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今天来给大家推荐一位我很喜欢的日本作家东野圭吾ひがしのけいご先生的作品。
这部作品是我偶然翻开的,本来是想借着打发时间的缘由。
---------其实就还是无聊了。
却不料看完之后,花花我沉迷其中。
这本书是围绕死刑展开的几段故事。
花花知道的是日本对于判定犯人是否死刑的程序是十分严格,轻易不会甚至说极少有犯人执行死刑。
那么,故事就由此展开。
一念为神,一念为魔,生命可贵。
《虚无的十字架》
虚ろな十字架
《虚无的十字架》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社会道德中的一个两难的抉择。它探讨的是关于犯了杀人罪的犯人不仅仅被判处无期徒刑就结束。
这本书里面讲了三对情侣之间的故事
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
初中生的沙织暗恋学长史也,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成为了恋人。
因为好奇偷吃禁果后沙织意外怀孕,两个人因为年幼并不知道怎么处理,便在沙织分娩后两人一起将婴儿闷死,埋在“死亡林海”的地方。
这件事后,两人最终以分手结尾。
一个关于欺骗的故事。
美惠出生于贫穷的单亲家庭,父亲不务正业,母亲早早去世,于是美惠便渴望被关爱。
一次聚会中她认识了一个体贴温柔的男人,后来美惠便怀孕了,她希望和这个男人长相厮守,然而事实却是,这个男人是个情感骗子。
不仅对美惠骗财还骗色,最后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
得知真相的美惠彻底对这个世界绝望,她决定带着腹中的胎儿一离开这个世界,准备前往“死亡林海”在迷失中结束所有一切。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家庭,这个故事是全文的关键,它串联起所有细节。
中原和小夜子拥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爱美。
一天,意外从天而降,盗窃犯进入中原家中准备实施盗窃,正巧两人都有事出门只留爱美一人在家。
窃贼害怕爱美指认他,于是将其捆绑勒死后偷盗家中贵重物品离开。
犯人最终被绳之以法。经此一事,两人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那种幸福,彼此互相排斥,最后和平离婚。
三个故事看似毫无关系,却在冥冥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正印证了我们佛教的一句话: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
因为盗窃案的发生小夜子成为了遗族,然后通过组织认识了纱织。
认识了纱织之后小夜子去了解了当年史也和她的的事情。
而史也因为当年的愧疚在偶然中救助了寻短见的美惠,并娶了美惠。
而美惠的父亲偷听到了她和小夜子的谈话,了解到了当年的婴儿案,为了女儿的幸福,所以父亲才会杀死小夜子,帮助史也隐瞒当年的命案。
于是几个人的故事在小夜子被杀后渐渐都浮出水面,故事之间环环相扣,这一点不得不佩服东野圭吾先生,写出了案中案的悬疑感。
当然东野圭吾这本书探讨的并不是因与果的关系,而是关于死刑,他在书中提出的关于死刑的几个问题让花花我印象深刻。
是否判处凶手死刑就能解救遗族?
是否死刑的判处就代表了凶手的忏悔?
究竟有没有完美的刑罚?
相信看完《虚无的十字架》这本书后,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了,花花我就不再这里剧透了,毕竟剧透者“死”。
在第一时间看完这本书时,花花我想到了前不久发生在日本的江歌案,关于死刑一词又被重新翻开。
江歌案介绍:日本当地时间年11月3日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就此引发“11·3留日女生遇害案”。
江歌案最后判决:年11月24日晚间,日本警方对外通报称,以杀人罪对中国籍男性留学生陈世峰发布逮捕令,指控其杀害了中国女留学生江歌。12月11日,此案将在东京开庭审理。下午,江歌母亲江秋莲及众多中国留学生志愿者,在东京池袋西口公园集会,征求民众署名支援。12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当庭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
当我们处于极度愤怒的时候,往往对一件事情缺乏理性的思考。
那么,时至如今,我们重新审视江歌案,对于最后的判决。
你们有哪些想说的,请留言告诉小编。
而我的观点在这本书里面,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可以和我一起来探讨啊。
爱你们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