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床,在朋友圈见到好几个朋友,同学发了一句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好奇,找了一下出处,无果。这句话流行于网络,年8月10日,在肖战分享的一条vlog里面,提到过这句话。我相信有一天回过头看,我已不再单薄。要坚持那份热爱。
上个月分享的关于“文化”的8月书单中,提到,关于《天青色等烟雨》、《品味四讲》、话剧《如梦之梦》、《山河袈裟》等四部作品。各有特色。但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全部读完。好长时间都是徘徊在自己和生活的夹缝中,我想这是不同年岁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的成长在近几年是缓慢的,我觉得一方面是生活压力,另一方面我觉得是骨子里那股懒惰开始被撬动了。忙碌的生活忙碌的工作,我们为的是来日能见到更美的风景,能体会到更真的感情。确实挺讽刺的。
我希望能把这份热爱一直持续,于你于我,一直持续。
我纠结了很久,是不是应该做这一期书单,因为我怕影响你们对正确认知的判断,如果你自我认知不够强大,慎入!
生活越来越快,我们奇奇怪怪。现代社会压力,只是导火索,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我们所面对的事,都存在记忆里,或许你不愿意承认,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精神病患者”。
九月给大家分享一个新主题,我把它命名叫“黑匣子”。黑匣子可以还原事实的真相,但它不被轻易取出。
不玄乎,一起来看看吧!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
这本书是年买的,看完之后一直放在我的书堆里,随我搬了几次家,之后被稳稳安放在新做的书柜上。我喜欢里面的故事,那些真实的精神病患者的自述,在看到某个段落的时候,有时候会有自我代入的画面。读完之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我知道我们不愿意面对的,永远是自己的不好。对,这件事,无一例外。如果你没看过,我想你可以看看,一个人静静的看,但是你一定要记得,那些,只是别人的故事,至于你自己,我希望弦不要绷得太紧。
催眠师手记2高铭
这本书是在中山博雅书店买的原价纸质书,我很少买原价的纸质书,多半是通过电商平台买的。唯一在书店买过的纸质书《催眠师手记2》。一本通过催眠了解患者故事的真实记录。作者在记录前多半都是通过录音记录对话,然后再做书籍整理。为什么我说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精神病患者”,因为我在看故事的时候,某个画面就感觉自己经历过,细思极恐。这本书时候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可以一起看,是两类不同的人群的真实记录。希望书扉页上的一句话,“其实,世界一切都很好,有问题的是我们”,慎入!
冷血杜鲁门·卡波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年在中山的金钟水库跑步的时候,当时觉得很好奇,因为那段时间特别想找悬疑推理,侦探类小说看,所以后面买来看,断断续续,看了些,故事画面感很强。故事真实还原了一个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的枪击杀人事件的前因后果。
真相推理师·嬗变呼延云
看推理悬疑小说很多人会想到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他的作品《白夜行》《恶意》《嫌疑人X的献身》都是出名畅销的作品。中国畅销的作品很多人会觉得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系列。各有玄机。我今天说的这位作家应该很少人会看过他的作品,我觉得他的存在,让我看到了中国悬疑推理小说的希望。年购入的书。开篇是“黑暗中,她摸到了那块骨头。”就是这句话,吸引了我一直往下读。
我说为什么这期会讲“黑匣子”主题,我觉得这跟美,跟诗和远方并不冲突,因为你要了解,无论现实或者虚构,“黑匣子”可以还原事实的真相,但它不被轻易取出。
本期跟大家分享我命名为主题“黑匣子”的小书,如果你也喜欢,欢迎点在看,分享给你的朋友哦。如果有幸获得书籍推荐,老妖怪会想方设法找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品诗酒年华,行路到远方”!
书单/码字/
摄影/旅游/电台
往期回顾
?八月推荐
?我把家乡推荐给你
?写给未来的你们
老妖怪客官,记得点赞打赏哦!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xs/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