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演员 >> 正文 >> 正文

你愿意走进剧场做一次真正的幻乐体验官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18/8/27

幻乐之城

芒果台在广大观众眼里,一直都是最会玩的地方台,也是最会带节奏的地方台,他们的节目总是会让广大的电视观众眼前一亮。

最近,芒果台又带着新节目《幻乐之城》上线了,不仅有芒果台的当家主持何炅担任主持人,还有《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担任监制,音乐业界翘楚梁翘柏也不再只是音乐监制,而是幻乐发起人兼任联合出品人,更有首次出山参加综艺的王菲作为“幻乐体验官”,这样的综艺配置想不好看挺难的吧。

每一期都有四位流量和实力兼备的演员或歌手来作为唱演嘉宾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导演和团队,在有限时间里提出创意,确定剧本,搭景,排练,然后用实时直播的影片形式呈现给现场观众。

何谓“幻乐之城”

“幻乐之城”,顾名思义,以梦为境,以乐造梦,通过所谓的“造梦空间”将观众带到一个美好的氛围里面,进入一个用歌舞来表达感情,用歌舞来交流的梦幻世界。有点像年的《爱乐之城》《美女与野兽》,包括今年的《马戏之王》《妈妈咪呀2》这一类的歌舞电影一样。

这种呈现形式已经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美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电影历史,歌舞电影数不胜数;中国的音乐电影其实少的可怜,其中以陈可辛的《如果爱》和周杰伦的《天台爱情》为代表,还是小有名气的,但是再就数不出来了。

歌舞片在国内的受众很小,是因为有很大部分观众会觉得歌舞类影片会比较无聊,甚至很多人对这种戏剧形式表示质疑,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说着说着就唱上了,在现实世界里谁也不会这样交流。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电影《如果爱》周迅,金城武,张学友主演

我相信这个节目虽然不能一下子把歌舞片的形式带入主流市场,但是会让带动很大一部分观众对这种边唱边演的表演形式有一个改观,甚至喜欢上这个形式。

“音乐”+“剧情”不等于“音乐剧”

很多没有看过音乐剧的观众朋友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有剧情,有音乐,那就是音乐剧了。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是有一种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不在于是否在舞台上呈现,演出时长的长短,是不是有原创音乐或舞蹈等等问题,而是在于音乐剧作为戏剧艺术之一,是一定要以“现场演出”来呈现的,而不是这样透过镜头来体现,即使是实时直播,那也不过和坐在剧院看电影音乐会呈现的效果一样。而对于面对着电视机的观众来说,更是缺少感官上的享受,毕竟电视机前的观众是听不到现场音乐是怎样的震撼效果,所以《幻乐之城》从本质上来说是“创意音乐秀”的组合体。

因为时长和场景衔接的要求,《幻乐之城》的片段里剧情做不到完整,虽然演员们也很在意演出的层次和情感的表达,但是很多地方还会让观众觉得跳戏,而且错综复杂的拍摄和切换方式很容易“穿帮”,相信大家也在目前的这几期看见不少穿帮的镜头了,这样就没有办法带给观众特别好的直观体验。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唱演”的这种形式在中国还是萌芽阶段,我们不能苛刻的要求他一切完美,已经这么多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都在尽自己所能,通过这种形式去表达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心中所爱,然后通过电视媒介,网络媒介,让这种形式走进大众心中,走进百姓生活,这本身是非常值得大众鼓励和肯定的。

音乐剧《周日恋曲》中文版剧照

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节目中看见很多艺术工作者独具的匠心精神以及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其中也不乏真正在为音乐剧事业献身的艺术工作者,包括近期刚刚结束独角音乐剧《周日恋曲》的娄艺潇,她带来的《好想他》片段中加入了舞蹈来表达感情,还要在场景切换中边跑边唱,绝对展现了科班出身的强劲实力;

“幻乐”片段《好想他》

音乐剧《白夜行》海报

还有正在排练音乐剧《白夜行》的女主角韩雪,各项全能的女艺人这次玩转高科技,加入了全息投影,打造了创新唯美的“幻乐”片段《焚心》,虽然有一点点操作上的失误,但是依然让观众叹为观止。

