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东野圭吾《白夜行》
俺たちの上に、太阳などなかった。いつも夜。だけど、暗くはなかった。太阳に代わるものがあったから。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雪穗
一半是爱,一半是罪——致《白夜行》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之前常听人说起,算是被公推的一部神作。
择一寻常午后,抱着翻翻看的兴致打开这本书。开始的部分似乎是毫不相关的篇章,但是随着剧情深入逐渐就能触碰到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完全沉浸在书中略带阴暗的气氛中无法自拔。一发不可收地看完最后一页,盯着“全文完”狠狠地发了几分钟呆。一望窗外,已是星斗漫天。
看完之后,除了的确不枉一读的感受外,还想给未读的朋友们一个建议:读东野的书,就好比喝一坛酒,宜备闲暇的日子一鼓作气之。否则一来断断续续,不甚爽快;二来其中玄妙被时间冲淡,震撼之感不免随之淡褪。
以下含书中相关情节~
《白夜行》讲述的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的,阴暗晦涩却也裹挟温情的故事。
男主桐原亮司儿时一日跑到废弃大楼的通风道里玩耍,却看到父亲对自己的好友雪穗实施侵害的不堪一幕,扭曲的惊惧与愤怒他亲手用长剪刀刺死了自己的父亲。童年的经历造成了两人不同程度的心灵扭曲,也让两人在精神上相依相伴。为了防止真相被追查,他们无法真正地生活在一起。为完成对雪穗的救赎,亮司以自己的方法保护雪穗达到她的目标:成为自立、富贵、优雅的女人,并为此倾尽一切手段:拉皮条、盗卖游戏软体、盗刷银行卡……因此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雪穗也以她的方式一次次帮亮司度过难关。亮司在暗处默默守护雪穗一步步走向光鲜亮丽的生活。
全文结尾老警察笹恒润三已看破了两人共生的真相。为保证雪穗的安全,亮司用他从小使用的、为雪穗剪纸过的心爱的剪刀,毅然自杀。全文留下雪穗没有回头的背影,戛然而止……
全书最吸引我的两点,一是作者把横跨二十年的一系列事件巧妙地拆成似乎了无相关却又处处暗埋伏笔、藕断丝连的章节。偶然一次看到《白夜行》的人物关系图,为东野绝妙的驾驭能力感喟不已。这些人物不是同时出现在篇章中,前后横跨了时间和空间,却有着复杂的联系。这样巨大的人物关系网,就算是平铺直叙也很难说明晰明白,东野却能将每个人物都刻画生动。东野很喜欢架构横跨时间的叙事线,可能这样更能表达出其实每个人都在无形中被命运套上了枷锁。
没有什么巧合不巧合可言,“世事兜兜转转,不过是一个圈”。
《白夜行》人物关系图
二是在处理亮司和雪穗的关系时,东野使用了大量的侧面铺排,却几乎没有有正面直叙。全书中竟然没有一句话直接点到亮司和雪穗的交流,有的只是两人分别的生活状态。这与两人无法见光的感情也是呼应的。白夜下的爱情,埋藏在数不尽的细节及大量的留白中,比如RY,比如《飘》,琐碎到不经意间就可能忽略。至于更多的,东野都把它们留给读者自行想象了。这样的描写导致豆瓣上的书评不少都纠结于亮司和雪穗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感情。如此大的开放性也是《白夜行》的魅力所在。
当然,原著对人性的挖掘之深刻,非三言两语所能言尽,也非草草读过可以略穷。不同的人读《白夜行》,自能读到不同的东西。
最后闲扯几句,关于东野圭吾和其他的一些琐碎。
有人这样评价:东野圭吾的作品里,本格派的巅峰是《嫌疑犯X的献身》,社会派的经典则首推《白夜行》。其实个人觉得东野圭吾的作品严格意义上是自成一派的。
比起江户川乱步等传统大师们把焦点放在谜团之上,通过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让人沉醉在破解凶手作案手段——“how”,他更执着于刻画人物的性格以及夸张离奇却能够勾勒人性的作案动机——why。看东野的书,大半容易提前猜到事件的真相,但一般都想不到剧情的演变和结尾的深刻。就如《白夜行》,读完一遍,才堪堪懂得:这原来不是侦探小说,而多关乎爱情、罪恶与救赎。
东野的文字,单论文字,也可说自成一派。尤其中后期的作品,“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说东野文字平淡的人们,大可以拜读一下《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的最后一页。寥寥几段话,却是至当不易,字字珠玑,值得一品再品。
笹垣脚步蹒跚地走出警察们的圈子。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她的背影犹如白色的影子。 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雪穗最终一次都没有回头,她灵魂已随亮司而去,余下的只是躯壳。亮司为了保护她,十九年来小心谨慎;承其遗志的雪穗,又怎能再犯错呢?
每晚日落之刻,都会有短暂的时分,太阳以一个微小的角度没入地平线,西方天空中依然泛着青白色的微光。那是大气层对日光的最后折射,也正是所谓的“白夜”。它意喻着淡淡的希望。
有你的日子,白夜如昼,相持而生;
而今的岁月,昼如白夜,踽踽独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