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我看过的书吧,写写我看过一直不能忘的小说,那些在冬夜里,我蜷在椅子上,戴着耳机看进心里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我痴迷东野圭吾。当然,是在他还不火的时候,我总是不想落于窠臼,也不愿从众的。我花费大量时间,一遍又一遍的读白夜行和恶意。喜欢到恨不能推荐给身边所有会呼吸的生物。书荒大概就是那时候知道的名词吧。我烦躁,我为找不到像样的替代品而难受。我去百度能和东野圭吾齐名的小说家,回车按下去的时候,迅速跳出来的是伊阪幸太郎,只有这一个人,可能跟我同感提出问题的大家有很多吧。
伊阪幸太郎,就这样作为东野圭吾的替代品,映入我的视线。呼声最高名气最大的是他的金色梦乡,其实这个名字我不太喜欢,听起来就不酷而且土。但我还是准备看看,因为书荒真的很难受,而我愿意用一种可能我不太喜欢但也不讨厌的方式去缓解这种痛苦。
我甚至都没看这本书的简介便迎头扎了进去,就怕自己后悔似的。其实故事特别简单,就是主人公在一场莫名被冠上谋杀国家首相罪名的全国追捕中,不断逃亡不断陷入险境又不断得到救赎的故事。
一个无辜被迫逃亡的人,在途中遇见旧识也好,陌生人也罢,他们都愿意相信这个年轻人,也愿意帮助他,给他鼓励也给他希望。故事发展到最后,这个逃亡的年轻人已经不重要了,我甚至不记得他的名字。重要的是那些认识他或者曾经见过他的人都帮忙掩饰,帮他逃脱。他的旧爱和老友也愿意设计为他冒险,原因无他,他们相信年轻人,纵然许久不见,但时间没有消磨彼此的信任和了解,也没淡化年少轻狂相处的时光,听起来有点魔幻。可就是这样的。年轻人的父母在媒体来采访的时候说儿子,你要加油,不要被抓到,爸妈相信一个会抓色魔的人不是坏人。我很想哭,为了大家都明白的但是却还在进行的这场无辜的全国抓捕。
年轻人在逃亡的过程中每每坚持不下去想要认命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帮他坚定信念。我没有做过的事情为什么要承认呢?我为什么要屈服呢?再忍忍吧!会好的。他这样安慰自己。一开始我每看一页都要克制一下睡意,到后来反而恨自己为什么看的这样快,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微小的情绪或线索。最后吧,这个结局我很喜欢。胜利的不是国家,而是以假死结束争端的年轻人。他整了容,生活在家附近。国家不知道,负责监视的人不知道,人们的生活又恢复平静,仿佛几个月前那场全国性的围追堵截是场梦。生活该怎么过就还是那样过。可年轻人的父母知道,朋友知道,那些关心他帮助过他的人知道。这是一个美好到让人嘴角含笑的结局,纵然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可足够了,毕竟,我们要的不多,是吗
很奇怪,这本书我只看过一遍,却在往后的几年在脑子里,心里过了好多遍。我明明没有那么喜欢,却忍不住回味了又回味。可能是因为书里的那份温暖,也可能是我觉得很酷。这不重要,我也没有细想。直到后来,在知乎看到对东野圭吾和伊阪幸太郎的评价。那位知友说,如果说东野圭吾是月亮的话,伊阪幸太郎就是太阳。短短一句话,我记了很久,也咂摸了许久,想起来的时候就会心一笑,是这样的呢,这个温暖的家伙。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dy/1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