是一个虚拟出来的幻想。只是最终水上医生是最后的大boss,我还是没有想到。但是回想起来,这也是很常见的悬疑小说手法:一个以正面形象贯穿于故事始终,没有过多正面描写的人物,最后大反转为故事的反派。而为何会引发这个故事,水上医生为什么会作案杀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所谓白金数据,是给上层阶级所准备的特权数据。作者也许是想质问这个社会:阶级特权何时才能够消除?人权何时才能够真正平等?
那么,你的数据,会是隐藏在无边黑暗中的白金数据吗?如果是,你是庆幸还是悲哀?如果不是,你会屈服吗?
故事最触动我的,是蓼科早树这个姑娘。她单纯善良,数学奇才,脸上有大大的胎记让她自卑不已。有一个描写:她收到一个巧克力,喜欢极了那个袋子,是一个蓝色的条文图案,上面系了一个小蝴蝶结。
“他哥哥说,妹妹很喜欢这种可爱的东西,但是如果穿在身上,或是使用那么可爱的东西,会被人嘲笑,所以从来没有自己买过。”
“为什么会被人嘲笑?”
“因为,因为她很在意脸上的胎记啊,她好像认为,像自己这样的人喜欢可爱的东西,别人会觉得很滑稽。”
记得一个同学说过这么一句话:蝴蝶结的发箍,是只有温柔的人才可以戴的。那是一个古怪的宅男,以前看这句话觉得他幼稚偏执。那天看到这里,突然有一种感慨:世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如果自己都觉得不配拥有,是何等的凄凉和悲伤。
还好,作为我们家最好最乖的宝宝,α君从未觉得有什么是自己不配拥有的。如果有,也肯定是那个东西不够好,配不上本宝宝。
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姑娘,都是值得拥有世上最美好东西的小仙女。
往期回顾:
冗长黑夜里唯一的光——读白夜行
愿我们一直被爱守护——史上最完整解忧人物关系图
送你一颗星星——关于三体的故事
————————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