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可以加 编者按
看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有人爱看武侠,有人爱看言情,每个人的读书口味都不可能一样,所以阅读推荐这种东西只能起一个参考,主要还看个人喜好。如果你非要一个爱看金庸、古龙小说的人去看张爱玲、琼瑶的书,估计对方心里都有扎个小人怼死你的心,这大过年的。不过,读者阅读需求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重要的不是书单,而是能促进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可以给我们的读者们提前拜年了!
生活——不止是一个吃货
“不怕吃货满天下,就怕吃货有文化,对于一个真正的吃货来说,生活再难不过是一道菜。
”过年的你,吃多了大鱼大肉,也看腻了流行小说,又看不进去严肃文学,没关系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吃这一方面。下面就推荐一本文学性与趣味性兼备的名家吃货笔记。
梁实秋
︽雅舍谈吃︾
“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全书分为三辑: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吃东道西。光是看目录就足够让人垂涎欲滴的了,烤羊肉、烧鸭、酱菜、水晶虾饼、汤包、核桃酪、铁锅蛋、酸梅汤与糖葫芦、锅烧鸡、煎馄饨、核桃腰、豆汁儿、芙蓉鸡片、乌鱼钱、炸丸子、栗子、满汉细点、茄子、白肉、爆双脆、饺子、烧羊肉……
拿现在的话来说,梁实秋先生就是一大吃货,光是读着他的文字就齿颊生香,最关键的是,在梁老的笔下,吃也成了件顶风雅的事。
“
书摘
“馋字去掉食旁,本意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
“真正的馋人,为了吃,绝不懒。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
“人之犯馋,实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吐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
“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等羊角,撒上一些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但是,老实讲,滋味虽好,总不及在痴想时所想的香。”
“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梁先生晚年在“雅舍谈吃”后,不知道有多少谈吃的书籍开始模仿他写作的风格和逻辑,可画皮难画骨,鲜有超越者。而最难超越的,便是文中的“豁达洒脱,中西逢源,旁征博引,和真正的闲情逸致”。
诗——读点古韵
“已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
︽迦陵说词讲稿︾
“
叶嘉莹教授出生于年,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自年开始,叶嘉莹教授先后曾被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密西根、明尼苏达各大学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年开始,叶嘉莹教授每年回大陆讲学。
关于中国古典词,结合了西方文论解读中国古典词,毋容置疑,此书读完会使一般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很多。
“
书摘
词,本来是配合乐曲来歌唱的歌辞,它从隋唐时期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歌辞有两类:一类是在市井里巷之间流行的曲子,这类俚俗的歌辞当时没有人整理,没有人印刷,直到晚清时人们才在敦煌石窟里发现了唐人手抄的曲子词,因此它们对后世影响并不大。另一类是诗人们所写的歌辞,如自居易的《忆江南》等。这一类小词写得很典雅,和一般写景抒情的诗非常相似,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对后世也没有很大的影响。而最早把一些诗人的这类作品集起来,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就是《花间集》,所以民国初年赵尊岳先生写《词籍提要》时,就提到《花间集》。他说研究词学者一定得溯源到唐五代,而唐五代正式编写的词集,在知识分子、文士间流行、诵读的就是五代十国时后蜀赵崇祚所编写的《花间集》。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的总集。这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北宋年间长调流行以前,而且,即使在长调流行之后,词人们不写小令则已,只要写小令,仍然要受《花间集》风格的影响。《花间集》对后代词人的巨大影响,与词学在发展中的困惑、矛盾和争议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所有这些困惑、矛盾和争议完全是由《花间集》内容的性质而引起的。
那么,《花间集》的内容到底是怎样一种性质呢?其实,我们只要看一看书的名字就可以会意。西方把这部书的名字译为SongsAmongtheFlowers——在花丛里唱的歌。多么美丽,多么浪漫!欧阳炯为这部集子写了一篇序言,序言中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他说,在歌酒的筵席上,少年的才子们为美貌的歌女写出一篇篇美丽的歌辞,当女孩子们用纤纤玉指打着檀香木的拍板当筵歌唱时,那些美丽香艳的歌辞就增添了歌者娇娆的姿态。
附带说一句,有趣的是:黄庭坚和晏几道为小词所作的辩解,无形之中向我们透露了词学之中的某些信息。黄庭坚说小词都是“空中语耳”,所写的都不是作者本人的真感受、真性情。那么这小词还有没有一个“真”字?文学作品不都是以真诚为美的吗?韦庄《思帝乡》说“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可是韦庄本人并不是一个女子,并不可以嫁人的呀!在《花间集》中,有不少这种假借女子口吻,摹仿女子情感的作品,它们都是“空中语耳”,同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身世、经历似乎毫无关系,这些词算不算好词?如果说它们不是好词的话,为什么其中有的对读者有很强的感发力量?
