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也看到很多关于汤兰兰的新闻,有许多媒体都在发声寻找“汤兰兰”。
可是,这个消息传得越是沸沸扬扬,大熊就越寒心。
真心希望汤兰兰永远不要被找到,那个受尽欺凌的“她”能彻底在世人眼里“死去”。
我们能做的,就是拉起保护她的围墙,替这个世界还给她一份善意和温柔。
文
莉莉雅
来源丨她刊(iiiher)
I
这两天大家几乎都快被“寻找汤兰兰”的新闻刷屏了吧。
汤兰兰是谁?为什么这么多媒体开始寻找她?这恐怕就要从10年前说起了。
10年,汤兰兰(化名)只有14岁,在你我都可能还在向父母撒娇、为学业烦恼的年纪里,她写了一封信。
信里举报了很多个亲人,她说,自己从6岁起就开始被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村主任、乡邻等多人强奸、轮奸,一直被虐待了7年。
这桩案子曾轰动一时,公检法经历了4年。甚至过了二审,最终在完整的证据链条下,维持了原判,包括汤兰兰的父母在内的11人获刑。
为了保护汤兰兰,政府给了她一个新的身份,她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然而没想到,10年过后,她的新身份,又被曝光了。
II
前天,一条名为《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的新闻,刷到了很多人的眼前。
“14岁”、“性侵”、“送全家进监狱”、“失踪”,每一个词都是那么的扎眼。
这篇由澎湃新闻发出的内容,原文很长,但整篇行文归纳下来,你可以发现,无论是遣词造句,都意味深长地暗指着一个“暗黑萝莉”毁灭全村的玄幻故事,甚至在文末,曝光了汤兰兰最新的户籍信息。
作为多年来饱受盛赞的严肃媒体,为何在没有任何可以质疑司法结论的证据下,话里话外暗指案件有隐情?
即使对案件存疑,为何不对公检法系统地提出申诉和疑问?为何要剑指最无力的受害者?
即使当年为冤假错案,而如今曝光汤兰兰的最新户籍,又意欲为何?
III
汤兰兰的母亲想要翻案,所以借助媒体进行炒作,想要逼出那个好不容易逃出深渊的姑娘,再次经历审判,再次向世人去证明,她是真的被强奸了。
如果她无法承受这样的耻辱,更改口供,那么,她们或许就可以向国家索要巨额的赔偿了。
可难道,一个被全家人严重性侵的女孩,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想要跟过去再也无瓜葛,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打开当年的卷宗,而这些看似毫无情绪的文字却让人感到脊背发凉。
这些伤害过她的人的名字
写了整整半页
证据部分的说明
她才6岁,报案的时候不过14岁。
这本来是一个女孩最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日子,而她的生活里却经历着这一辈子都再也无法愈合的伤痛。
父母和亲人本来应该是最值得信赖的仰仗,而她的童年里,她得到了什么?
IV
《白夜行》里也有同样的故事。
可是在小说里,那个受尽伤害的女主角雪穗,还有痴情的亮司用尽生命的守护。然而尽管如此,她的内心里还是有着不可愈合的仇恨。
而在长达7年的虐待之中,汤兰兰几乎是孤立无援的,在那样的环境里,普通女孩的宿命似乎是注定了,要么死,要么妥协。
她有多强大,才敢用尽力气爬出了泥潭走向光明?
又有多强大,才没有被过去所拖累,永远活在仇恨之中?
然而,尽管如此,这些坏人们仍然不放过她,一步步谋划着将她重新拽回深渊。
好在,她的身边还有着那么多帮助她的人,让我们不至于这毫无底线的故事里对世界感到绝望。
比如,在她被曝光的户籍资料里,显示着“大学本科”。
即使遭遇了这么多的不幸,她还没有放弃,她在尽力地不被过去压垮,她还在好好生活。
谢谢你,没有放弃。
比如,公职人员们都很尽职尽责,守卫着底线和良心。
从当初坚决地处理,调查整个案情,制裁了村里那么多户人家,再到后来为她谋取新的身份,寻找新的生活。
谢谢你们。
那张判决书上指定的监护人是市妇联办主任和市妇联权益部部长……
这么些年,她们一定花了不少的心思和精力来培养她吧。
谢谢你们。
最让人欣慰的是,在汤兰兰的母亲去查女孩的户籍的时候(户籍信息被记者曝光到了网上),她才发现,当年的那个警察留了一手,地址留的是派出所的位置,所以根本找不到女孩。
黑暗里的点点星光
所以,我们也该如此吧:
拉起保护她的围墙,让她成为人群里最普通也是最平安的姑娘。
在漫天“寻找汤兰兰”的通稿下,不如告诉所有人:
别找了,那个受尽欺凌的“汤兰兰”已经死了。
希望她能感受到,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善良的人。
希望她能在温暖的家里,平安幸福地度过余生。
推荐文章阅读??:
不主动的女生最好撩。
男生喜欢你时的七个小动作。
“谈恋爱要给对方5次出轨机会”
作者:莉莉雅,来自她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她姐万一挑一,不做作,不矫情,三观正,每晚都有我的文字陪着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