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结局 >> 正文 >> 正文

原创来感受对日专的热爱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22/3/14
儿童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401/5270056.html

当我们听到如下对话:

听说你去浙大了啊?是啥专业?

日语专业。

那么接下来要面对的回复belike:

那你看『国王排名』是不是不用看字幕了?

日语那么多汉字肯定很好学啊

鬱:说得好下次不准再说了。

日语可以自学吧,挺简单的。

甚至……还有这样的回复:

翻译院:那我走?

那么,大家为什么来到日语所?在这里又能够在这里获得什么、发现什么呢?

//为什么会选择日语所?

·对关于中日的文化转变和异文化之间的对比很有兴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利。

·希望自己在将来成为能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人。

·通过日本文艺作品产生了对这片文艺创作土壤的好奇。比如《海街日记》中的落樱、烟火、梅酒和雪景会给人内心的平静;《白夜行》悬疑丛生又洞悉人性。

·由于《名侦探柯南》,初高中便开始对日语进行了解和自学,这大概是一种必然吧。

//日语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发音非常温柔,而且有无法用汉语准确解释的用法和释义。

·一是很喜欢日本文学那种细腻优美的语言风格;二是日语既可以很优雅,又可以很日常,有时台词中直白的表达甚至能带来更多的触动。

·比起西方的开放、直接,东方人用词时尤显谨慎,通过一词一句表达着对对方的尊重。

得到对方的理解后收获的或温暖、或感动,别有一番韵味。

·日语是一门非常温柔的语言,这种美しさ有着独特的、亲切的气场,熟悉又神秘。

//在“想逃离”和“满血复活”中反复横跳?

·每次课文还没读熟就看到其他同学可以流畅的背下来确实会很受挫,但老师或者同学一句不经意间的鼓励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自己的努力从量变到质变也会有惊喜感。

·大一时跟不上进度,但是老师的支持激励和答疑解惑让我更加努力,最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算是“满血复活”了吧!

·每周的“视听说”看着身边的大佬听一遍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并まとめ地八九不离十,我心中默默问出(伪)竺老两问:“我到浙大日语来做什么?我真的适合学日语吗?”但也许我就是在这一次次纠结和一声声质问中提升的。

//收获和发现!

·感觉每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了一扇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有时走在路上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日语单词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在做事情的时候细致、稳重、严谨、追求卓越的态度对于之后的发展好处多多。

·日语学习并不是只学语言,在学习中还接触到日本社会概况、日本生活以及更深层次的语言研究方法,突破了我选专业时对外语专业的狭隘认知。

·“日本动漫文化赏析”这门课程让我对日语专业有了新的理解与定义。它并不是只在动漫的框架下进行的分析和讨论,而是把动漫当作一个观察日本文化的视角,用做学术研究的思路方法讲授。这种全新的体验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我是在做研究,而不是在单纯地学习语言。

·当一年多前读五十音图磕磕巴巴的我,现在都能用日语写(并不能称得上论文的)论文、看番不看字幕能猜出个大概时,我都感到了作为一名日专人独有的成就感。

·最大的感悟是语言学习真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日积月累,绝非短时间就能轻松掌握的。

//如果再来一次会不会选择日语专业?

·会的!

在阅读日本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被其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吸引,于是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人民也同样产生了好奇心。同时在了解的过程当中发现中日文化的异同后也会不自觉的困惑中日关系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产生原因。兴趣总是由问题而来,而能够亲自揭开这个问题的面纱,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是再值得不过的一件事情。

·虽然目前想要将来去英美读硕(非日语相关),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对探索日语本身和日本文化的意愿更加强烈。即使我将来不选择在日语的方向继续深造,这个选择也能够成就难忘的大学生活,并且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因为我相信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日语/日本文化将赋予我很多一生受益的品质。

·我可能不会再选择日语啦。这也是因为自己有幸在浙江大学这样优秀的综合性大学的平台学习,才能有这样的想法。在浙里的一年半时间,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专业的知识,渐渐认识到自己更喜欢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数理知识的学科。当然,我的回答并不是说后悔进入日语专业,相反我很感谢日语专业。正是因为进入了这个专业,我才有了更多“想要去探索、了解这个多彩的世界”的想法。但是一年后的我对日语相关专业知识(语言学/文学/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后,也许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吧~

