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插曲 >> 正文 >> 正文

7月阅读书单分享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17/11/15
我特别害怕对自己暗自许诺说:“一个月要读完多少本书之类的”,因为许诺了,就意味着完不成了。。。

所以,看到好书,就加入我的书单list,有时间就读一点,7月完成5本阅读。1、吴晓波《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读这本书时,手机里一直放着韩磊的《花开在眼前》,因为这首歌词就是吴晓波写的,听着歌读这些文字,特别有感觉,有几篇甚至让我眼角有些湿润。奇怪,财经作家的文字还能让人这样。吴晓波先生是我最喜欢的财经作家,他用文字诉说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企业史,中国近代百年企业史,中国浩荡两千年企业史。作为商业史研究者,他客观诉说着那些发生过的行为,夹杂着自己的情怀。读他的书时,我不只一次问自己,如果我是在高考那年,也就是《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刚出版那会能够读到它的上下卷,我会不会换一个选择?读经济?读历史?然后立志成为商业史研究员?可是,人生没有如果。2、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这本书,过去几年一直很火,它是村上春树在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第一次只写自己。每一个喜欢慢跑的人都想知道他究竟在谈些什么。其实也没有什么,一个作家在跑步时又能想什么呢?无非还是自己的写作工作,自己的生活,如你我一样。不过你问我,读完这本书,有激励到你想去慢跑吗?我会肯定回答你是有的,因为我现在每周至少会进行三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的慢跑。我想象着有那么一天,别人像称赞他那样也跟我说一句“这是一个跑者的身体。”读完这本书,我仔细想了想我能记得多少里面的内容呢?好像也没有。但我在读的过程中,他描绘的一些心理和跑步的状态,我觉得我曾有过。我想可能再接下来的某次慢跑中,我会不经意想到他写的某句话。不想跑步的时候,就把这本书再拿出来读读。3、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经常在微博上说,买这本书的读者就当请他吃了盘青椒炒肉丝,多么接地气的比喻。年,他在微博上发#睡前故事#,那会我住在浦东郊区,每天上下班,不算上步行去地铁站和地铁换乘时间,每天坐地铁来回就是五十站。地铁上很多无聊时间都是靠他的睡前故事打发的。读着他的故事,会感觉那天非常平静、温暖。他总是有那么多朋友的故事可以写,每一篇读来都很温暖,每一个小人物形象都特别清晰。所有故事都没有告诉我们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每一篇却都在告诉我们,“你看,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很多问题。”你的欲望,决定着你说话或者做事的方式与途径。欲望,就是最基本元素。称之为元素,你要明白,一个人背后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可以抵达的。要完成最基本目标,最终手段是数学和化学。化学让你产生欲望,数学得出你采用某种方式的概率。——摘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4、蔡崇达《皮囊》80后作家中直接写父亲的很少,这本书是讲作者自己故事和经历,很多文字就是在描写自己的父亲,我读这本书时,脑子里一直有朱自清的《背影》,不是内容、情节的相似,而是那种同样的感动,始终挥之不去。蔡崇达是资深媒体人,所以他的文字很浑厚,很有力量,简简单单话语在我的脑子里会形成画面感,闽南这个地方风土人情字字可见。读这本时,我脑海里也一直浮现我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想念那个小渔镇,思念我的外婆,想到了很多小时候经历的人和事,想自己动手来写一写他们的故事。我心中被称为好书的标准之一是:共鸣和感动。读这本书,我的眼角有一滴泪水划过。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自己虚弱,终究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有力量了,或坚持久了,或许反而能成为众人追捧的魅力和个性。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摘自《皮囊》5、东野奎吾《白夜行》用了一个周末,躲在家里读完。看完之后,扑朔的剧情忽然一切豁然开朗,如所有TVB剧情一样,总让人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虽然很早就知道凶手是谁,但还是惊羡于东野奎吾的剧情布局,一切是那么出人意料,一切又是那么理所当然。“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黑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摘自《白夜行》你都看到这啦,么么哒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