远方——我想穿越一下
“穿越类小说中,较多是写清朝、明朝,写唐朝的比较少,写的好的又少之又少,其实,唐朝人的生活特别丰富多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历史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如果我们穿越到唐朝,哪些事是必须做和可以做的呢?
”森林鹿
︽穿越唐朝指南︾
“
最近心血来潮,突然想了解唐人的生活,所以特意查看了一些资料。可能对于唐朝的历史大多数人都能如数家珍,就算没读过相关书籍,从电视剧中也能接触到很多,但是对于唐人的日常生活有所了解的人应该不多,毕竟电视剧为了符合大众口味或者其他原因对这方面没有在意。
看了些资料,我发现其实唐人的生活其实特别丰富多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历史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当然这里要排除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的晚唐。
而在穿越类小说中,较多是写清穿,明穿,写唐穿的少,写的好的是少之又少。于是我想如果我穿越到唐朝去生活几年,哪些事必须去做呢?
基于爱美女、爱美食、爱读书的三大兴趣,我总结出了作为唐穿要做的三件事。
一、平康坊里寻美女
长安城有横竖三十八条主街将城郭分成一百多个坊(居住区)。隋唐时期是有宵禁的,所以晚上是不能在大街上乱跑的,而长安的两个商务区东市、西市日落前七刻就得关门。但是我不用担心在唐朝没有夜生活,因为坊门一关,坊内饮宴作乐,莺歌燕舞也没人管。这种坊外维余月茫茫,坊内却通宵达旦的夜生活还挺刺激的。
平康坊位于东区第三街第五坊,东邻东市,东市是商务中心;北邻崇仁坊,崇仁坊是长安的酒店集中地;西面是皇城,众多政府机构所在地,而尚书省位于皇城东,故而附近诸坊便成为举子、外省驻京官吏和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
介绍了这么多,该说说如何去寻美女了。唐朝不扫黄,官员尚可嫖妓,至于来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去平康坊探访红颜知己几乎可以算的上官方的活动了。平康坊的姑娘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歌舞,诗词,乐器的训练,她们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也比较高,有颜值,有身材(虽然唐以肥为美,但只是丰腴,并不是胖子),还有才华。
寻美女做什么呢,千万别想歪。真的只是去找红颜知己的,也就看看美女,听听曲,看看跳舞,喝喝酒,借酒找灵感吟诗作赋,再谈人生哲学。
二、尝几道绿色有机美食
对于唐朝的食物,大多数我是吃不惯的,当时烹饪技术跟不上现在,各种调料也不全,连西红柿,青椒,洋葱都是后世才传入中土的。虽然大多是吃不惯,但也有几种必须一尝的美食,下面我就介绍几道唐朝著名的美食。
1、牛头褒
唐朝是不许杀牛杀马的。所以这道菜在南方就行,天高皇帝远嘛。制作如下:取皮光肉嫩个的小牛头,先火烧去毛,再用开水烫洗,锅里下酒、豆豉、葱、姜,把牛头煮熟,剥下肉切成手掌般大的肉块,跟酥油、花椒、酸橘等一起调好味,塞进瓶瓮里,用泥封住瓮口。最后把肉瓮埋进火塘,用微弱的火力慢慢加热烘出风味来。
2、浑羊殁忽
这道菜,也得在有钱人家的大宴会上才能见得到。几个仆人共扛一张大木盘上厅,盘子里放着的是一头完整的冒着热气和焦香的烤全羊……厨子拿出刀来,把被缝合起来的羊肚子剖开,原来里面藏着一只烧鹅呢!
