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有个传统,逢年过节常会派一些记者走街串巷随机采访,问一些拷问灵魂的问题。比如,你回家过年吗?你回家吃饭吗?
xixi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年国庆节,他们在太原清徐县一个村子里,拉住一位农民工问,你幸福吗?对方一脸茫然地回答:
我姓王。
幸福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词。那年的央视采访中,种蔬菜大棚的人回答,卖出去生菜就是幸福、一对新人走在街上,男生说幸福就是娶她回家、节日礼品的摊主说,肯定幸福,我卖这东西多幸福呀。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被采访的这些人幸福与否,是否永别了忧愁。xixi抽空问了下8岁的儿子童童,怕他误解,换了一个提问方式: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爸,你又喝多了?他问道。不要耽误我吃鸡,又补了一句。
十多年前,内卷和躺平还不流行。白岩松写《幸福了吗》的时候,引用过梁簌溟的一段话说,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挺复杂的,就拿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来说吧,不同的人解决方式不一样:
王思聪:我开了三个小时的车来见你!
吴亦凡:你开三小时车来见我!
明显的能够看出,谁还拥有自由,做一个多金且自由的舔狗不见得是坏事。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他的《白夜行》中写道:“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xixi认为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是最难的。
xixi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你上瘾了吗?》,很多人读完后把xixi喷成了筛子。
过去几十年,舆论场把很多行业定义为了青少年的“精神鸦片”,比如漫画,比如网吧,刊发报道的媒体13年前还把电视定义为了精神鸦片。
xixi的好友小虾说:有些人并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它会不会上瘾,他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
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是早恋,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能够说出这番话,对于十八岁的小虾来说,xixi觉得很不容易了,至少知道十几到几十年前我国流行过什么。
但是,仅仅对于中国目前几千万的留守儿童来说,想要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已经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等到被社会教育的时候,很多人连电子厂都进不去了。
毕竟,能成为中产阶级的孩子的人,是少数。
当国家一纸文书发出,港股的企鹅市值蒸发千亿,和网易游戏一起瑟瑟发抖,xixi觉得是幸事。
20年前,xixi读大一,热爱网络游戏《传奇》,每天以网吧为家,生活费兑换成了上网卡,白天睡觉晚上精神,日复一日。像xixi这样的人很多很多。记得当时很多同学毕业后想找的工作是:
游戏代练。
每当回忆起这段时光,xixi总觉得这本不是青春应有的样子,但是这就是那几年青春的样子,大学生尚如此。
十几年再也没有玩过游戏的xixi,知道“排位、开黑、doublekill”这些词,均是来自于儿子童童。xixi陷入了沉思,是该多陪陪娃了。
xixi觉得,青少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体育锻炼上,可这不能靠扣帽子,不能靠给全社会传递片面信息来达成,而是要靠同学们自己、家长、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鸦片”这个词,毕竟是多年前的东西了。
如今国家出面来帮助忙碌的家长们管娃,作为家长的xixi需要更加努力了。
希望下次提问什么是幸福的时候,童童的回答是:
和老爸一起跑步!
当然,也可以一起去KTV。
写文不易,喜欢的话点个“在看”或“赞”呗,谢谢。
xixi同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jj/1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