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预警
别怪我没提醒你
放假第十二天。没有翻开过一本书。就连唯一一本带回来的《近代史纲要》,都没有离开过书包。
有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宁愿捧着手机玩一天欢乐斗地主或者欢乐麻将,也不愿意看一本书??
要知道四五年前的我,可以坐在床上看一天的……《小时代》啊!!!
好了好了别吐槽我的书品,谁还没有一段非主流的“明媚而忧伤”的青春岁月?
至少两年前的我,身置紧张的学习竞争氛围,也能在凌晨时分,打着灯在冰凉坚硬的床板上(被子太薄几乎还是与床板零距离接触)佝着背低着腰一口气看完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其实我的书品稍微进入主流的正轨还是在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阅读量齐头并进,从贼好看的几米漫画看到韩寒安妮宝贝东野圭吾,再看到白岩松柏杨王小波……要是当初那个劲头再持续一点估计能看到原版的凡尔登湖了。
而上了大学,至目前,整整一学期,实话实说,我一本书都没有认真看完。就连读书笔记,也都是以三秒一页的速度快速浏览完的。
回顾起来,这半年,我都干啥去了?忙?好像忙的事没多少有意义的。我恨那些无厘头的ddl,恨那些不近人情的无偿工作。清醒清醒,我还没步入社会呢,还没到给人“打工”的时候呢,哪来的领导非要什么命令都听?
老抱怨自己忙,结果忙的连本书都看不动了?若现今尚且如此,往后苟延残喘于工作时该如何把阅读这回事记起?
小女子这点资历,就休想给别人推送书目了。只是想用以上碎片化的叨叨和以下精美的图片告诉大家——
书,是艺术的模样。
书,不应该被生活抛弃。
。
。
曾经我很好奇,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看书。而且在日本街头,到处都是捧着纸质书的人。
后来还发现了一个原因,原来他们的书是长这样的。
这个是度可阅读的立体书。
看看人家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还有这本书,叫做《我是猫》,看到封面那两只生动的红色大眼睛了吗?
在日本,书本的封面包装是非常受重视的,精美文艺等要求都是小菜一碟,此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读者,各类书的封面和质感都别有讲究。
甚至,考虑到城市里大多市民日常出行的匆忙程度,一些有心的出版商还特别出版了手掌大小的mini书(未找到图)。这样,出门带书的习惯养成当然很容易养成了。
日本人的聪明在于他们会“做”书,那么接下来开始加拿大人“用”书的机智。
为了鼓励学生们活到老学到老,加拿大RoyalRoadsUniversity把书架搬到了温哥华市区的一个公交站上。
他们把这个公交站改造成了一个“图书分享社区”,原本可能是公车站广告的位置被替换成了一个书架,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从书架上取书,也可以把自己的书放到书架上。
这样的创意其实很妙。等公车的时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不是特别漫长,但是会有点无聊。大部分人打发这些“碎片时间”的方法就是听歌、刷朋友圈、聊白癜风能治么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