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一定是MXH女孩喜大普奔的两周
因为由阿云嘎、郑云龙、蔡程昱、鞠红川组成的声入人心男团登上了《歌手》的舞台并且以一首《鹿befree》踢馆成功!!!
在歌手的舞台上,把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男团们的表现绝对值得赞赏。
说回《声入人心》这档节目,它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原来通俗和古典之间并非不可逾越。通过节目中歌手的演绎,音乐剧、古典等形式的表演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观众熟知喜爱。一个直观的例证就是节目开播后,郑云龙的微博粉丝数量从冲上了70万,另一位音乐剧演员阿云嘎的粉丝数量也涨了几十万。
郑云龙在《声入人心》上曾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的人能了解音乐剧,走进剧场。”
在录完《声入人心》后,郑云龙主演的第一场音乐剧,门票一分钟扫完。没抢到票的粉丝“咆哮”:
“郑云龙,你自己试试抢票,能抢到我叫你一声龙爹”。
随后,郑云龙便亲自留言感谢粉丝的支持:
“这一分钟,我等了十年。”
事实上,中国音乐剧市场渐趋红火,背后自有普遍性的市场规律作为支撑。
音乐剧业内有一个著名说法——“年人均GDP一万美元是音乐剧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日语版《猫》诞生于年,韩语版《剧院魅影》于年问世,二者皆开启了日韩音乐剧质的飞跃。正是在这两年,日韩年人均GDP达到拐点。
而最早在我国实现转折的是上海,紧随其后的就是北京,分别在08、09年突破这一大关。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也先后在12-14年间跻身这个行列。在物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大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文化消费的类型也逐渐从单一的电影、电视向多元化的领域发展。
韩国版《我的遗愿清单》剧照
而在《声入人心》后,韦伯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也将在年前开启“魅影中国计划”:
“魅影中国计划”将以电视选秀的方式,为以魅影为代表的一系列《剧院魅影》角色寻找合适扮演者。通过这一选角节目脱颖而出的首位中国魅影,不仅将登上《剧院魅影》中文版的舞台,也将受邀前往伦敦西区或百老汇接受培训乃至获得登上原版《剧院魅影》舞台的机会。
和前几年相比,在过去的年,中国的音乐剧无论原版引进、中文汉化还是原创制作,均取得不俗的成绩:
年上演的剧目(不完全)
原版音乐剧
《摇滚莫扎特》《猫》《罗密欧与朱丽叶》《吉屋出租》《长靴皇后》《芝加哥》《阴阳师》《卡门·古巴》《乱世佳人》《悲惨世界》音乐会等
音乐剧中文版
《狮子王》《妈妈咪呀》《近乎正常》《长腿叔叔》《深夜食堂》《拉赫玛尼诺夫》《素敌小魔女》《兰波》《灰姑娘》《周日恋曲》《IDO!IDO!》《信》《拜访森林》《摇滚年代》《我,堂吉诃德》《我的遗愿清单》《音乐之声》《想变成人的猫》《洗衣服》《梵高》等
原创音乐剧
《白夜行》《马不停蹄的忧伤》《如果》《阿尔兹记忆的爱情》《月亮与六便士》《繁花尽落的青春》《不能说的秘密》《爱在星光里》《白蛇惊变》《麦琪的礼物》《秋裤与擀面杖》《高手》《隔壁亲家》《时光电影院》《隐婚男女》等
年在《猫》的试水下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培养观众的观剧习惯是一个非常漫长而缓慢的过程,然而这样的培养过程受到了网络娱乐的冲击。
年十一月发布在微博的《天朝渣男图鉴》可以说是音乐剧在中国的第一次破圈。
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音乐剧,也开始对《芝加哥》这部作品产生了兴趣。从小制作到国际大制作,几乎之前两年所有在中国演出的音乐剧宣传效果的总和,都达不到这次《天朝渣男图鉴》给《芝加哥》所带来的影响力。
左:微博指数右:《天朝渣男图鉴》传播印象词
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国外音乐剧来到中国,都要经历不短的市场培育期。
上海文化广场年的年末大戏《伊丽莎白》和年的年末大戏《摇滚莫扎特》,都是来自德奥的小语种音乐剧。最终两部作品的上座率并不如意,因为新类型的剧目进入对于市场和观众的影响是长远的。
到了年末,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终于实现了名利双收:
它刷新了上海文化广场的销售速度记录。有粉丝在开票前一天通宵排队购票,甚至在上海文化广场附近租了一个月的房,通刷了《摇滚莫扎特》的24场,到演出的最后一周,剧场外的黄牛已经按照3-5倍于票面的价格在兜售。
正如声入人心男团们在《歌手》上说的那样:
冷门和热门从来没有绝对
上世纪60年代,音乐剧在法国演出市场一直是“亚文化”。直到年《巴黎圣母院》横空出世,直接催生了法国音乐剧的蓬勃发展,法国一跃成为欧洲音乐剧重镇。
一台戏撬动整个市场其实并非偶然。在日语版的《猫》、韩语版《剧院魅影》这样划时代的作品出现之前,日韩音乐剧市场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蛰伏期。
《巴黎圣母院》原版卡司与复排卡司的大合影
观众和剧目一直都是相生相伴的关系。剧目的质量培养着观众的品位,观众的品位也影响着剧目的引进与呈现。
相信年的音乐剧市场会因为有越来越多喜爱音乐剧的你而变得异彩纷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