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演员 >> 正文 >> 正文

尘烟浮处爱意浓评电影隐入尘烟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23/3/14
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20519/10860492.html

爱情只是这部影片的底色,悲悯才是这部影片的高度。世上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一不充满悲悯之情。《隐入尘烟》通过一对农村边缘人相濡以沫的短暂一生,阐释了这种悲悯情怀。他们身缺志坚,心是干净的,灵魂是干净的,属于他们的爱情也是干净的。

尘烟浮处爱意浓

文/三秋树

01

艺术最为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是真实。

鲁迅在读过《红楼梦》后,这样说道:“至于《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小说中实在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认为《红楼梦》最好的地方是——真。“满纸荒唐言”道破了当时士大夫家族的真实生活境况。而现代人读《红楼梦》很难体会到“真”,可能由于我们并不熟悉书中描述的生活场景。

不过,当我看完电影《隐入尘烟》后,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一份“真”。

我来自农村,20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了解农村的生活,熟悉农村的人和事。虽然江南农村与电影中讲述的西北农村在地理位置,人情风俗方面存在差异,但农村的生活场景是相通的,农民面对土地的感情是相融的。

电影《隐入尘烟》讲述了一对农村“边缘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可以让我真切感受到的。在我们的农村也有这样的“边缘人”,他们生活在边缘,行走在阴面。

他们或身体有疾,或性格有恙,沉默寡言、木讷呆板、生活困顿、鳏寡独居,像夜行的蝙蝠一样,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但他们在农村生活里是真实的存在,存在于某些人的茶余饭后,存在于某些人的冷言冷语中。

多数人很少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看到他们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

电影《隐入尘烟》却把镜头对准了农村“边缘人”的生活,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情感需求,他们秉承的生活理念。

相比现代都市生活越来越内卷,精神世界逐渐匮乏,内心世界逐渐贫瘠,这些农村“边缘人”的生活却告诉我们生活还可能有另一种状态,爱与幸福也可以有另一种姿态,另一种诠释。

也许生活本身并不会创造爱与幸福,但爱与幸福可以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生活。

影片就展示了这样的一个爱与幸福的创造过程。

02

影片《隐入尘烟》是今年以来口碑最好的一部电影,豆瓣评分8.5分,也是近三年来唯一一部入围柏林电影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大陆电影。

导演李睿珺扎根甘肃农村,在那儿生活了整整一年,从春到夏、到秋、再到冬,拍摄了一部展示农村全貌的叙事诗,展现了农村在一年中的耕种、灌溉、收割、冬储的农事过程及真实生活场景。

影片中的光影效果也基本上以自然光为主,真实得非常彻底。剧中人物,除了女主角海清是专业演员之外,其余的演员都是“素人”,都是原本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农民。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围绕一对农村“边缘人”展开。

男主角马老四,生性木讷,半大老头,沉默寡言,住在一废弃的小屋里,大半辈子都被三哥当成不要钱的长工和混补贴的人头来使唤,整日与驴为伴。

女主角曹贵英,身有残疾,走路蹒跚,佝偻着腰,直不起身子,还患有尿失禁的毛病,常遭村里人白眼,一直寄住在哥嫂家的后窝棚里。就这样两个人,一位苦命人、一位薄命人,在双方家里人为了甩包袱情况下,撮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但他们几乎一无所有,除了一头驴与暗黑的小破屋。

挨过了冬天,他们赊来种子、化肥开始春耕,到了夏天,他们灌溉、施肥、除草,借来鸡蛋孵小鸡,脱土坯,制土砖;到了秋天,他们收获了麦子、玉米、住进了自己亲手搭建的新房,再到了冬季,却因贵英的意外去世,给整部电影蒙上了悲情色彩。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俩没有诗情画意的浪漫,也没有时来运转的生活突变,只有一对人相濡以沫、相依相偎的生活。