这鹅肚子里还有东西哦,是用调味品拌匀的肉和糯米饭。把收拾干净塞填饱满的整鹅塞进羊肚子,一起在火上炙熟以后,我们只把烧鹅取出来,切开一一分着吃,烤羊作为容器就赏给仆人带回去吃。
3、野外烤全羊
春天里阳光明媚,春风送暖,我约上几个朋友带上几个平康坊里的红颜知己,去城里最大的野生自然公园曲江池,甚至出长安城到郊外的渭水之滨、终南山脚去野外烧烤也是蛮惬意的。羊肉在唐朝可是相当于今天的猪肉一样,是主荤。几个人围着边吃肉饮酒,边看花树流水,别有一番趣味。
三、与太白不醉不归
同样是好酒之人,同样是豪放洒脱之人,同样是有才华之人(当然我的才华不及太白之万一,但也还是有一点的),如若让我遇到太白,那绝对是"千杯难逢知己,只恨晚来当初",一定得喝个痛快。
说起酒。唐朝民间一般都和白酒,白酒分浊酒和清酒,浊酒是一种类似于现在的醪糟、低酒精度的便宜货。至于清酒,是把“浊酒”过滤以后又经加工的粮食酒,酒精度稍高一点儿,价钱也稍贵。
当然,请酒仙喝酒,必须来点高档点的,那就来"十扎"剑南烧春吧。唐朝人比较喜欢“烧酒”,是用微火慢烧,把生酒加热到六七十摄氏度就可以了,既能杀菌,也不至于沸腾变味。用这种方法最终做成的酒叫“烧春”,唐朝的四川一带出产的最有名的酒叫“剑南烧春”。
当时的酒最高度数也不会超过20度,所以十扎考验的根本不是肝功能,而是胃容量。
读一本小说
“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东野圭吾
︽嫌疑人X的献身︾
“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年生于大阪。年,以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放学后》出道,开始扬名立万。20年作品逾60部,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大奖,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入围第届直木奖;年,《白夜行》入围第届直木奖;年,《暗恋》入围第届直木奖;年,《信》入围第届直木奖。年,《嫌疑人X的献身》终于捧得日本文学最高荣誉直木奖。
这本《嫌疑人X的献身》是我见过的难得把推理和情感结合如此好看的小说,当真不负东野圭吾巅峰之作的水准。
用一个特殊的手法来写一个精妙绝伦的故事“案件刚发生,读者就知道犯人是谁。”,但是我还是忍不住随着石神的心思,随着故事的发展读入了迷。
这本书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项直木奖,评语是“他将骗局写到了极致。”,东野圭吾自《白夜行》之后,笔锋日渐老辣,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我能想到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
“
书摘
“究竟爱一个人,可以到什么程度? 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 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有些真相注定是要小心翼翼深埋心底的,因为答案揭晓的那一刻,也是灰飞烟灭的开始。”
“让别人知道谁是第一个爬上山顶的人固然重要,但只要当事人自己明白其中的真味也就足够了”
“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也只有齿轮本身能决定自己的用途。”
“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个人。”
东野圭吾先生的《白夜行》、《解忧杂货铺》(不是推理,而是一本温情的奇幻小说,看完让人思索很多)、《恶意》等等也都非常棒,非常值得一读。
内容来源:图书馆
图文整理:洪斌 李素卿
责编:王亚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dy/1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