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从来不知道要看书,全部的世界都是玩玩玩,吃吃吃。那会儿,爸爸由于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妈妈也不会给我买什么课外书,疯丫头只管疯玩就好了。
一直到初中,有一段时间特别痴迷于学校外面那个可以租书的小店,一本书,借一天是五毛,连着一个月,把早饭钱省下来,我把他家大部分的书都读了个遍,几乎全是言情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王妃、宫斗、特工、穿越、庶女逆袭,那会儿,感觉自己就是各种女主、各种女王,少女的情怀都是诗,我的少女时代,全是言情~~
因为看多了太多的脑残言情小说,自己的情窦,开的就比较早,脑子里全是淑女式的画风,走路开始弱不禁风,笑容开始不露牙齿,吃饭要一口口慢慢嚼,连呼吸都要慢慢呼慢慢吸,真的是,随时做好下一秒就要晕倒还会被白马王子拯救的准备~
自己就是这么把自己作死的。
物极必反,现在,不看脑残言情小说,不看脑残又无逻辑爱情电视剧,耗时,又无聊。
高中的时候,老爸就经常在家了,他最喜欢边吃饭边看书,扒几口饭,翻几页书,再来几口小酒,不时发出“滋滋”的满足声,小孩子模仿能力强,看老爸这么舒服,我还特意学了一段时间,边吃饭边看书,然后被我妈见一次揍一次
我爸看的大都是四大天王的武侠小说,那会儿才知道四大天王是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像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古龙的《楚留香传奇》、《流星蝴蝶剑》、《陆小凤传奇》,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温瑞安的《神州奇侠》、《四大名捕》、《逆水寒》等等,家里都还是有存书的。
家里的武侠小说堆成山,我也会随手拿本来看,后来还抓到一本《还珠格格》,哈哈哈,那么厚的一本书,那么小的字,用了几天就看完了,和电视剧相比,还原度还是挺高的。
后来,智能手机时代来临,过年回家,我爸还让我帮他下载电子书,依旧是四大天王的武侠小说。
看过的书都忘了,武侠情怀却还在,想要劫富济贫,想要行侠侠义,想要执马仗剑走天涯。
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会儿不怕死,因为听多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如今,开始各种保健保养、健身游泳,不但要活,而且还想要活的久一点,多看看这繁华世界,多沾点这人间烟火。
喜欢看完小说再去刷电影、电视剧的这种感觉,为的,就是吐槽,吐槽哪里和原著不符,哪里是原著没有的,哪里又被大幅度改过了,吐的很开心
《倚天屠龙记》和《天龙八部》我看的最多,其中,苏有朋版中的赵敏和周芷若都好漂亮,白白的衣服打底,彩虹色的薄纱外套,走路会飘,说话都带着仙气儿,每次看每次都被惊艳。
《天龙八部》最喜欢黄日华版和林志颖版,黄日华版的乔峰,有一种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独具特色的盖世英雄气概,而那首《难念的经》最是经典,林夕填的词,最喜欢这句:参一生参不透这道难题。
林志颖版的,我看过很多次,大陆拍的电视剧,场面都很宏大,胡军将乔峰骨子里的豪迈之气演绎的淋漓尽致,霸气外露;而小旋风林志颖,在现实生活中是人生赢家,他更多地突出了段誉这个大理世子的贵气与灵气,还有痴恋王语嫣时的傻气~(这么黑我小时候的偶像会不会被打)
现如今,可以自己选择看什么样子的小说,发现大部分时候看的都是悬疑、科幻类的,有东野奎吾最有名的姐妹篇《白夜行》与《幻夜》、也有温暖人心的《解忧杂货店》、两生花的《恶意》、警察与大学教授联手的《神探伽利略系列》,作者先设计谜题,再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来解谜,从最初的犯罪手法,到犯罪动机,再到后来的人性解剖,结局经常出乎意料,对这个社会的悲观与生存意义的探讨也完美地展现到了每个时期的小说中。
偶尔来点畅销榜上的比较温情,也煽情的小说,像是前段时候刚看完的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一点点的看进去,一点点的为哈桑难过,遗憾,最终两个人都没有见到,可依旧还是喜欢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也读村上春村的《1Q84》,大概没有哪一本书的男女主角是在全书已近95%的时候才让两者在阔别近二十年之后第一次见面吧,故事的最后留了太多悬念,太多不知所以,很期待会来第四册。
最近,在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总共有厚厚的三大册,打算看完之后,去找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神探夏洛克I、II、III来看,顺便再看一遍电影
小说看的多了,会停不下来的,一直很佩服写小说的作家,因为小说大部分还是要靠想象的,而像我这种填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的最多的就是想象力与创造力,这部分,是空的。
小说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它是思想之花,美丽绚烂;它转瞬即逝,却又变幻莫测;它可以带你上天入地,也可以带你穿越古今,它满足你的武侠梦,也打开你的新世界,看到爽歪歪的时候会大笑三声,看到不爽的时候想直接站起来把那个坏蛋踢出银河系,它带我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也帮我走出阴霾,走向伸手就够得到的阳光~
为你,千千万万遍~~
泡泡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dy/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