“幻乐”片段《焚心》

当然还有一些音乐剧出身的导演,比如和演员侯明昊合作《启程》的罗伯特导演,他本身就是音乐剧的导演,他的代表作品是原创音乐剧《剪刀石头布》。

精彩片段推荐

我对大张伟的表演片段最为深刻,也最为喜欢,在节目中他是对音乐性要求最高的唱演人,并主动要把百老汇风格融入进去,而百老汇的创作风格往往是为剧情去量身定做歌曲或者根据概念专辑来创作剧本,是相对复杂的,大张伟和他的团队将这两种方式都用上了,而其他唱演人的“幻乐”片段基本都是定下来主题之后去找相对主题贴近的音乐,有时会略显牵强。

作为一个编曲能力不凡的音乐人,他对自己的音乐有很独到的一个想法并且十分坚持,很少采用自己原来的音乐,而是创作了八段新的音乐,这让他的“幻乐”作品显得十分特别,也让这个节目更加多元,他是让“幻乐”精神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存在。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大张伟片段《世界上最幸福的病》

你想体验真正的“幻乐之城”吗

小编在这里要从观众的角度分享自己近期的一个真实体验。就在8月5日,音乐剧《猫》结束了上海的演出,并且在今年会在中国巡演十一个城市,虽然这部音乐剧是世界经典,“家喻户晓”,但是依然让小编陷入纠结,主要原因是票价很贵,自己当时也穷的不行了,而且我也看过无数遍的官摄视频,没有什么期待的,我一直在想有没有必要看一场。

但是当我看完这部剧的末场之后,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而且觉得很幸福,因为这部剧把整个剧院变成了“杰里科舞会”,即使我坐在二楼的边上,也能融入到这个氛围里面,这种梦幻的体验是在视频上,在影像上永远也感受不到的。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音乐剧《猫》上海末场返场花絮

而小编最近也去看了西区影像版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我承认官方影像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件服装,每一个舞台细节都拍摄的十分完美,简直像是一件艺术品,但是我每次看到精彩之处,每次我听见影像里面的观众的掌声热烈的时候,我又会很恍惚,因为我是“局外人”,我是“旁观者”,我是没有办法融入镜头里面的世界的。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太过完美就是不完美”,影片之所以是影片,它会想方设法的把最完美的视觉效果传达给你,但是那不真实,而现场看见的东西才是生动的,哪怕他不够完美。

作为一个“视觉动物”,我们应该享受《幻乐之城》所带来的这种视觉盛宴,但是作为有灵魂的生命体,我们应该走进剧场,脱离影象,体验真正的“幻乐之城”。

作为一个音乐剧传播平台,我们乐于看见这样的节目形式的出现,也乐于看见这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加入“唱演”的行列中来,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和喜欢这样的表演形式,但是你真的喜欢这样的表演形式吗?做个小测试就知道了。

01

如果没有“流量明星”参与《幻乐之城》,你还会继续看这个节目吗?

02

如果幻乐之城不再演唱流行性音乐,你还愿意继续看下去吗?

如果这两个问题,你的回答是肯定的,就意味着你是真的喜欢这种形式,那么我想说,《幻乐之城》的创意再好玩,音乐再好听,你也是他们故事的旁观者,不如走进剧院去看一场真正的音乐剧吧,做一次真正的“幻乐体验官”,体验真正的“幻乐之城”。

近期演出推荐

北京

大麦超剧场

8月3日——8月26日

广州

广州大剧院歌剧厅

8月11日——8月19日

北京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8月24日——9月16日

广州

广州正佳演艺剧院

8月11日——8月21日

上海

ET聚场

8月16日——8月19日

上海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8月30日—9月16日

广州

广州大剧院

8月30日——9月16日

上海

上海大剧院

9月5日——9月16日

iMusical正在征集音乐剧相关投稿,体裁不限,详情请







































招聘google竞价
白点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