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最大的爱,是转发出来
被基友拉来看《祈祷落幕时》之前,我对本片一无所知,只是听说有阿部宽和松岛菜菜子,就完全没犹豫地来了。
看了十分钟以后,我悄悄问基友:这是东野的?
她:是。
我:那阿部宽是警察,菜菜子不就是……
她慈爱地看着我:不然咧,请她来当个酱油吗?
本文包含电影《祈祷落幕时》的
部分剧透
个人认为不影响观影
但还是建议观影后
或者阅读后
再来收看
·
·
·
好吧
是你自己往下点的
须怨不得别人~
东野的书真的很适合影视化啊,虽然我也没看过几部,就《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还有伽利略系列和SP……其实按集数来算的话也不少了哈。
东野是个奇人,虽然很多人诟病他的套路化,质疑他的文学性艺术性,还感叹他的所谓“江郎才尽”,他都算是畅销小说界的翘楚。
能把小说写得畅销且有口碑,一直畅销一直有口碑,影视化以后又那么多高分,这个人的创作力实在是可怕。
这还是江郎才尽的状态,才不尽得再畅销30年啊……我几乎能确定他有个创作团队,但即使这样,也非常非常牛逼了。你想一个人一生中写出一本《白夜行》,一本《神探X的献身》就已经值得吹了吧,可是他还有其他豪~~~~多部让读者观众各自喜爱的作品喏!
跟其他专注于推理的侦探小说不一样,东野的很多小说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凶手的身份,剩下的不过是在寻找动机和证据,这在推理小说界不知道要算什么流派。我去稍微搜了一下,好复杂的,我这种智商就不去理解了,总之剧情好看就完了~
从东野那几部著名的作品来看,我觉得与其说那是推理作品,不如说那是一个个悲惨的故事。东野(或者团队)真的很善于挖掘和描述生活中的很多不经意的细节,然后把它们串联拼接成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情节。
队友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发呆,说感觉是不是只有日本人会弄出来这么让人目瞪口呆的犯罪心理。我觉得是不是只有日本人会这样,这个问题不好说,但那种绵密细腻,残酷惨烈,极致的凄婉和变态,倒真的是日本作家群体擅长的。
包括《小偷家族》这样的作品(这组海报太好看了~)
说《嫌疑人》、《秘密》、《恶意》这样的故事很惊人,《祈祷落幕时》难道就不惊人了吗?只不过看到是东野,这种惊人就成了理所当然。
电影前半段里像东野的部分作品一样,稀里糊涂不知道到底在做什么,线索又多又杂,一会儿死者,一会儿男主妈,一会儿男主警察又跟眼看着是凶手的女主从前就认识,又是离家出走又是外遇,乱糟糟看得人直想玩手机。
还好到后来一切都开始明朗起来,东野毕竟是个成熟的作家,他之前的一切絮絮叨叨都是有意识的安排而不是凑字数。
男主警察加贺恭一郎为了调查寻找母亲当初离家的真相一直窝在日本桥派出所,拒绝被调任到警视厅搜查一课。
加贺恭一郎这个角色设置是高大英挺,五官深邃,笑容爽朗,我怀疑直接按照阿部宽的外形去写的。想到伽利略里的物理教授福山雅治和警察北村一辉,东野boy们颜值还得了啊~~~
加贺恭一郎就是《恶意》里面那个抽丝剥茧心细如发的警察,他探案的方式跟伽利略那种擅长“不可能案件”的不一样。
我开始也很好奇他的母亲要怎么跟杀人犯联系到一起,毕竟也不是柯南那种死神附体的人设,优秀警探的亲人应该不会是凶手本人。
但那么多纷乱的关系,要怎么编才能圆过来,这是看东野作品的一大乐趣。
加贺恭一郎系列里无论是主角警察还是表弟警察,都非常有片儿警的感觉。他们查案没有CSI里那些高科技的手法,基本全靠一遍一遍跑现场,从上千张照片里面一一比对嫌疑人,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
之前我们的白银案凶手被找到的时候,报道里说警察们在案发当时只能把指纹比对当成排查的主要方式,那些年白银和周边的无数成年男子都被比对过,实在是各种条件都非常有限。民间的刑侦其实多数也就是这样花苦功夫,听起来十分不炫酷。
只不过因为个人素质的突出和经验的累积,能从谎言里探寻出真相,从烧焦的尸体里查找出线索,才让加贺这样的警察的形象变得高大。
跟东野的其他很多故事一样,《祈祷落幕时》又是跟悲伤的身世有关。