//一些亲身经历的归属感

·或许没有具体时间,因为班级氛围很好,大家共同分享资源,共同努力,同时也对别人的成就而祝贺,这是很难得的。

·产生归属感是在19年的忘年会。老师、同学都聚在一起让我第一次有了日语所的概念,包括后续的游戏、才艺展示以及寿司制作都让我真真切切地融入到这个大家庭里。

·专业老师们毫不吝啬各种赞美之词,每天都会对我们说“你做的真棒”“老师很喜欢大家哦”“老师看到大家的进步真的很开心”。感到很迷茫的时候,可以和日专的老师们聊聊天!真的很喜欢我们专业的各位老师。温柔而强大,含蓄而自信。

//对希望进入日语专业的人想说——

·希望大家进入日语专业后能一直保持最初对日语的心动,不止步于日语语言学习,要更加了解日本文化,做知日派,针对中日问题要以中国立场去思考,保持正确的历史观。

·欢迎来到日语大家庭(以及入驻豆瓣“小语种劝退小组”)!“热爱不是围城,爱是解围的过程”。无论日语是不是你心目中的最优解,只要对他敞开心怀,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日语专业获得满满的收获!

·分享鲁迅先生的一段话:“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一緒に頑張りましょう!(一起加油鸭)

//可爱的老师们想说——

阿莉塔老师:

动漫是日语文化的一个代表,也是我们国人了解日本的一个窗口。但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打开这扇窗户,还要通过这扇窗去看见更多的东西。比如日本的文化,中日的差异,以及中日的交流发展前景及方法。所以日语母语的人可以做的,我们也可以。在外语学院中我们日语所的考研率非常高,而且同学们的去向包含了多个学科——政治、经济、法律、会计、农学、传媒,还有到英美国家深造就业的同学。

日本的文化总体来说是温文尔雅的,大家都会为他人着想,做事脚踏实地,不骄不躁,能够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于是形成了自由,淡泊名利的学术氛围。日本的文学和艺术不高高在上,它把“人”真正当做“人”来写,注重心理的刻画,所以更能打动人,近来大热的日本治愈系文学便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由此可以想见,在日语所,老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希望能够给学生切实的福利——比如现在我们有很多奖学金,有动漫社和日协。对于同学们,我希望大家要利用好外语学院这个平台,可以进行一些跨语言的学习,也要有意识的把我们的实力展现出来,去竞争一些奖项,来为我们的院系打响名号。

其实中日文化的最大差异和交流阻碍是历史观的不同,而这样的阻碍使得中日之间的交流只能在经济、文化、学术方面进行。所以作为日专生,促进中日交流的重担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要用更高的眼光去看待个人的发展,用批判的视角看待日本文化,学习日本文化并不代表“亲日”,而是“知日”。

大学是一个发现自己更多可能性,打破自己原本认知的地方。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使得日语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小语种”,世界和社会上的需求都在增多,所以来到日专也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道路选择,也会有不一样的提升和改变。

胡文海老师:

日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超大的词汇量和语法体系,想要有地道的发音也非常不容易。但因为中日文化的相似,以及我们对汉字很熟悉,所以我们学习日语还是有优势的。但我们学外语并不仅仅是学语言、会翻译,语言对我们来说是基础,但绝不是工具。我们的专业叫做外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学习古今中日交流的经验,分析中日异同点,从而找到当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并且由于中日古典文化关系深厚,学习日本古典文化有时也会增加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

可能有些学生在学习难度突然增大时会有负面情绪,这时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再往前赶,不要急于求成,语言学习的每天都很重要!

在日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都在为之奋斗,大家相处融洽,也没有“内卷”的压迫感,但是我希望我们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把自己的闪光点展示给大家。

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松尾芭蕉的《芨之小文》,关于对人生和雅俗的理解。其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可以送给大家——“所见之处,无不为月;所想之处,无不为花”这是我们应该秉持的一种高雅的姿态和文人情怀,对于万事万物要去仔细观察,从中感受到它们的美,不要急于求成。

特别鸣谢

阿莉塔老师胡文海老师

18级

范恺轩

19级

余焱石宇昕郭桓维靳雨秋

20级

田雨赵恩莹高心颜刘雪晴

21级

邓扬常潍麟华欣怡

采访

田雨张晶晶

封面

洪锦成

文案编辑

张晶晶

版面编辑

肖阳晨

责任编辑

楼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11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