他们在冬天相识、在春天相助、在夏天相爱,在秋天收获,又在冬天迎来死亡的考验。

两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爱,缔结深情、生死与共,让人不由得潸然泪下。他们在生活并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只是一步步,悄悄地渗透时间,在尘埃里开出属于自己的幸福花来。

03

全片分钟。导演面对这样一对被农村人漠视的边缘人,始终以充满温柔的、充满敬意的、充满神圣感的镜头在讲述他们的故事。

整个影片的全景镜头、中景镜头与近景镜头的切换非常流畅,几乎不着痕迹。在全景镜头中我们看到了农村的真实面貌,中景镜头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劳作的身影,创造生活的身影;在近景镜头中,我们看到他们内心世界慢慢充盈起来,丰满起来,给出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关于幸福的答案。

他们为一张红嚞字感到幸福;他们为燕子归来感到幸福;他们为小鸡出壳感到幸福;他们为摇曳晃动的灯光感到幸福;他们为夜晚的风声、雨声感到幸福;他们为麦子的发芽感到幸福;他们为秋天的收成感到幸福;他们为彼此间回眸的一笑感到幸福;他们为深夜村口一次长时间的守候感到幸福……。

虽然他们的生活还相对贫穷,买不起新衣、买不起电视,但他们通过亲手劳动解决了温饱,收获了希望,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爱。

他们的爱很简单,他们的幸福也很简单。

04

当然,影片的故事不仅仅讲了一对苦命人的爱情生活,而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人的态度。

他们对自己真,对别人也真,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他们,他们都是真心真意待人。

村里一位“富人”得病,需要马老四输血救命,他几次三番地去输血,不求任何回报。即便“富人”给了两件衣服,收粮的时候,也要折扣进去,不占一点便宜,“一码归一码”。

向邻居借得十个鸡蛋,等自家鸡生蛋了,他也如数归还。

答应给别人两袋山芋,即便是别人走了,他也把两袋山芋送到小屋前,放在屋门口。

赊的种子、化肥,秋收了,卖了粮,他也都一分不差的归还。马老四总说“一码归一码”,他不欠别人的一丝一毫,别人如何欠他的,他也从来不计较。

他对贵英也是真心真情,从不抱怨、不埋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苦难,在他们相濡以沫的生活中总是风轻云淡、安之若素。

他们对脚下生活的土地,对花鸟虫鱼、毛驴、周遭的邻里乡亲总是充满了恩情,诚实、信义与正直。

影片引用了一句村里老疯子对麦子念叨的话:

“对镰刀,麦子能说个啥/

对啄它的麻雀儿、麦子它能说个啥/

对磨,麦子它能说个啥/

被当成种子,麦子能说个啥/

……”

他们认命,有个家就幸福,他们把自己当成麦子,啥也不说,静静地渗透入时间的河流,默默地入地、发芽、抽穗、成熟……

05

当然,拍苦情的电影不少,拍边缘人生活的电影也不少,但导演通过这样一对农村边缘人的生活,拍出了农民悲悯与大爱来的,实属并不多见。

在影片的最后。

贵英不幸溺水而死后,马老四将驴放走,将粮食卖得一粒不留,还掉债款,然后就着鸡蛋,喝下农药,静静地躺在炕上,手里拿着贵英用草折得一头驴,平静地走完自己的这一生,去找贵英相会。这时,镜头中一支麦穗慢慢地发芽、抽穗……在阳光的映照下纤毫毕现。

看到这里,我不由地流下泪来。

按导演李睿珺的话所说:“这个男人可以接受一切的失去,却唯独不能接受失去他的女人。”

同样,贵英也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唤醒了马老四的爱,给予了这个一辈子木讷的老男人新的生命。

爱是什么?

在世俗眼中,他们不堪、沉默、好欺负,但在他们自己眼里,他们通过日复一复的辛苦耕耘,像土地一样包容世间所有的不堪与不公,独自绽放,卓而不群。

他们身体有恙,但他们的心是干净的,就像他们的爱一样也是干净的,干净的想让人落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yy/1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