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自己的伤疤轻易地向别人说,你要永远相信,尤其是你认为关系好的人,他们往往是最知道说什么话最能“背刺”你的人。
什么是?
破窗效应是犯罪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它的意思是如果一栋房子的窗户被打破,没有及时修理,那么会接二连三地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最终会导致整栋房子的荒废。
破窗效应的核心观点是小的不良行为或疏忽,如果不被及时处理的话,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负面效应。
同样的,如果我们和祥林嫂一样,逢人就抱怨,不加选择地向别人诉苦,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写到: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就像郭德纲相声中说的那样:“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也没有那么多人真正在意你的感受。
你把内心地伤疤坦诚地暴露在别人面前地时候,
在外人看来,他们也许就只是静静地在看一个笑话,
因为除了父母,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希望你过得好。
当然,也许他们只是单纯地想听八卦,
然后你的痛苦最终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笑料,
或许在某一天你们关系闹僵后,
成为一把你亲手递上去的刀,他们狠狠地“背刺”你,
反而给自己带来更大更深地痛苦。
尤其是处于低谷地时候,更是不要随便找人诉苦。
人都有“慕强”心理,
当你处于人生低谷地时候,
除了那几个真正爱你地人,
谁不过来踩你一脚?
比如在单位领导或领导问你家庭情况,
有些人就开始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有多惨,有多不容易,
其实领导可能就是在打听你背后有没有人,
他好决定怎么对付你。
偶尔的倾诉和发泄是可以的,
但不要把自己长期放在“弱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
给自己立这样的“人设”,就是在邀请别人这样看待你。
有时候,疯狂的找人诉苦其实就是慌不择路,
但是你可能永远意识不到你说的这番话,最后会变成什么回到你这里来。
能够伤害到我们的人往往是我们身边的人,因为他们曾经是我们信得过的朋友,
最清楚我们的软肋在哪,一戳一个准。
大家都过的不容易,心里也有很多自己的苦没处说,
人会本能抗拒痛苦的,
尤其是你每天重复诉说同一个苦恼时候,即使最信任最亲近的人都会厌烦。
可能有的家人会故意把话题岔开,或者保持沉默,甚至会甩脸子。
经常跟朋友喋喋不休的诉苦,更是不可取,
共情就意味着要和你在一起,去体验你的痛苦,
如果倒的苦水多了,负能量太重,
有的朋友就会直接提出解决办法,
这样既不用共情,又成全了朋友间的情分,可惜太多人的诉苦只想得到情绪帮。
还有很多人会本能地出于自我保护地需要,逐渐远离你。
你可能也会隐隐感觉到,苦是诉完了,但你却处于越诉越苦的状态。
因为你的痛苦在你一遍一遍的诉说中,得到了强化,
让这些负面的情绪体验在我们的意识中持续的更久,记忆也更加深刻。
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也说过:“我们注意力的焦点,最终成为我们生活的现实。”
有些话,说着说着,就变成真的了。
心理学中的也可以很好的解释这种心理现象。
吸引力法则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思维和信念会塑造我们的现实。
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诉苦,那么他的心智焦点和能量就集中在这种让他痛苦的负面的体验上。
这种持续的负面思维模式会吸引更多类似的情况和痛苦,
从而我们身边让我们痛苦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而且,这种负面的诉苦可以变成一种的预言。
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总是处于不幸中,
那么他可能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去寻找这种让他痛苦地事情,
或者用这种负面悲观的角度去解读他所遇到的事情,
以符合这种信念,
这样会让他遇到更多让自己的事情。
不断地和身边地人诉苦,这背后有一些深层次地心理需求渴望被看见和满足。
总是诉苦的人,可能在小时候体验了父母非常多地情感忽视,没有得到他们足够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z/1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