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看到一半沒有看下去。因為人物太多太複雜,也因為故事內容太黑暗和可怕。
長大了,重拾這本書,花了兩天廢寢忘食地讀完了,覺得十分精彩。又去看綾瀨遙主演的的電視劇《白夜行》。
再一次,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我深刻地感受到文字和生活的距離,紙上讀來終覺淺。
書上的寥寥幾筆,變成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是多麼的可怕。
看不下去電視劇,更重要的原因是電視劇的角度。
書中的角度是男主角桐原亮司和女主角唐澤雪穗的身邊的人。完全沒有對男女主角本身的心理刻畫。
而電視劇的角度,則是從男女主角本身開始的。
書中的他們,不像人,是一種更厲害的存在。
他們輕而易舉地玩弄法律,玩弄正義,玩弄身邊的人。毫無原則和道德地不擇手段地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男主角更甚,他用各種違法犯罪的、骯髒的手段賺錢。他還有高智商,很強的反偵察能力。他絲毫不把人當人,不同情他人的損失和受到的傷害。他冷眼旁觀,看人間冷暖,看他們的骯髒和貪婪。
他守護著雪穗,無時無刻不。
這樣一個旁人眼中冷漠強大的角色,在電視劇中展現了他的人性。他開始的懦弱,害怕和逃避。想要平平安安地度過犯罪的時效期。
到被雪穗的痛苦和黑暗震撼,被卷進那深不見底的絕望的漩渦之中。
書中的狠角色,在電視劇中呈現出的,是被現實所折磨,所不得不改變的一個人。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解讀。
因為,桐原一開始一定是善良的。
雖然活在一個混亂的家,媽媽和店員出軌給他帶來不可磨滅的傷痛。但是,他是一個正常且善良的孩子。更何況,從他媽媽和爸爸對他的態度來說,他們是愛他的。
如果不是因為善良,不是因為父親的愛和小男孩對父親的憧憬,他不會在那個關卡爆發,不會在衝動中刺出那改變了他一生的一刀,更不會守護雪穗。
可是,謊言,一個是遠遠不夠的。只要你開始了,就不得不一個接一個地撒謊,來掩蓋前一個謊言。
桐原亮司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雪穗,一次次犯下罪行。終於,他麻木了。
讀心理學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說法,當一個人的行為和想法產生矛盾時,他會痛苦。痛苦過後,他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想法,來避免這種痛苦,活下去。
桐原亮司選擇了拋棄自己良知,活下去。從他只敢脫受害的兩個女孩子的衣服拍照,到敢強姦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子,他一點一點的,變成一隻真正的野獸。在年復一年的痛苦和糾結中,對雪穗的保護,成了他的方向,和活下去的動力。
好多人說他和雪穗有愛情。可是這真的是愛情嗎。如果他愛雪穗,又怎麼可能願意拱手讓給他人?
雪穗的痛苦和黑暗,父親的過錯,他自認為的愛,是他的理由。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老刑警不愧是老刑警。他的比喻簡直是完美的。槍蝦和蝦虎魚,互利共生。
起碼,沒有了雪穗,桐原是不可能單獨存活的。他拋卻了將自己的所有都獻給了雪穗。
聽起來很像是美好的愛情吧。但是現實只是槍蝦和蝦虎魚罷了。
2-2-
不加正等于歪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