母亲欠下巨债,卷了家中钱财逃跑,从此消失。父亲和女儿被追债人逼迫,连夜逃亡到外地,被人识破来路,猥琐的中年人向女儿提出“挣外快”的诱惑,饥寒交迫的少女懵懂之间走向了深渊。
女儿被一把拽进厢式货车,随后车门关闭,这个镜头持续了很久。少女援交,甚至幼女援交,在东野书里都是著名桥段,有人评价说这是“东野式的黑暗”。
女儿跟父亲感觉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雪穗与亮司(《白夜行》),父亲生活走投无路原本已经决定自杀,但此刻女儿受辱而防卫杀人,为了掩盖女儿的罪行,父亲连夜处理掉尸体,决定以死者的身份生活下去。
只是从此父女俩人就要天各一方形同陌路,从前穷困潦倒却能相依为命的生活倒成了奢侈。
看多了东野的书,对这样的桥段其实有点免疫力了,但电影里的演员实在好,不由人不动容。在桥洞里父女俩被迫分开,父亲赶着处理尸体,明明已经跑走,听到女儿在原地哭喊着爸爸追上来,又忍不住返回,父女俩抱头痛哭。
临分开前,父亲还不忘按照女儿的喜好,为她起一个新名字。小姑娘哭得无比真实,小脸皱成一团,瞬间让我替换成了家里熊孩子的脸,我的妈啊我的心都要给他们哭碎了。
演父亲的大叔小日向文世是个日剧的大熟脸,演过无数善良可恶猥琐懦弱的角色,演谁是谁,绝不串戏。
后来父亲见到了长大后的女儿,欣慰地感叹女儿长大了,长得真好看,女儿忍不住崩溃大哭,他又嗫嚅着说,不能哭啊,不能哭啊,被人看见了……
他们一哭我就跟着哭,烦死了!
东野的书里总有这样的困境,坏人总能一走了之逍遥法外,好人想要过上正常的生活也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破釜沉舟到最后也总是逃不过命运最终的安排。
看新闻里童模的母亲殴打女儿成常态,就知道世界上的父母也是多种多样。东野的书里有敛财出卖儿女的父母,有看似冷淡实则深爱的父母,也有为儿女甘愿牺牲自己乃至下地狱的父母……
都是人世间的常态,却能演绎出不一样的悲欢离合,用爱的名义,最后却未必能演绎出爱的结果。
女儿后来成为了演员和导演,尽力弥补从前隐姓埋名的缺憾,但她还是没办法从过去的生活中抽离,把家里的墙壁粉刷成血色,对外只冷静地表示这是自己受不了白墙,看到就想到福利院里那段孤儿的时光。
而实际上在父亲为了让她平安长大,甘愿抛尸隐姓埋名的那时候起,父女俩就一同堕入地狱了。
这个画面真的太震撼了!菜菜子太美了!
在此后的日子里,父亲和女儿就只能为了彼此而活,父亲接连除掉看似会暴露他们身份的旧相识,甚至情愿选择自焚来中断线索,保证女儿能继续平安地生活。
必须亲手杀死最爱的至亲是什么感受?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要幸福,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在自己向往的地方进行演出,可是幸福永远是短暂的,从几十年前母亲抛弃他们的那一刻起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坦白罪行之前,女儿找到了始终自私暴躁的母亲,痛斥她犯下的罪行导致了如何惨烈的后果,母亲无法承受刺激精神失常了。
但我觉得母亲最后能失常,想必她还是一直有愧疚的吧,否则单凭言语而不是实际的利益剥夺,真的很难让坏人动摇。
女儿诅咒母亲下地狱这里,超像《告白》里松隆子最后亲手报仇的结局,连角度都像。
你的恶行让我坠入地狱,那我也要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活生生的地狱。
传说有个很变态的母爱实验,把母亲和孩子关在一个房间里,然后不断加热房间,直到无法承受的温度,看到最后母亲到底是坚持保住孩子,还是拿小孩给自己垫脚。
如此残酷还要冠以母爱之名,真的让人毛骨悚然。
但真实的生活中就真的没有这样的选择吗?饥荒时代的易子而食,和平时代的意外变故,到底是选择自己下地狱保全孩子,还是选择把孩子推下地狱来保全自己,或者像目连他妈那样作恶之后还要孩子下地狱去救她……
但愿我们都没机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女侠鵺话原创
欢迎勾搭,欢迎转发
转载要提前告知人家~
女侠鵺话
一个不求上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