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结局 >> 正文 >> 正文

新世纪文盲的日常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20/11/12
前段时间莫名陷入了知识恐慌,确切地说,是再次陷入。

一年中总有那么几个时刻,觉得脑子空,读书少。于是间歇性地开始又一轮的发愤图强。

往往刚“发愤”了几天,还没强起来,就又趴下躺尸了。

这大概是一种心理病,不过不打紧,过段时间就会自愈的。这大概是“新世纪文盲”的常态。

天真的以为“新世纪文盲”一词会是我的原创,一百度...我还是闭嘴吧。

用“新世纪文盲”形容这样的状态还不确切。“后现代文盲”,或许更能凸显这种先锋式的文盲状态。

后现代文盲,指受过完善教育,但凡事只是略懂皮毛,却要装作无所不知;知识匮乏,常常需要临时抱佛脚;盲目又焦虑,以至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

以上名词解释,本人瞎编的。说白了,就是读书少。

我打小不爱看书,算是后现代文盲的典型。

印象中的第一本课外读物,是《作文大全》。当初我妈给我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不抗拒。理由是,老师说每个小朋友都要有一本自己的课外书。

我翻了翻,完全不知道里面在写什么。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也是实惨。为什么那么懵懂无知、天真烂漫的年纪,在课外还要看一本作文大全?

有一回去外公外婆家,我把这本“课外书”捎上了。外公看见它,眯眼皱起眉头,那表情像是看见了文物。他拿起来,看着封面“作文大全”几个大字,问我,你妈买的?

我点了点头。外公笑了一声说,她还给你买这种书呢。

我妈给我买作文大全压根不算什么。幼儿园的时候,这位女士在我的个人请求下,给我买了一瓶指甲油,正红色的。

我的说辞是,老师说每个小朋友都要涂着指甲油上学。当然,这也是我瞎编的。不过,这位女士可能真的信了我的邪,反问我要什么颜色的。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涂指甲油的场景。

大约中午时分,窗外的阳光很不情愿地,洒在当时只有五六岁的我的爪子上。我沿一张木制方桌坐着,伸出的五指扒拉在桌子边缘,小心翼翼地涂着指甲油,像在进贡文物。

当时,我妈就坐在对面,看着我一笔一画地涂鸦。我心虚地向她重申,老师让我涂的。其实,小孩子也是会说谎的。

第二天上学,我故意伸着手瞎晃悠,想方设法跟其他小朋友炫耀。“你摸,这不是水彩笔画的,是真的指甲油,我妈妈买给我的。”

看来,比起拥有作文大全,幼小的我,显然更爱那瓶能直观向人炫耀的指甲油。

倘若,我真的更爱作文大全,并说“你看,这不是漫画书,是真的作文大全,我妈妈买给我的。”这话怎么听都够欠的。

到了小学高年级,那本作文大全终于派上了用场。记得当时每天都要写日记,这得是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才经得起天天写呀。于是,作文大全成了我的新素材。

不过后来,也闹了些笑话。

以前常常有这种语文题,问你最喜欢的作者是谁,为什么?年少无知的我,一本正经地在卷子上写道,我最喜欢佚名,因为他写作文很厉害,很多好文章都是他写的。

后来,同桌互换批改卷子,我才被告知:佚名,不是人。它就是个统称,是不配拥有姓名的统称,压根查无此人。果然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同桌那张不可思议的脸。因为,当时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甚至考过年级第一。但那一刻,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人设,崩塌了。

恍然大悟的我,一度想钻进地缝里。作文大全里的佚名,竟然不是人。年少的我确实有过怀疑——为什么这个作者如此高产,作文大全里近一半的文章竟都是他写的。

可惜,那时还不流行“百度”这个东西。

除了佚名,以前还有不少糗事,干傻事、出糗也算是我的一大个人特色。

有一回,我写的东西被拿去给别班当例文。辗转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件事,我问是哪一篇,知道后又为自己尴了大尬。

好巧不巧,那篇文章并非我原创。那是我周末闲来无事,偶然间在家翻到一本成人报刊杂志,看到里面写的一篇反讽文章写得奇好,就此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于是,稍加修改,把成人视角替换成初中生的视角,直接用自己的口吻模仿了一篇。

我诚实告知我的朋友,这是我的抄袭之作,却并未向老师说明。一是虚荣心作祟,二是不想惹麻烦。毕竟,这篇抄袭之作已经在老师间传阅,甚至出现在了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课上。

那段时间,我一度担心如果被公然拆穿,局面会很难看。但转念一想,我抄的原文出自一本古早杂志,且并非青年杂志,受阅面并不广,其他人看到原文的几率几乎为零。

再者,在课堂上读范文十分常见,过不了多久,人们自然会遗忘任何一篇。我说服了自己。

事情最后的发展自然是无恙,没有任何人怀疑这样的一篇文章,会是抄来的。

兴许是没有人怀疑我,兴许是没人怀疑这篇文章,或是没人怀疑我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也许,压根没人关心。

而越是看起来天然无公害的人,越是能藏污纳垢。参见《白夜行》中的唐本雪穗,绝对是这类人中的高级玩家,身后藏着的无数秘密,桩桩致命,让人后脊背发凉。

扯远了,回归正题。

如今,洗稿这事太常见,仿佛不存在洗稿,才是件怪事。虽然并不认可,但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分辨不出洗稿与否的这些人,并不关心稿件的源头。

倘若和他们谈论抄袭,那纯属自讨没趣,甚至扰了人家观读的兴致。

快节奏也在催化抄袭和洗稿。交不了差或敷衍了事,大多人会选择后者。非量化的原创,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它没有耐心,等不到灵感乍现,就已经溜走了。

话题到这似乎有些严肃?那就再次回到关于“作文”的花边吧。

有一年参加作文大赛,只是校级的。没错,我的水平就只够坚持到校级,并且还是校级中的一般水平。

当时写了一篇抒情性的文章,主角是我外婆,没拿第一。当时临场编了七个小故事,写了满满几页纸,笔差点写得没墨。

别问我为什么要编七个那么多,因为关键词是七色花...每一个色对应一个小故事...

自己开的坑,作死也要填满。

后来,语文老师提起比赛的事,众老师给我的判词是,这位同学真能写,真能编。

用老牛犁地的方式并不讨巧。同级的另一个学生,用笔头功夫,轻而易举地俘获了众老师的芳心。用议论文打记叙文,再配上看起来博览群书的文风,赢我?那是妥妥的。

还是吃了读书少,没文化的亏。

得知比赛结果,我并不服气,便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