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离不开故事,因为人类拥有远超经验之外的想象力和远超现实之外的好奇心,需要比现实与真实更加多彩的叙述载体来满足精神需求。
我们爱听的故事,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被反复改编重复出现的经典故事,我们称其为套路,不厌其烦乐在其中;一类是闻所未闻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是将未知世界引入已知世界的窗户,满足我们天生的好奇心。
神话小说属于第二类,它是连接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桥梁。当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我们的祖先用神话故事的方式来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应付新鲜、陌生事物带来的巨大恐惧或惊奇喜悦,于是便有了神仙、妖怪,天庭、地府的传说流传至今。
《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这是古代神话小说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也是当下影视市场最大的IP,被反复改编不断出现在电视荧幕和视频网站。
之所以热度经久不衰,是因为作品在塑造角色形象时,像孙悟空、猪八戒、姜子牙、哪吒、聂小倩等,用神人同体同性的方式,拉近人与神、妖间的距离,来彰显人性的价值,表现人性的复杂状态。因此我们看到的神仙妖怪除了在法术上高于人类外,妖有人心,神行人事,与凡人一样皆有七情六欲。
经典反复重播且被不断改编的现实,也折射了当下文学、影视市场的一个尴尬处境:市场大量需求该类题材的作品,但该类题材优秀作品极度稀缺。也难怪前段时间陈凯歌改编自日本漫画的新电影《妖猫传》被某影评人痛批“脸都不要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搞影视的人却趋之若鹜去邻国日本买IP,除了AV,其他基本都被买回来了。
也不能怪大家都喜欢日本的漫画与小说。相比中国大多数网络小说,日本文学作品在洞悉人性、表现社会问题的深度上明显高出一截。比方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的同名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去年在中国收获4亿票房,电影版权价格不到百万。小说除了精彩的推理,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度的刻画与思考:男主人公出于爱的动机救人,救人的方式却是杀了一个无辜的人,并在真相被拆穿后顶替献身,女主人公却主动自首,二人双双入狱。主人公行了恶事,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他的出发点却是世间最美好的爱情,这样让人纠结的设计,法律与情感的碰撞,更能直指人心。
文学、影视作品如何表现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纠结?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碰撞,在善与恶、美与丑、公与私、情与欲、灵与肉等对立元素的角力拉拽中表现出来;二是选择,尤其是事关生死的情势下,人的本能选择与道德、法律约束间的冲突与相互妥协。
这么多年,我看过的能做到以上两点的网络神话小说,仅有一部!
白姬绾的《缥缈》系列,是以《山海经》为蓝本创造的奇幻小说,网上被称为唯美版《聊斋》,豆瓣评分8.6,与《苗疆蛊事》《宜昌鬼事》一起并称为天涯三大奇书。
小说写的是珍奇陆离的鬼怪故事,讲的却是人心和欲望。百鬼夜行的鬼魅盛唐,有一处贩卖奇珍异宝和七情六欲的缥缈阁。有缘人可以从这里满足自己的欲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因”,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为“果”。
聪慧狡黠的女掌柜白姬前世是龙王,因杀戮被佛祖惩罚不得再入海,除非收集到足以填满海的“因果”,这是缥缈阁存在的缘起。内心纯净无染的元曜是个憨厚书生,因不小心打碎了缥缈阁的一件宝物被迫卖身于此,成了一名小伙计。加上侍主忠诚待人刻薄的猫妖离奴、呆萌可爱的狐妖胡十三,以及缥缈阁的“VIP客户”韦彦,这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人物。小说整体构架以单元故事的模式铺开,讲述一个个或温馨或悲情的故事,表现人神鬼妖的悲欢离合。
《蛇佛寺》的单元故事中,赤髯客是个嫉恶如仇的侠客,他痛恨一切邪恶,他的大环刀斩杀无数恶人,他的人生信条是:不忠不义者、不仁不孝者、作奸犯科者、贪赃枉法者、妖邪害人者,杀!他本意匡正扶恶,不想自己因杀戮成了最大的“恶”,被官府追捕逃亡。他来到缥缈阁,想得到能除尽天下恶的力量。
白姬给了他一件叫“蛇佛”的宝物。不久之后,长安屡发命案,死者多为贪官污吏及罪恶滔天的权势人物,行凶者据称是一个长着双蛇头的怪物。武则天下令严查悬案,安抚民心,蛇佛寺单元的故事由此展开。除了鲜明的人物,引人的情节之外,对于“侠义”精神的思考更让人印象深刻。白姬说:“侠义就像阳光,十分光明,让人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转念又道:“可是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光明与黑暗本是一体。”
辩证的思维让故事更加迷人。《缥缈》系列一共6卷,每卷有6-7个这样的故事组成,比如写“贪婪”的《聚宝盆》、写“鬼胎”的《鬼孩儿》、写“善恶”的《人皮伞》、写“守信”的《断指戒》、写“美丑”的《半面妆》等,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奇拔跌宕的情节,强画面感的文字让人深陷其中,不忍释手。
志怪妖魅是故事的皮囊,满足读者对新奇事物的好奇,真正打动人的,是每个故事都表现了人心和人性的不同侧面,如善良、痴情、牺牲、索取、欲望、贪婪等等,让读者体会到让人更强大、比鬼更恐怖的,其实都是“人心”。而佛教里的“因果”思想让小说更有内涵与哲学深度。
读完心里有些惆怅与惋惜,如果陈凯歌导演拍《妖猫传》之前看过《缥缈》,还用得着改编日本漫画来表现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精髓?
史诗级的格局与体量完整再现了盛世大唐的雍容华美,精巧铺陈的故事情节勾勒出长安街头的市井繁华,对人心细致入微的洞悉刻画铺洒了嬉笑怒骂的人间真情。真心希望,像《缥缈》这样的小说,能够多来几部。
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1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