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白夜行 >> 白夜行插曲 >> 正文 >> 正文

艺考百科伪装成一个学士面试经

来源:白夜行 时间:2025/1/13

在校考中,可能很多同学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初试和复试中顺利过关,但是却在面试中遇到了难题。面对考官,不知道说些什么,满腹经纶却如同茶壶煮饺子一般倒不出来。今天来给大家分享的经验,主要集中在阅读方面的交流,因为很多学习编导方面的同学都有着自己的阅读爱好,那如何把你的阅读感悟与老师交流,让他意识到你的优秀呢,这就需要在面试用到一些技巧。

首先要明确的是,你真的对阅读非常感兴趣吗?很多同学的才华和能力在于前期策划或者后期包装,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非常擅长或者喜爱的事情。但是面对考官时,好像好像身为一个编导学生,不说自己爱看书就不太对劲,其实大可不必。阅读只是专业学习中的一部分,你的兴趣和能力才是决定你未来发展方向的。考官想要提问,也并不是想要知道你的学问有多少,毕竟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未来要面对的浩瀚知识真的可以说是学海无涯。考官的主要目的就是知道你是否能够适应这个专业,以及你对于喜爱的事情有没有恒定的耐心和独属于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其他事上有着自己的见地和理解,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才华拘泥于读书这一项。

-No.-

2

第二,说到阅读,那就必须告诉考官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这样他才能根据你的发言进行提问,你们两个之间才“有的聊”。有些同学读的书很广泛,到了考场上不知道应该说哪一方面的。最后只能给考官一个宽泛的答案:我什么书都读。

考官:

第三个问题就很有趣了,很多同学喜欢读的书比较冷门,有可能连考官也未曾涉猎,有些同学喜欢读修仙或者是言情,尤其是各大平台上的网文,总是感觉“不高端”,不好意思说出来。其实不用担心这种事情,因为无论世人如何评判雅俗,文章只要存在,肯定是有它的消费市场和受喜欢的理由的。以网文为例,网文的读者数量可不容小觑,既然它的受众群体如此广泛,而你又恰好是其中一员,那就相当于你在这方面比不读网文的同学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亲身体验,对这方面的市场更加了解。喜欢冷门作品的同学也是如此,这种同学的优势在于,或多或少会有机会解释作品的内容和自己喜欢它的理由,这样就延长了面试的时间,增加了交流的机会。不过在解释的过程中,语言要尽量简单明了,而且不能单纯地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作品,因为你对于作品的喜爱,会给它套上一层滤镜,没有入坑的人就会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education最重要的就是,无论你说的是什么作品,无论是哪个方面的,都一定要尽可能多的对于它的分类有着更清楚的了解,例如作者流派,发表的年份和评价等。最好对于市场有较为详细的分析,不能只是观看内容,要对于你喜爱的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例如,有同学喜欢看耽美小说,那么就不能只局限于主角之间的爱情。可以引申到近年来耽改作品的火爆,娱乐圈中相关演员粉丝的矛盾和论调,甚至是女性凝视下的作品选择。

第四点,要讲的是书籍内容的选择和避雷。在前面的观点中,我们已经明白要选择自己比较拿手的那种门类,并且不断地创造新的话题,加深对方对你的了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考场上也需要一些随机应变。比如我们所喜爱的一些名校,老师对于小众话题和冷门作品的接受程度相对比较高(比如各位嗑的上头的耽美CP们,克苏鲁,scp等),但如果你参加的面试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校,或者考官是年龄比较大,对于新事物不太了解的人,那么就要谨慎地选择你的话题,在面试之前最好多备几套方案。

很多同学可能会存在一个误区:如果我列的书单上面没有几大名著或者较为流行的书籍,那么我就相当于是“阅读落伍”。于是就把《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一个劲儿地往上说。但这么做就踩雷了,名著之所以被称为名著,就是因为作者确实在写的时候想了很多,基本不会存在“莎士比亚就是一写剧本的,他懂个鬼的哈姆雷特”这种事。对于名著的推究,基本可以当成是永无止境的事业,“红学”百年来经久不衰,其中奥义难以被高中生参透,也不太可能在面试时,用寥寥数语就能说清。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招致老师对你进行深入的考察,如果你确实有独到的见解,那么正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然而如果你只是喜好阅读,这个时候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流行书籍的交流就更容易让人心生厌烦了。近年来,《追风筝的人》《白夜行》《活着》几乎成了每年艺考生必写书籍,不是说这些作品写的不好,而是说它们的重复率太高,容易让老师感到厌倦无趣。而且学生们对于同一作品的解读大同小异,少有新颖夺目,这样就容易让自己处于劣势。更何况,学生们还要面对考官的下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考官想一想。

“你说你喜欢阅读,那你喜欢看什么书?”

“《白夜行》。”

“那请问你还记得白夜行里那个坚持追踪此案的警察叫什么名字吗?”

这样略带刁钻的问题是有可能问出口的。因为读书的细致也是老师希望学生所拥有的特质之一,或许你能够记得这一本书中的人物,但所有的书都要记住每一个细节,就有些困难了。

再比如另外一种可能:“你喜欢看《白夜行》,那它的作者是谁?”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大多数人直接就能回答上来。

“东野圭吾。”

如果你是考官,很显然下一个问题很大可能就是:

“那你还看过他的其他作品吗?”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一个东野圭吾的铁杆粉丝,甚至是悬疑小说的忠实读者,那么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再到东野圭吾……这就是与老师在精神上的深度交融。

但万一很不幸,你不是。那这又是一道傻眼了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同样也可以替换到余华身上,换言之,替换到任何一个你只是读了一读,根本就不了解它的作者或者流派的作品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iyindu.com/byxcq/14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