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已经有两艘航母服役,一艘是年服役的“辽宁”号,一艘是年服役的"山东"号。
“辽宁”号的服役解决了我国航母有无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我国整个工业体系的一个考验,因为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所涉及的上下游的产业链涵盖了工业体系的方方面面。
曾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国防部长一同到黑海造船厂提出要将当年的"瓦良格"号建造完成,并问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还需要什么时,马卡罗夫说了这样一段话:
“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防工业委员会、9个国防工业部、个相关专业以及家配套厂家,总之,只有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但现在这个已经国家不复存在了!”
这句话反映出了当年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的面对无法完成建造的“瓦良格”号的惋惜和无奈,同时也侧面反映了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难度有多大。但就是这样一艘航空母舰在回国几年后愣是在中国重新复原了,并开启了它新的征程,在此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能力和国家的力量。
“山东”号的服役标志着我国真正具备了独立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虽然它仍有“瓦良格”号的影子,但从本质上讲它已经完全是一个由中国设计制造的航空母舰了。“山东”号相较于“辽宁”号的改良是巨大的,无论是对武器系统还是机库的改良,都实现了巨大的进步,也进一步促使我国航母配套产业的发展和完善,为后续航母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号航母也在国人的期盼中如火如荼地建造着,那么我国到底需要多少艘航空母舰才够用?又需要建造什么样的航空母舰呢?是继续按照目前“山东”舰的样子继续造下去?还是建造美国那样的大型核动力航母?
关于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回答,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航母越多越好,越先进越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了,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作战思想
也就是说航母在未来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例如前苏联建造的航母大多比较小,而且航母舰载机数量也很少,且拥有强大的火力,这就与当时苏联海军的作战思想有很大关系。苏联航母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定的制空和反潜能力,为己方的巡洋舰以及核潜艇提供掩护,由后者对美国的航母舰队发起攻击,所以航母在舰队中的作用较小。
而美国的航空母舰从二战结束至今都是作为整个舰队的攻防核心来设计的,所以美国的航母吨位大,舰载机数量多,攻防能力强。
根据中国目前的航母发展思路来看,笔者认为更倾向于美国航母的发展思路,也就是航母作为未来舰队的攻防核心来打造。
二.国家战略需要
任何武器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战略需要,比如战略导弹,又比如文章中讲的航空母舰。我国之所以会大力发展航空母舰是因为它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战略需要的,比如尚未解决的台湾问题。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我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完全统一的国家,所以时刻应对 势力的挑战,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的核心利益!
如果仅仅是 势力一方是不足为惧的,但从当今国际局势来看, 势力猖獗的背后更多的是美国纵容和支持,而恰恰美国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航母舰队,所以为了届时在 势力触发武统条件时,能够有效阻止外部势力的介入,我们也要有拥有同外部势力相匹敌的实力,所以要发展大型航母。
另外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外利益大幅增加,为了维护我国的海外利益,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也是理所应当的,航母舰队作为最具威慑力和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平台应该被优先发展。
三.国家经济实力
航空母舰作为著名的海上吞金兽,除了拥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外,还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保障。
以美国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为例,它在年的财算为:采购费37亿美元,航母维持费亿美元,舰载机的采购和维持费亿美元(按照每艘航母有90架舰载机,在30年中需要更新两代),护航舰艇采购费67亿美元,油水食品等补给费55亿美元。这样算下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在整个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就高达亿美元。
这还是接近40年前的价格,对于刚刚下水的“福特”级航母,单单造价就比“尼米兹”级高出3倍,其最终全寿命周期费用预计将超过亿美元。
如此高昂的费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甚至很多国家的GDP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值,所以发展航母还要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虽然近些年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人均GDP还是很低,在年世界人均GDP排名上依然排到了60多名。
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的人民群众并不富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仍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所以发展航母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而不能走上前苏联那种穷兵黩武的老路。
总之,现阶段我国发展航母是符合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需要的,但数量方面应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相匹配,否则非但实现不了国家战略需要,甚至还会成为国家的拖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dy/1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