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评人熟悉的人应该知道赛人,也应该知道他出书了,作为曾经短暂地在一家杂志共事过的前同事,我自然举双手双脚地欢迎,怎奈,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写些什么,感觉写什么都有吹捧的嫌疑,虽然本就是真心实意。
于是看到了这篇写《唐人街》的文章,当时电影上映的时候没看到赛人的打分,现在再看,倒是与我之前转的那篇文章观点类似,颇为惊讶……好吧,其实我去年喜欢的那些片大多是被他“唾弃”的。
于是立刻决定转之,顺道给那本《与光同尘》做个吆喝。
作为中国电影的掩卷之作《唐人街探案》,曾以黑马之势狂卷八亿多票房。而之后,这部电影并没有止步于此。今年,除了九月初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展映,眼下,它又来到了东京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本格推理大神的聚集地,倒是和这部电影的风格十分契合。但略显遗憾的是,这部片子在国内业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仍认为其商业噱头过足过满,牟利的企图太过彰显,而谋心的可能近乎无存。只有个别影迷窥见其浓烈的迷影情怀,他们从这部风格杂揉、形态奔放的影片里看到了导演陈思诚对过往观影经验的怀缅。如对成龙的动作喜剧的致敬、又或者是对杜琪峰、朴赞郁等长镜头的戏仿,包括张子枫片尾时诡异的笑,也让他们联想到著名惊悚片《孤儿院》中类似的画面。但更多的指向是对日本本格派推理的骄子东野圭吾的颠峰之作《白夜行》的借用。但这些仿佛只是迷影之间的互洽或互慰,尚不能上升到电影本体的自主和延伸。若对《唐人街探案》作仔细且耐心的考量,它在读解层面应不止步于理顺叙事脉络上的前因后果,虽然更广泛的受众对谁是谁非所抱热忱最为炽烈。但这个讲述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的冒险之旅,远比《泰囧》等系列,更显人在囧途之时的艰难和莫测。而非异境拍摄以便规避电检制度的无奈之举,而渗透出“环球同此凉热,他乡皆为故乡”的失落感。虽然片中主演王宝强在所引发的宝马(马蓉)事件,因影片情境与现实中人的无缝对接,让各方看客有了剔牙买单后的另一份谈资。
但真让《唐人街探案》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可归于威尼斯电影节上,它成为在特别展映单元亮相的华语影片,外媒称之为围绕“生活在别处”而展开的奇异之作。紧接着,《唐人街探案》又入围第53届金马奖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等五尊奖项。假如说倚重人文精神的威尼斯是对《唐人街探案》在全球化议题上的首肯,那么金马奖在技术奖项对其的垂青,则表明其视听系统上已成为近几年华语电影上的翘楚。不难看出,陈思诚的第二部作品,已在形式与内容上打通了任督二脉,若能肆意前行,这位演而优则导的年轻电影人将能饱览无限风光。
墙内开花墙外香,对于《唐人街探案》而言,应不算太迟的评估。它所折射出的一个信息。就像我们当年对尽皆过火、尽皆颠狂的港片所抱持的态度一样。以为那样的娱乐至死,是对人生本真态度的过度消费。殊不知,就是在那样“去到尽”的叙事态度里,裹藏着港人即时行乐之时的紧张感和时限迫近的惶惶然。
而在《唐人街探案》里集结着笨贼、蠢警、傻探的人物群像之间,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在情节逆转之时,让我们拨云见雾般认识到他们性格深层不易流露的一面。纯洁的变得腹黑、贪婪的有着疏阔,浑不吝的有过往的心酸。每一次的峰回路转都粉碎着我们的感知,又不急于重建我们的慨叹。你以为它是兵贼互指的警匪片,它却成为一起扑朔迷离的案中案。也就是基于这一点,它被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岛田庄司誉为“将新本格的感受性灵活运用的佳作”。
但这全是冰川一角,应该说《唐人街探案》在它假痴不颠,眼看就要荒腔走板的叙事节奏里,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正襟危坐起来。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在这样一部急需本来面目,却不完全提供真相的影片里,让我们深昧人性黑暗之余,又对观者永难魇足的人生机遇作出了近乎哲理式的肢解。片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刘昊然与张子枫对话时的那张纸。如何让一张纸立起来,刘昊然是将纸进行了对折。你可以将此理解为人的善恶之并存,又或者是从一个二维向三维作出极为轻巧的过渡。更重要的信息,是我们对人对事不可作简单机械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一张纸,一部电影也是如此。
《唐人街探案》就是在这种忽冷忽热的格调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向人生的真相靠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人街探案》是不可归类的,就像片中所有那些被命运所操纵的各色人等,他们的归途将逐步丧失掉猜谜的快乐,而沦入到更浩淼的劫数中去。就当下华语电影而言,《唐人街探案》是个丝毫不摆架子的孤品,也就是说,它还不够亲切。它的优势和短板大概都在于此。
至于刘昊然此前是否实施过完美犯罪、小小年纪的张子枫真的就是幕后真凶吗?与她要好的中学同学是失踪还是陨命。这些线索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在《唐人街探案2》里,我们也许会找到答案,也许不会。还是那句话,故事的谜好猜,人生的谜难解。它将在华人移民文化的缩影里,继续着他乡是否月明的冒险之旅。本文来自“编剧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